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自身建设 自身建设
北京市各民主党派五年工作回眸
同心谋发展 携手谱华章——北京市各民主党派五年工作回眸

北京市主要领导听取各民主党派意见建议
长期以来,北京市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并肩奋斗、携手前行,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近五年来,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八个民主党派市委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政治共识,围绕首都发展中心任务,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的基本职能,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建言献策,为持续促进国家和首都科学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全市各民主党派充分结合各自特点,积极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全面加强思想和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关注社会民生,全力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充分整合各自力量,积极参与社会帮扶,全心投入精准扶贫工作。首都多党合作事业日益显现出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今后,全市各民主党派将更加自觉地弘扬优良传统,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谱写凝心聚力的新篇章。

民革北京市委对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状况进行调研
民革北京市委——薪火相传亮点纷呈
民革北京市委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围绕深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薪火相传
民革北京市委全面加强思想建设,深入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和“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民革北京市委及各区级组织举办多种学习实践活动300余场,开展了纪念抗战胜利等特色活动100余次,使广大成员进一步增强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更加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夯实了共同思想政治基础。2015年,民革北京市委被民革中央评为宣传思想理论工作先进集体。
民革北京市委稳步推进组织建设,建立了一支200多人的后备干部队伍,并圆满完成各基层支部、区级组织换届工作,顺利实现了政治交接,保证多党合作事业薪火相传。民革北京市委妇委会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民革海淀区工委第十一支部荣获参政议政服务发展同心奖“优秀基层组织”,并被民革中央授予“全国十佳基层组织”称号。民革北京市委机关被评为“2012年-2014年度首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1名成员被评为“北京榜样”年度人物。此外还有基层组织和成员先后获得国家、民革中央和北京市等部门表彰180余次。
亮点纷呈
民革北京市委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围绕北京市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调研,建真言、献良策。
“新三板”市场被称为资本市场的“最后一块蛋糕”,对促进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民革北京市委把“新三板”市场建设与发展列为重大系列选题,组织民革专家学者成立专题调研组,先后到中关村管委会、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对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研。经多方努力,2012年8月,全国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落户北京金融街。
近年来,民革北京市委共完成调研报告160余篇,得到国家有关部委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采纳,其中58篇被评为优秀提案或优秀调研成果,还多次被民革中央、北京市政协和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评为信息工作先进集体、信息工作特等奖和一等奖。
为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民革北京市委全面开展博爱工程,整合力量,创新性地开展了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五年来,民革北京市委在捐建旅游医疗救护站、教育扶贫、医疗救助、科技支农、赈济救灾等方面捐款捐物累计达8000余万元。同时,深入开展法律服务工作,累计开展法律援助、咨询、普法等活动12000余次,努力将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首都和谐稳定。民革北京市委经社处被民革中央评为“全国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民革北京市委还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先后接待“台湾高校杰出青年大陆参访团”、“台湾新同盟会中南部会员大陆参访团”等团组及台湾知名人士650余人次,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了新贡献。2016年被民革中央授予“民革全国祖统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民盟北京市委举办“文化传承书香民盟”盟员大讲堂
民盟北京市委——文化传承人才强盟
民盟北京市委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弘扬“奔走国事关注民生”的优良传统,开展“同心协力助推发展”活动,团结带领广大成员,在自身建设和履行参政党职能方面均取得了新的成绩,为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文化传承
发挥民盟文化人才聚集的优势,创办“文化传承书香民盟”盟员大讲堂,丰富学习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前,民盟北京市委思想文化建设工作品牌——“文化传承书香民盟”盟员大讲堂开讲,民盟中央委员、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教授应邀来作“国际国内新形势与‘一带一路’全程考察报告”,围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问题作了精彩讲述。大讲堂五年来已举办15场,邀请丁广泉、卞留念、宋纪蓉、申文广、何茂春等民盟各界专家学者,讲述从中华文明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题,传播中华文化、提升知识修养、传承民盟精神,参加人数达2000余人次,深受广大民盟成员的欢迎和喜爱。
发挥民盟特色优势,不断深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夯实多党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主线,邀请中央党校严书翰教授、中央社院原副院长袁廷华、张峰等专家作“中国道路和中国梦”、解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等主题报告,凝聚成员思想共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
始终把弘扬民盟优良传统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专题教育,引领广大成员将知识分子爱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融入到履行好参政党职能的历史使命中。围绕纪念“北京市民盟组织成立70周年”,开展了梳理史料、续写史书、传承精神系列活动,编印《北京民盟》《岁月剪影》《盟员抒怀》《京盟翰墨》等书刊,隆重召开纪念大会。在清华大学建立了“中国民主同盟传统教育基地”,在民盟北京大学委员会建立了基层组织“盟员之家”。
人才强盟
五年来,坚持“人才强盟”,建立动态后备人才数据库,丰富基层组织活动,不断增强民盟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深入基层组织开展调研,了解成员思想动态和组织状况。召开了高校组织发展工作座谈会和中央在京单位组织发展工作座谈会。认真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了400多人的中青年骨干盟员人才库。坚持每年召开新盟员学习班、中青年骨干参政议政班、各级领导干部暑期学习班等,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阕橹沽恕懊衩烁呓搪厶场?、“民盟医改沙龙”、“首都学研产论坛”等活动,做到以盟务活动吸引、发现、培养人才。

民建北京市委举办“投资北京洽谈会”
民建北京市委——竭智尽力服务为民
民建北京市委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围绕首都的中心任务,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在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开展精准扶贫、服务首都科学发展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
竭智尽力
民建北京市委树立“大参政凝聚力量,参大政助推发展”的全新理念,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中坚持科学谋划,积极履职尽责。
五年来,开展各类调研活动297次,完成调研成果480篇。获得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调研报告优秀成果一等奖6篇,二等奖9篇,三等奖15篇。民建北京市委连续五年获得民建中央颁发的参政议政先进集体奖,多次荣获北京市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调研工作优秀组织单位称号。16篇调研成果被民建中央采用,成为提交全国政协的集体提案,其中建立国家土地银行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提案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向市政协提交集体提案10项、大会发言5篇、书面发言20篇,获得优秀组织提案5篇,多篇提案被列为重点督办提案,多条意见建议被吸收进市政府相关文件或工作措施。关于完善垃圾处理体系,促进绿色北京建设的提案入选市政协2010-2014年十大最具影响力提案,并获得评选最多票数。五年来,民建成员共报送社情民意信息4482篇,经民建北京市委编发报送的1174篇信息中,被上级单位采用410余篇,被全国政协采用20余篇。在民建中央、北京市政协、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组织的专项评比中,获得一等奖5次、二等奖6次。
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与民建天津市委、民建河北省委合办3届“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定论坛,探索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
服务为民
民建北京市委秉承“突出重点、讲求实效、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不断丰富服务社会的内涵和层次,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多次获得上级单位的表彰。
作为“关爱长者·春风行动”公益活动一部分,“亲子齐敬老”爱心陪伴活动在千禾老年公寓展开。该活动是由海淀区政协委员、民建成员戴鹏在民建海淀清河支部发起的一项社会服务活动,没有劳务费和工作餐,交通还要自理,但不少志愿者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出的活动招募帖子,踊跃报名参加活动。敬老活动开展三年以来已组织215场,吸引3200人次志愿者参加活动,为10家养老机构老人送去欢乐,受益老人达4300人次。
民建是以经济界人士为主的参政党,为发挥企业家的爱国热忱和优势,民建北京市委与市投资促进局等单位共同举办了五届“投资北京洽谈会”。民建北京市委利用自身优势,邀请京内外企业家会员参加,签约金额累计高达千亿元,搭建起资本与优势项目对接的平台,为首都的科技创新发展注入了活力,为民建成员服务北京发展提供了机遇。

民进北京市委到景山学校门头沟实验学校工地现场进行考察
民进北京市委——知行合一促教均衡
民进北京市委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持续深入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为主线,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把学习的收获转化成推动工作的动力,融入到履职尽责的实践中。
知行合一
民进北京市委突出工作主题主线,抓住关键环节,牢牢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首都城市战略新定位,积极发挥参政党作用,开展以“接地气、办实事”为主题的下基层活动,与成员“零距离”深入接触,推动形成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基层组织作为民进成员了解民进、参与民进的前沿阵地,其吸引力、凝聚力从何而来?民进清华大学基层委员会用会训“自强敬业,厚德有为”给出答案。从每年举办新春年会、老年支部包饺子、给成员过生日,到参观考察、报告讲座、学科交流等联谊活动,从名师支教、爱心捐赠、技术扶持等公益服务,到论坛研讨、调研走访、撰写提案信息等参政履职,委员会坚持做到月月有活动,次次都精彩,带动广大成员甘于付出,乐于奉献。
通过民进北京市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队调研、走访重点单位等方式,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来,结合民进中央学习实践活动联系点工作,班子成员走访基层60余次,深入了解基层,推动高层次代表性人士的发展工作,密切了与基层组织和相关党组织的联系。
促教均衡
“推进城乡一体化,教育要先行”,民进北京市委积极响应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的号召,大力实施“8+1”行动。根据前期调研分析的结果,民进北京市委发现,门头沟区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缺乏,教学水平相对较低,群众和政府对提升全区教育水平有着迫切的需求与期盼。针对门头沟区这一实际需求,整合会内外优势资源,开展了一系列精准教育帮扶工作。
为了让山区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经与门头沟、东城两区的区委、区政府、区教委,以及北京景山学校充分沟通磋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为门头沟区引进了北京景山学校,在门头沟区建设景山学校京西实验学校。2013年10月18日,门头沟和东城两区教委与北京景山学校三方签署了合作办学签字仪式。
为提升门头沟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民进北京市委大力促成首师大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与门头沟区教委开展合作,2013年6月5日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此后三年,双方在建设优质学校、提升学科质量、培养教学骨干、优化教研队伍和深化合作办学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携手推动门头沟区基础教育全面发展。
2014年3月,促成北京服装学院与门头沟大峪中学签约,开展三年科学艺术教育教学研究和学生科研实践基地建设的交流合作,推动大峪中学成立了首届“垂衣裳”科学艺术实验班,成为北京服装学院的优质生源教育基地,促成北京高校与中学跨领域的交流合作。2016年4月,邀请民进北京市委常委、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邓佑玲等舞蹈专家到门头沟区新桥路中学调研,为学校发展艺术特色教育开展精准帮扶。2015年,组织民进清华附中名师支教团中各学科的教学与教研组长,与门头沟育园中学的老师,根据教学需求进行结对帮扶,进行了大量分科交流和指导,取得良好效果。

农工党北京市委就“促进北京健康服务业发展”开展调研
农工党北京市委——不忘初心助力发展
农工党北京市委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带领全市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不断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注重思想引领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按照农工党中央部署,深入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精心筹办了“中国梦·农工情”演讲比赛、“学精神、学党章、学党史”知识竞赛、“走进基层、贴近党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等系列活动。
2016年8月26日,农工党北京市委成立65周年纪念大会召开,邀请农工党中央常委、研究室主任游宏炳博士作了《紧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历史选择》的主题宣讲?;疃谌信┕さ吵稍敝邢破鹆思岢趾头⒄怪泄厣缁嶂饕逖笆导疃赂叱?。近900名成员现场聆听了主题宣讲。通过学习交流,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时期民主党派的历史使命,增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农工党北京市委高度重视理论研究工作,培养了一支理论研究队伍,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获批成为农工党中央参政党理论研究北京点。通过全面加强思想建设,进一步巩固了多党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
坚持实施“人才强党”战略,不断加强参政党地方组织自身建设。完善了领导班子相关工作规则、决策程序等,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后备干部工作流程,不断强化民主党派内部监督。
立足自身优势履行参政党职能
五年来,农工党北京市委积极探索参政议政工作新模式,提升了参政党履职能力和水平。坚持以调研为基础,靠数据说话,充分听取专家意见,在北京市“十三五”规划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要协商工作中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得到了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采纳。建言专报工作实现新突破,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不断加强,调研报告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共完成调研报告140多篇。其中,《关于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治理体系的调研报告》《关于完善北京市区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建议》等参政议政成果得到中共中央领导、中共北京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受到各方关注和重视。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凝心聚力工程、“8+1”行动。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农工情·健康京郊行”对口帮扶工作。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农工党东城区委、西城区委、海淀区委、朝阳区委与津冀农工党组织结对帮扶工作。巩固“中国环境与健康宣传周”、“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活动等传统品牌活动。发挥首都人才智力优势,认真落实支边帮扶工作,积极帮扶贵州黔西南地区、大方县、湖南省革命老区及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开展脱贫攻坚精准扶贫调研帮扶活动,受到当地人民群众欢迎。

致公党北京市委和云南省委开展京滇创新驱动战略合作
致公党北京市委——侨海同心聚力筑梦
致公党北京市委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带领全市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扎实推进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侨海同心
积极推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专题教育,不断深化政治交接、增进政治共识。结合致公党成立90周年等重要契机,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积极弘扬“致力为公”的光荣传统。探索更加新颖丰富的宣传方式,通过办好内刊、网站、手机报和微信公众号,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基层、贴近党员。
基层组织蓬勃发展,成员结构进一步优化,成员中“两院”院士2人,“千人计划”7人,“长江学者”6人,研究生以上学历占40%,侨海关系占77.4%。成员中有53人担任政府部门处级以上实职,196人次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39人担任致公党中央专委会主任、副主任,75人被各级政府或司法部门聘请为特约人员。
注重发挥与海外华侨华人联系密切的独特优势,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连续举办两届“侨海同心·聚力筑梦”海外华侨华人“一带一路”交流会,有近30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来宾、有关专家学者和致公党成员代表等共220余人参加交流会,通过深入研讨,提出真诚倡议,进行务实思考,就如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聚力筑梦
积极参与政党协商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北京市总体规划修编等议题建言献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完成调研报告142篇,其中30篇被评为“北京市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优秀调研成果”。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在市“两会”上提交党派发言25篇,党派提案11件,其中5件被评为优秀;担任全国、市、区三级人大代表的成员积极提出议案建议,参与立法和监督,担任政协委员的成员认真履职建言,共提交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753件;向致公党中央、北京市政协、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报送社情民意信息842件,其中306件次被相关部门采用,8件次得到中央和北京市领导批示。
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在教育、科技、医疗等方面探索可持续的合作模式。开展京滇、京筑创新驱动战略合作,充分发挥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首都科技成果为云南、贵州等地区发展服务。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和同心县建立社会服务实践基地,在医疗、文化、产业合作等方面助力当地发展。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举办的“九三微跑团”热心公益活动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秉持传统携手前行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扎实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按照“思想上坚定、组织上坚强、履职上坚实”的目标,努力提高“五种能力”,发扬民主、团结协作,廉洁自律、不断创新,各项工作迈向了新台阶。
秉持传统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不断推进“人才强社”战略,开拓思路、创新举措,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方式,增强组织活力,组织建设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为活跃全市工作局面,大力引导和支持基层组织大胆创新,在组织体制、活动形式上打破封闭固定的模式,加大对开放型支社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开展“九三微跑团”、“发枝荟沙龙”等基层支社组织活动。
今年3月25日,“九三微跑团”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举办一周年纪念活动。该活动是成员自发成立的开放型社群组织,倡导健康生活理念,提倡脑力劳动与体育生活协调发展,通过体育运动增强意志力与自控力,缓解工作压力,实践公益爱心。微跑团以“自组织、自发展、自管理”模式发展壮大,逐步成为九三人健身、交流和公益平台。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来京巡视督导时对微跑团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希望微跑团活动推广到全国九三学社组织中去。
通过搭建培训交流平台,不断发现和培养人才。特别注意引入科学的培训方法,丰富教育培训内容。既组建了系列人才队伍,在履职中发挥成员专业优势,又大力培养青年,成立了青年活动委员会。在青委会带动下,“书香九三”、“九三智汇”调研平台应运而生。
携手前行
五年来,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先后就科技服务业发展、新媒体高端产业发展、中医药发展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核电发展安全与环境问题、农产品交易市场、北京养殖业发展、京津冀养老协同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建议。其中关于北斗卫星产业发展、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推动轨道交通立法、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以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完善首都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特别是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提出的《加强区域合作共建首都圈生态文明》建议,还被应用于京津冀一体化建设规划编制。
在创新工作机制的同时,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注重坚定政治信念,统一思想,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推动民主党派政治交接薪火相传、继续前进。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九三人精神,在历史传统中巩固政治共识,弘扬“爱国、民主、科学”精神,以“五四”、“九三”等纪念日为节点形成高潮,在全市开展有深度、有特色、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增加吸引力和凝聚力,打牢思想基础,提高政治把握能力。特别是“九三学社先贤”肖像画巡展活动,不仅增加了九三学社组织的凝聚力,也在社会上传播了正能量。

台盟北京市委在门头沟区付家台中心小学设立“台盟之星”奖学金、奖教金
台盟北京市委——交流共享助梦启航
台盟北京市委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忘初心,携手前行,同心协力做好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对台交流等工作,相继打造了“交流与共享”“助梦启航”等多个“台”字号品牌项目。
交流与共享
如何把台海和平安宁、民族团结复兴这一美好愿望变为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牵动着北京市广大台盟成员的心。自首届“交流与共享”研讨会在北京正式启动以来,以“政党交流聚共识、京台携手促发展”为主题的“交流与共享”研讨会秉承加强京台两地政党、社团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宗旨,致力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两岸同胞的理解与互信,搭建京台两地沟通与合作平台。研讨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九届,议题涉及政治、文化、教育、妇女儿童交流等诸多方面,开启了大陆参政党与台湾中小政党、主要社团交流的先河,汇集了两岸心声,凝聚了两岸共识,被评为北京市民主党派凝心聚力工程创新工作成果,成为京台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品牌项目。
特别是近五年来,从台盟北京市委到区级组织积极发挥“台”字优势,从两岸政党、社团、基层行政组织、青少年等多领域、多维度开展对台交流,其中“交流与共享”活动累计参会人数700多人次,40多个台湾中小型政党和主要社团负责人、110多人次台湾嘉宾应邀参会,设置课题11个,集结论文150余篇,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助梦启航
近年来,台盟北京市委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北京市民主党派重点支持门头沟区发展“8+1”京郊帮扶行动,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与门头沟区付家台小学结成帮扶对子,设立“台盟之星”奖学金、奖教金,每年对优秀学生、优秀老师进行奖励,通过发动盟员和机关干部爱心捐款,先后投入15.7万余元,开展以“助困、助学、助教”为主要内容的“助梦启航”活动?;疃谖镏拾锓龅幕∩?,更注重在精神层面上帮助孩子,在开启心灵、陶冶情操上下功夫。每年“六一”儿童节期间,台盟北京市委都会邀请帮扶学校的10多名师生走进北京市区有特色的地方,让学生们感受首都的繁荣祖国的昌盛,通过参加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走进鸟巢、水立方,感受首都北京的壮丽景观;走进北京大学,感受名校的氛围,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爸纹艉健被疃?,像阳光照进他们的心田,使快乐幸福布满他们的脸庞,开启了贫困山区孩子们的梦想。此外,台盟北京市委还主动发挥自身优势,协调中央音乐学院为付家台小学谱写校歌,开展送校歌进校园主题活动,受到付家台小学师生的一致好评。在2016年台盟中央召开的关于“精准扶贫”的协商议政论坛上,台盟北京市委的经验介绍,获得“最具实力奖”。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北京市委 民主党派 工作 发展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