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林郑月娥: 有信心带香港更上一层楼
2017年7月1日,香港迎来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见证、经历、参与了香港回归、发展的历程,她是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位女性行政长官,肩负着带领700多万香港人奋进前行的重任。在接受包括广州日报在内的媒体采访时,林郑月娥表示,过去20年,“一国两制”在香港的落实非常成功,它维护了香港的持续繁荣、稳定,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的地位更加稳固。

林郑月娥:有信心带香港更上一层楼
——广州日报香港回归二十周年高端访谈

未来5年,她将带领团队抓住机遇,为香港开创一个更好的未来。
1 谈“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很成功
从1980年大学毕业开始,林郑月娥就进入香港的公务员队伍,她为香港市民服务已有37个年头。在香港特区政府,她历任多个民生事务岗位:从社会福利署长、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常任秘书长到发展局长,敢于直面棘手和争议问题。林郑月娥的前上司、政务司前司长许仕仁称赞她为“好打得(实干家)”。2012年,她出任特区政务司司长,2017年,高票当选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说,她是香港发展的见证者,她深情回忆起香港回归后经历过两次金融风暴,以及2003年非典期间,中央给予香港的大力支持。
广州日报: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位女性行政长官是什么感受?
林郑月娥:当然会兴奋、感激,但更多的是责任感。从中央任命我为行政长官之日起,我就感到任重道远。市民对我有很大的期盼,这对我是很重的担子。行政长官不但是行政机关的首长,而且是整个特别行政区的首长,是连接中央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一国”与“两制”的桥梁与纽带。这个角色让我深感使命神圣,既要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包括香港市民负责,也要对中央人民政府负责。当然,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要求和中央人民政府的要求是一致的,就是要成功落实“一国两制”,准确、全面地按照《基本法》办事。另外,香港正处在一个很关键的时刻,怎么掌握我们面前的机遇,把香港的经济发展得更好,是当务之急。
广州日报:如何看待香港回归祖国20年以来“一国两制”的实施情况?
林郑月娥:我在政府工作了30多年,一半的时间是回归以前,一半是回归以后,见证了回归前后香港总体的发展。香港过去20年的发展已经证明,“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是成功的,它是香港一个独特的优势,维护了香港的繁荣、稳定,也让我们成功处理了危机。我们先后有两次金融危机,回归后没多久就出现的亚洲金融风暴,第二次是2008年由雷曼兄弟事件引起的全球金融风暴,两次我们都能在国家的支持下成功地控制问题。现在,随着国家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提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为香港提供了很多机遇。未来5年,我希望我作为行政长官,能掌握这个机遇,为香港开创一个更好的未来。
广州日报:你此前的公务员经历是怎样的?
林郑月娥:1980年我就加入香港公务员队员,并已经服务香港市民超过36年,亲身经历并见证了回归前后香港的发展与变迁。我认为,过去20年,香港落实“一国两制”的方针,维护了香港的繁荣与稳定,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香港成功处理了困难与?;?,从而能够渡过难关、焕发生机。
过去20年,尽管香港经济发展经历了起伏,但经济总量累计增长达82%;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高的经济体而言,这是十分不容易的。
我曾于1985年、1996年两次参加中英联络小组的工作。第一次是讨论香港基本法第24条的有关立法工作,包括签发回归后新的香港身份证以及保安入境等。第二次是参与编制1997年至1998年财政预算案。
在工作中,我很高兴结识了许多内地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感到大家都非常专业,对能够参与这项伟大的事业感到光荣,每个人都尽力做到最好。能够两次参与回归的相关工作,为确保香港顺利、平稳回归作出贡献,作为一个香港人、中国人,我感到很有意义。
2 谈粤港合作:“两兄弟”关系今后更紧密
林郑月娥表示,香港和广东是“两兄弟”。今年下半年,她将首次以行政长官身份与广东省省长共同主持粤港合作联席会议。在她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完全可以互惠互利。
广州日报:中央高度重视深化粤港合作,这些年粤港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林郑月娥:香港跟内地的合作越来越紧密,而且范围非常广泛,香港跟内地合作有不同的平台,但最重要、历史最长、关系最紧密的就是跟广东的合作。香港的经济能成功地转型,从一个制造业城市转到今天服务业占比90%以上的大都市,有赖于广东省?;毓橐岳?,我们最重要的合作平台就是粤港合作的平台,行政长官本人跟广东省省长每年都有一个工作会议。当时我作为政务司司长也和广东的副省长有工作会议机制,我们会把很多合作项目定下来,让两位领导去签约。今年下半年,我将与广东省省长共同主持召开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二十次会议,商讨未来粤港合作的重点。
在贸易方面,我们是广东一个很大的商品出口通道;在投资方面,香港企业是广东最大的外来投资来源。当然,我们和广东的关系远不止于贸易投资,香港和广东的各项合作不断深入。在CEPA以下,很多优惠都是在广东先行先试的。
广州日报:粤港接下来有哪些合作机遇?
林郑月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高度开放、高度国际化,可在大湾区担当“超级联系人”的角色。我们可以帮助海外的企业进入内地这个庞大的市场,也协助内地的企业通过香港“走出去”。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国家都可以利用香港这个平台来扩展他们的业务。在这方面,香港跟广东省联手,优势就更强大。
香港跟广东的关系非常紧密,有人形容我们是“两兄弟”。香港跟大湾区的其他城市的互补性非常强,大家完全可以互利共赢。我们的优势是在金融服务业,法律、航运、保险以及建筑业,尤其是随着两个大型基建项目(港珠澳大桥和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的启用,大湾区内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3 谈香港人教育:中国历史将成必修课
林郑月娥在参加香港第五任行政长官选举期间提出,希望香港青年能够被培育成具备香港情怀、国家观念和世界视野的一代人。
此外,林郑月娥对推动香港文化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热情和努力。她说,香港文化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未来五至十年,西九文化区和位于文化区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相继落成。文化事业对提高市民的修养、提升香港的旅游品质、促进经济、培养青年人才有重要意义。
广州日报:在你的任内,将如何提高香港人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怀?
林郑月娥:我在参加香港第五任行政长官选举期间就提出,希望香港青年能够被培育成具备香港情怀、国家观念和世界视野的一代人。香港情怀和国家观念完全没有冲突,我们既可以多让孩子们了解香港的历史、文化、政治、社会发展情况,同时也必须要让他们有国民身份的认同。
市民在幼儿阶段就应该开始培养“我是中国人”的概念;在中小学阶段,林郑月娥提出,未来应该将中国历史纳入初中必修科目。在学校以外,特区政府要加大力度让孩子们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中国文化,让香港青年了解国家最新的发展。
4 谈工作规划:重点解决房屋等问题
1957年,林郑月娥出生在香港一个普通的家庭。小时候家里非常窘迫,她和其他五六户人家一共20多人群租在一套公寓里,那里没有抽水马桶,也没有电梯,晚上能有热水洗澡,她就会很开心。没有书桌,林郑月娥就把双层床的上铺用作书桌,站着写完功课。这样的“草根”出身,让林郑月娥对香港市民的生活更加关心。她表示,任期内要为香港市民谋福祉。
广州日报:你的施政重点会放在哪些方面?
林郑月娥:我在竞选期间提出有3个方面的问题要优先处理。第一个是土地房屋,它已经是本届政府工作的重点,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未来5年还要加大力度。香港现在的房屋价格的确还比较高,不少人买不起房,对那些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希望能一毕业就能买房,对那些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的中年人来说,他们希望能换一个大房子,住得更舒服一点。但房屋价格比较高,实现这个愿望就会比较困难,长期下去会影响社会稳定。本届政府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增加土地供应。
第二就是教育,教育事业是我非常关心的。
第三就是经济的发展,要让香港的经济更加多元化。我觉得在两个领域,香港是很有优势的。一个是创新及科技,二是创意产业。未来的经济发展,无论是巩固提升传统产业,还是开拓新的产业,都是政府施政的重点。政府不但要当好“服务提供者”和“监管者”,还要成为“促成者”及“推广者”。香港现在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在国家策略里面有很多发展的机遇,也能为国家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此外还有香港的老年社会问题。现在65岁以上的长者大概占我们人口的15%,20年后要增加到30%,75岁以上的长者未来增幅还要大,如何让我们的老人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和照顾,也是我很关心的。
广州日报:你对香港的未来有何期待?
林郑月娥:过去20年,受惠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香港能成为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和物流中心。一直被有关国际机构评选为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地区之一,良好的营商环境举世公认。未来,通过“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香港的专业服务能提供更大的机遇。香港可以利用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为国家“十三五”及“一带一路”提供融资服务,对“一带一路”的项目提供风险管理,也是我们能做的贡献,因为香港的人才很多是国际人才。
我认为香港在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是在国家发展的大前提下找到我们新的增长点。在国家发展的大前提下,香港的前景将会非常好,我有信心带领香港更上一层楼。未来5年,我希望用我过去5年作为官员的经验和我在参选时提出的理念,使香港成为我国一个非常有朝气的特别行政区。
我对香港未来的期盼,就是为香港市民提供一个生活满足感非常高的地方,为青年提供各展所长的机会,让中年人安居乐业,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未来,特区政府不能停留在公共服务提供者和市场监管者层面,要更有动力地发展香港经济,就要求特区政府必须再进入另外两个新角色,要成为许多工作的促成者和在全球的香港推广者。
根据我提出的理财新理念,下届特区政府在开支方面,尤其是投资性开支,在不违反基本法的前提下将更开放。特区政府计划通过税收优惠的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此外,为鼓励中小微和初创企业发展,特区政府还计划降低他们的企业所得税率。
我愿意秉承自己在参选行政长官时提出的理念,努力让香港成为一个非常有朝气的城市。
5 谈香港未来:“一带一路”带来很多机遇
林郑月娥承认,香港在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发展较慢,“我看报纸,说不久杭州所有的公交车都能电子支付了,但香港还远远没有做到。也是这个原因,上礼拜我请了马云到我的办公室来,跟我分享怎么快速赶上去,未来这个领域是重点要做的”。林郑月娥说,未来她不仅要团结香港各界,还应该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特别是要切实有效改善民生,解决市民最为关心的实际问题。
广州日报:香港未来在国家发展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林郑月娥:从历史的角度看,香港的经济发展跟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在改革开放前,我们是一个窗口。改革开放后,内地欢迎海外投资,香港的很多商人都到内地投资。因为内地的成本比香港低,土地比较多,劳动力成本低,所以我们就从本来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体转型为服务业为主,现在我们差不多95%以上是服务业。服务业要找出路,无论是我们的法律、保险、金融,它都要找出路,随着国家深化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这就为香港的服务业提供了很广阔的平台。
广州日报:现在面临着哪些困难?
林郑月娥:我们现在面临的困难很多。比如说城市容量的问题,如何解决我们的土地供应不足的问题,以及人口老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政府出台政策。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很大的机遇。我们背靠着祖国,“一带一路”倡议也为香港带来很多机遇,现在就是要通过政府把握眼前的机遇,解决当前的困难。
广州日报:你成为首位女性行政长官会给香港带来哪些变化?
林郑月娥:现在倡导两性平等,我希望这次参选行政长官成功,并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位女性行政长官可以感染更多女性参与政治的工作,将来能有更多的香港女性,不论是在公务员队伍,还是在私人机构,都能更积极、火热地参与到香港的事务中来。(肖欢欢)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香港 林郑月娥
 
       
 

 球迷风暴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