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为脱贫攻坚找到凸透镜
在贵州丹寨县采访,偶然拍下一张照片,在刚落成的丹寨万达小镇入口,一个身穿民族服饰佝偻而行的耄耋老妪驻足,细细打量一排崭新的共享单车。行走在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却能随时随地触摸到一线城市生活的脉搏,让不少外地人略感讶异。
如今的“云上丹寨”现代而美丽,令人“忘记时间的流淌,在虫鸣中睡去,在鸟啼声中醒来”,但这里曾经是一块多年未能啃下的扶贫“硬骨头”。它的华丽转身,是脱贫攻坚久久为功的结果。丹寨的基础不算好,当地曾经流传一句话,“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蓖哑?,首先要解决好动力问题。幸运的是,丹寨成了“企业包县、整体脱贫”的试验田。万达集团在县里投资建设旅游小镇,为丹寨打开了一扇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展示窗。
然而,有了帮扶资金和带动项目,只是解决了“谁来扶”的问题,整个县域经济怎么发展仍然是考验。丹寨曾计划建设土猪扩繁场,却发现周期过长,贫困户积极性不高;谋求布局硒锌茶叶加工厂,却产量有限,难以形成规?;б妫恢苯诱衅傅钡乩投θテ笠荡蚬?,却遭遇尴尬,能打工的人大多早已远赴他乡。即便是把建设旅游小镇的资金直接发放到全县人口手中,人均不到4000元,显然是杯水车薪。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丹寨放弃了“企业出钱、政府发钱”的老路子,探索出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事业的新路径,形成了“劲往一处使”的基本共识和操作机制,避免让扶贫成为政府的“独角戏”或者帮扶企业的“独奏曲”?;诘钡胤缤寥饲?、旅游行业强力辐射、帮扶企业市场优势等综合考量,当地决定围绕旅游业来做一篇大文章。在卡拉村,村支书筹建鸟笼协会,统筹全村的生产销售,让昔日的穷村子成了现在“家家编鸟笼、人人是艺人”的鸟笼之乡。小镇将鸟笼技艺当做特色文化的代表,把鸟笼制品作为旅游产品的卖点,村子则既是货源,村民能取得短期收入,也是品牌,背靠小镇放眼长期效益。
丹寨的脱贫实践,最大的启示在于找到了聚焦社会力量的“凸透镜”。政府、民营企业、致富带头人、贫困户齐心协力,建立起脱贫攻坚的统一战线,资本、政策、旅游、文化、教育等资源集腋成裘,集中了力量,却不急于大干快上,或是复制什么“成功经验”,而是开拓思路,大胆尝试,最终找准了适合自己的产业和脱贫路径。
从这个意义上讲,丹寨不是脱贫攻坚的“样板间”,更像一块值得研究借鉴的“试验田”。旅游小镇的扶贫效果,还需要经受市场的竞争、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当地公共生活重构等后续一系列考验。但这个过程中积累的政企合作经验、齐心协力的精气神,无疑是丹寨脱贫道路上最值得珍视的财富。
不久前召开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各种举措,形成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强大投入合力。在丹寨发生的扶贫故事,就像一部各方合力谱写的交响曲、一幅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生动素描。我们相信,当更多地方觅得自己那面“凸透镜”,就能上演更多小寨故事,书写“云上丹寨”般的扶贫诗行。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脱贫 攻坚 丹寨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