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回归20年,香港政经全面升级
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成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20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确实是最佳的制度安排,符合中国的利益,符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利益。
这2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力迅速增强、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的20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因此搭上了中国发展的快车,实现了从英国管治下的一个地区,向中国最大自贸区的转变。
在政治方面,回归前的香港,是由伦敦直接派总督来管治的?;毓楹蟮南愀?根据基本法选举产生特首,特首和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命,特首每年都到北京向中央政府述职,中央对香港有全面管治权但不干预香港内部事务。香港有两个全国政协副主席,与其他省级行政单位相比,也拥有最多的人大代表和各级政协委员。
在国际上,香港前卫生署长陈冯富珍在中国政府的推荐和支持下,担任了两届世卫组织总干事,在回归前是不可思议的。2013年笔者与一批香港同行在日内瓦访问陈冯富珍的时候,她说,担任总干事之后,进一步感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感到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对于普通香港人来说,回归后使用的特区护照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免签的,而且可以受到中国的领事?;?。
在经济方面,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贸易国,香港得益甚多。香港开埠以来就是自由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与经济快速增长,全球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当“四小龙”的另外三个不同程度放慢增长之时,香港在回归后不仅没有放缓脚步,而且发展成为“纽伦港”,即与纽约、伦敦并驾齐驱的国际金融中心。人民币的国际化,大批中国企业的上市,内地各省份对外招商引资和设立经济开发区,中国对外贸易的大发展,都使香港获得大量机会?!耙淮宦贰钡慕ㄉ栌朐粮郯拇笸迩姆⒄?又使香港获得新的财富机遇。在世界经济重心东移、西方出现反全球化与反自由贸易声浪时,香港则在中国这棵大树底下好乘凉。
香港市场经济发展比较早也比较发达,除了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积极参与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从中获得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支持了中国内地的对外开放。我曾经分别在与俄罗斯、越南学者的交流中,听到他们对于中国拥有香港这样一个特别行政区的羡慕,也听到台湾和新加坡的朋友说,眼红香港拥有如此广阔的腹地。
回归后的香港企业大量北上发展。前些时候在重庆,一家香港银行重庆分行的总经理不无诙谐地对我说:“我已经成重庆人了?!比涨霸诠愣男禄岵喂巯愀壑摹袄罱跫恰鄙?来自香港的总经理告诉我,国家航天中心选用他们生产的调味品,使他们非常激动和自豪。
香港和内地民众之间的交流在回归后到了一个全新高度。大批内地学生到香港各大学求学,同样也有大批香港学生到内地各高校深造。香港青年一代到内地寻求发展机会,从IT行业到演艺界,从参与慈善事业到经营各种“小清新”(如咖啡馆),数量与日俱增。香港人与内地人通婚在回归后增加了7倍,且有越来越多的港女嫁给内地人。
回归后的这些变化,体现在香港的各个领域,也都是我实实在在亲身感受到的。相信再过二三十年,我依然会像今天一样,感叹香港发展的日新月异。(作者是凤凰卫视评论员)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香港 中国 回归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