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感受民生新变化之一:贫困地区孩子上学更容易了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题:感受民生新变化之一:贫困地区孩子上学更容易了
新华社记者胡浩、施雨岑、魏梦佳
教育是民生之本。5年来,围绕“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的庄严承诺,我国精准聚焦贫困地区的每一所学校、每一名教师、每一个孩子,启动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上学更容易了。
开进村里的幼儿园
越穷的地方越难办教育,但越穷的地方越需要办教育。
甘肃省静宁县余湾乡胡同村2016年建起了历史上第一所幼儿园,4岁的王福琪在这里学会了唱歌跳舞、讲故事、搭积木。
王福琪的爷爷奶奶卧病在床,爸爸在外面跑运输,顾不上家,妈妈一个人操持着十几亩果园。如果没有这个幼儿园,王福琪要么得被送到一个小时山路外的幼儿园去,要么就得在家待着。
余湾乡乡长靳龙说,胡同村是当地贫困村,交通不便,人均年收入刚过3000元。县上在村里建幼儿园,就是为了让村里的孩子能就近入园,减轻村民负担,让贫困村的孩子也能接受学前教育。
“不光是胡同村,静宁县所有贫困村,每个村都有这样一所幼儿园?!本材亟逃指本殖に锘运?,按照甘肃省的政策,农村幼儿园一学期保教费不高于500元的全部减免,在农村地区,送孩子上幼儿园最多一学期花几十块钱。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必须补上这个短板。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第一步?!敝醒氩凭笱3ね豕闱庋衔?/p>
近5年来,被视为“短板”中“短板”的贫困地区学前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安排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中西部地区在园幼儿数由2011年的2153万增加到2015年的2789万,增长了30%。
2017年5月,教育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优先资助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国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左右。
撑起义务教育的脊梁
厚白小学位于湖北省竹溪县桃源乡的甘沟子村,这里是一个坐落在鄂陕渝三省交界、离县城220公里的偏僻小山村。从县城出发,需要辗转乘车超过6个小时方能到达??吹秸饷丛兜穆?,有的新招来的老师第二天便不告而别。
而在“特岗教师”张玲的眼中,这里是她和孩子们的“桃花源”。自从2010年张玲来到这里,村里的孩子们第一次上了英语课。
家纵贫寒,也须留读书种子。山村教师,撑起的是中国基础教育的脊梁。为了让贫困地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拥有更多张玲这样的年轻老师,2015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启动,提出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如今,厚白小学有了4名年轻老师,他们和张玲一起,携手为这里的孩子们托起充满希望的未来。
数据显示,2017年,中央财政安排38亿元对各地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给予综合奖补。目前,全国有665个连片特困地区县实施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130万乡村教师获益于此。
上学不再翻山越岭——曾几何时,这样简单的心愿,对于赞皇县许亭乡北水峪的孩子们来说都是奢望。地处太行山脉的北水峪,这里的孩子每天跋山涉水、步行十几里山路才能上学,走读之苦让当地辍学现象严重。
6年前,赞皇县被纳入石家庄市“山区教育扶贫工程”试点,新建赞皇二中,把深山5个乡镇4所中学近3000名中学生集中起来寄宿读书。
从北水峪来到赞皇二中就读的时跃南觉得自己很幸运。15岁的他不必再像自己的姐姐当年一样为了求学而翻山越岭、披星戴月。这所当地标准最高、规模最大的全封闭寄宿制中学,让时跃南这样的山里娃有了更加光明的前途。
义务教育阶段的1.38亿在校生全部享受免学杂费政策,1563.83万学生享受寄宿生生活费补助;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4%,普及程度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区、市)比例将在2020年达到95%……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中国的义务教育正在让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不在“起跑线”上掉队。
迈出“山坑”的大学生
湖南省贫困县麻阳苗族自治县粟坪村细山坑去年走出了第一个大学生。
这个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的山坑因田地少,村民们大多出去打工挣钱。因身体原因无法出远门打工的杨再礼靠种田种水果抚养着儿子杨坤长大。一直以来的各项花费,已几乎用去了他所有的积蓄。
2016年,通过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学子的中国人民大学“圆梦计划”,杨坤考入人大商学院。为了让杨坤顺利入学,人大招生组还专门为他开辟“绿色通道”,帮助他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助学金及生活学习用品,并在他入学后给予指导和鼓励。
杨坤并不是个案。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6年,农村生源新生占中国人民大学新生比例由14.7%增至18.59%。中国人民大学招办主任苗苗说,近3年来,人大通过国家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已招生523人,面向农村学生的自招“圆梦计划”2012年至今已录取330人。
重点高校对农村学子伸出橄榄枝的背后,是近年来我国持续支持中西部发展、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农家子弟的政策驱动。通过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三大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重点高校招收“寒门学子”的比例不断提高。
从2012年启动以来,国家专项计划已连续多次“扩招”,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由最初的1万人增长到今年的6.3万人。今年招生季结束后,累计将有20多万名贫困学子通过此项计划圆梦重点高校。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随着我国教育扶贫脱贫不断向纵深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学子脱颖而出,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民生新变化 贫困地区 孩子上学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