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回归二十年,内地与香港民航共发展
从1997到2017,花开花落的20年,岁月如歌的20年。
“一国两制”下香港回归的20年,保持了GDP年均实质3.2%的增长速度。今日香港仍旧是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保持了国际顶尖航空枢纽的地位,2016年香港机场吞吐量达7050万人次,比1997年的2800余万人次增长了两倍多;这里还是全球最繁忙的货运机场,2016年机场货运吞吐量达452万吨,香港航空运输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
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王志清表示:“香港回归20年来,在‘一国两制’方针政策下,内地与香港民航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广泛紧密,为保持香港繁荣稳定贡献了重要力量。未来,内地与香港民航要以‘创新、协调、融合、共赢’为引领,共同在‘一带一路’等战略下携手深度合作,画出最大的同心圆,促进共同发展?!?/p>
内地为香港拓展更大市场
2016年,香港和内地的贸易额达到38603亿港元,比1997年增长了2.5倍;2016年内地赴港游客达到4270万人次,比1997年增长了17.6倍。中央不断推出的惠港措施、便利的交流合作给香港拓展了巨大的市场。2004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实施,这着意加速两地间资本、货物、人员等要素的便利流动的中央惠港政策,为两地民航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基础。同时,民航在促进内地与香港人员往来和经贸交流的互联互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双方不断拓展的航线网络、不断增加的航班数量给香港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活力。
2017年全国民航夏秋计划数据显示,内地46个航点每周与香港安排客货运航班1899班,为香港输送了大量的中转旅客与游客。民航局数据显示,内地与香港的航线网络将进一步扩大,立足香港的航空企业也纷纷将内地市场作为重要支撑:目前,国泰航空与内地22个城市通航;2006年成立的香港航空与内地每天有36个往返航班,占其航班总量的接近四成。
“香港航空成立十多年来,内地航空市场一直是我们的重要依托。未来,内地与香港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我们也将抓住机遇,深耕内地市场,做好航线布局,促进内地与香港民航更好更快发展?!毕愀酆娇帐紫涛窆倮畹畲航樯芩?香港航空下一步将增加内地通航城市、加密直飞航线,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
架起“一带一路”沿线的空中桥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的航空市场,正在成为内地和香港航企发展新的战略支点。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邱诚武认为,“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已经有40多个国家跟香港有民航协定;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香港便捷的航空网络大有可为。
与此同时,近年来内地旅客出境游的火爆,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香港机场国际中转枢纽竞争力的提升。凭借发达的航线网络、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一流的服务水平,香港成为内地游客飞往世界的中转站,许多内地游客的出境游行程都会选择经由香港转机,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也得以更加巩固。
携手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
近年来,我国民航迅速发展,空域资源、机场等地面保障资源短缺的问题愈发突出,香港民航也不例外,补齐民航发展短板需要更大层面的共同协作。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稳步推进,内地与香港民航的合作也更加紧密,进一步推动粤港澳机场群建设。
民航局持续推动珠三角地区空域资源优化,促进内地与香港民航空管工作交流,打牢协同发展基础,着力补齐民航发展空域资源短板。从2004年起,内地、香港、澳门民航建立了长效空管合作机制,着手开展珠三角地区空中交通管理规划与实施工作;2016年5月,民航局空管局与香港民航处、澳门民航局签署《强化内地与港澳民航空管珠江三角洲地区空中交通管理规划与实施三方合作交流机制协议》,该协议对积极维系三方密切合作关系、加强顶层设计、促进融合发展有重大意义。同时,针对珠三角地区旺盛的民航发展需求与有限的空域资源及复杂的空域情况,内地与港澳三方进一步加强协同指挥、协作运行、协调发展,三方空管合作会议已经形成常态机制?!拔颐窍嘈旁谌脚ο?一定能够逐步建立一个空域结构合理、保障设施完备、运行安全顺畅的空中交通管制运行体系,满足珠三角地区持续增长的航空运输需要。”民航局空管局局长车进军表示。
机场合作是粤港澳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内地与香港也通过机场管理、规划与研讨等方式拓展了合作深度与宽度。2006年,香港机场管理局正式托管珠?;?开辟了国内机场管理改革的先河,凭借珠港合作,珠海机场正在向国际化运营迈进。10年间,珠?;÷每屯掏铝看?006年的79.9万人次增加到2016年的613万人次,实现了百万级增长,预计2017年旅客吞吐量有望达800万人次。资源互补为双方发展提供了更多空间,香港机场通过管理输出持续提升发展动力,也通过与粤港澳地区其他机场的合作来赢得发展空间:从2001年广州、香港、深圳、澳门、珠海五个机场成立的“珠江三角洲五大机场研讨会”到2007年的“珠三角机场合作论坛”,再到2009年至今连续举办的“大珠三角地区五大机场主席会议”,各方一直在推动创立珠三角地区机场群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竞合关系,为珠三角地区民航发展带来新常态。
当前,粤港澳城市群地面良好的水陆交通网络给了粤港澳机场群建设良好的支撑,内地与港澳各机场之间要建立起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相互支撑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格局,携手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机场群。
紧密合作
夯实两地民航发展基础
内地与香港命运相系、同心相连,民航交流合作是双方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年间,内地与香港民航携手努力,共同夯实法规、人才、技术等基础,为全面合作、共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香港民航处处长李天柱也曾多次表示,香港航空运输业的发展离不开内地的支持,两地要在空防安全、航线网络、空域资源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创美好未来。
在CEPA大框架下,内地民航的快速发展为香港投资者带来了更多商机。2016年5月27日起,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七》,民航局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以独资或拥有控制性股权形式,在内地经营航空器维修和保养业务。同时,民航局全面放开民用机场建设和运营市场,加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政策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民航机场建设。
两地在航空法律与政策领域的交流更加频繁深入。据了解,从2006年开始,内地与香港、澳门每隔数年召开一次三地航空法研讨会,就各自航空法律制度的新发展、应对国际民航相关公约新规定等互通有无、协调立场。民航局政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地会议是内地与香港、澳门在民航法律层面上的常态化沟通,有助于完善三地航空法律法规,更好应对民航发展面临的挑战。”
机务维修是航空安全的基础。2002年5月,内地与香港、澳门三方成立了联合维修委员会,并先后达成了关于航空器机体、动力装置和零部件在内的和动力装置维修单位批准的相互认可,截至目前三方已有超过100家维修单位取得联合维修管理的维修单位批准。民航局飞标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地的联合维修管理将进一步方便机务人员相互流动,减轻由于重复检查和管理给维修行业带来的限制和负担,进一步促进维修行业发展。
航空气象服务是民航安全运行的重要支撑。2016年10月28日,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气象局、香港天文台三方签署协议确定联合建设亚洲航空气象中心,发挥各自优势,通过人员培训、技术支持、资料共享等有针对性地对区域内国家的航空气象业务提供帮助。三方表示,要“努力把亚洲航空气象中心打造成整合内部资源,实现民航与气象跨领域、内地与香港跨地区合作的典范工程”。
内地与香港民航的人才培训和交流也一直在进行中。民航局人教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上世纪90年代初起,民航局人教司与香港国泰航空公司、香港怡中航空服务公司合作开展了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芭嘌刀韵笪幸涤判闱嗄昙际鹾凸芾砣瞬?培训内容以岗位实践为主。通过到境外航空公司、地面服务公司现场观摩、跟班学习、上岗实践等方式,使学员深入了解境外优秀航空公司、机场运营机制、工作程序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帮助他们切实提高工作水平与服务能力,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为两地民航发展提供了优秀的人才保障”。
同心开创前路,携手面向未来。20年来,香港这颗“东方之珠”迎来了无数璀璨瞬间,也经历过几许风风雨雨。无论风雨变幻,香港始终是世界航空运输市场的重要枢纽,内地民航始终是助力香港民航稳步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坚强后盾。民航局将继续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精神,全面推进内地与香港在民航领域的交流合作和互联互通,支持香港民航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继续谱写新的民航篇章。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香港 内地 民航 发展 机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