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毕业大学生的旧书当有更好归宿
又是一年毕业季,许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开始准备离校事宜,用尽各种方法处理那些不方便带走的生活物品、课本书记、学习材料等等。这其中最令人尴尬的就是堆积如山的旧书,那些当初花几十元一本买来的书籍,如今却只能以几毛钱一斤的价格卖给废品回收者,最终沦为造纸厂内循环使用的原料。这难道不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吗?
首先,大学毕业生的旧书当中,有大量保存程度较好的课本教材、辅导资料。当毕业生们把它们当废品卖掉,新生们却又要花大价钱去买新书。高校为何不能建立一个长效的机制和一个顺畅的渠道,让老生们的教辅书籍打折卖给学弟学妹?这样既节约了新生们的开销和费用,也让老生们少承受损失,更是对书籍的循环使用,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再者,就算不能通过低年级学生消化,也完全通过合理渠道由销售旧书的书店来收购,转手卖给有需要的人,总好过把好好的图书化作纸浆吧?让旧书发挥余热,去服务于那些有需要的人,其意义岂不是千倍万倍于让它们被回炉重造?回收再利用也要讲究个区别对待,书籍不论什么时候都不应该轻飘飘地变成“废品”对不对?
还有,捐献给贫困地区的学校和图书馆也是不错的选择,你弃若敝履的旧书很可能就是别人求之不得的知识宝藏!让承载着知识、文化、信息的旧图书多一些渠道实现“资源再分配”,好歹也是利人利己利国利民之事。要知道,在很多贫困地区,几十元或十几元的购书款对于贫寒学子来说根本就是“不能承受之重”。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手中的旧图书有很多还“保持如新”?甚至有些连塑料封皮都没揭开就当旧书卖掉了。究竟是大学生们不爱读书,还是某些高校硬性要求学生购买某些教辅材料,实际上学生们根本用不到?大量的图书被当作垃圾丢掉,是不是也可以可以归咎于大家买了许多本不需要看和使用的书籍?
总而言之,大学毕业生手中的旧书,完全可以有若干种更好的处理方式,任何一个都好过被当作废品处理掉。高校、公益组织、有关部门理应联动起来,充分利用好这些一直被忽略和浪费的资源。让它们从废品回收站和垃圾堆里重新回到热爱读书和学习的人手中,这才是它们该有的归宿。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旧书 毕业 大学生 归宿


高铁实战演练迎接十一黄金周
改革开放40年:香港精耕国家金融“试验田”
肯尼亚国家图书馆设立中文图书阅览区
八月十八潮
世界上最贵的鞋子亮相 镶数钻石价值1700万美元
探访空客天津总装线
今年秋粮有望再获丰收
中欧班列架起中波青少年友好交流平台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