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话·数据话·数据
大数据素描2016年快递业
国家邮政局近日发布的《2016年度快递市场监管报告》中显示,2016年,中国人均使用快递近23件,年人均快递费用支出287.4元,同比增长42.7%;快递平均单价每件12.7元,比2015年少花0.7元。且重点城市间快递服务全市时限均值比上半年缩短半小时。在传统电商业务基础上,快递企业适时推出限时达、冷链、快运等多层次多元化业务,全方位支撑信息消费。业内专家表示,从短期来看快递价格还会继续下降,且运送时效会更加快速。
14. 9% 物流成本占比下降
报告指出,快递作为社会物品流通重要渠道,连接着生产和消费两端,具有全程全网及高时效性特征,有助于缩短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而规模经济属性和专业化分工能够有效降低流动成本。资料显示,去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14.9%,同比下降1.1%。主要快递企业通过加大投入、优化网络、整合运能、规范流程等多项措施,持续改善快递服务质量。重点城市间快递服务全程时限均值为58.7小时,比上年缩短约半小时。72小时准时率为75.5%,比上年提高1.7%。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物流成本高企一直是我国快递行业面临的痼疾。有业内人士披露,我国物流保管费用是发达国家的2倍,管理费用是其3-4倍,而从流通组织看,多级批发、多级零售现象普遍,每增加一个环节,平均加价5%-10%。
“随着新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分拣等原本需要使用大量劳动力的流程改为使用机器人,一些原本只能驾车实地对比商品的买家可以在网上选购”,中国快递业协会副秘书长邵钟林表示,由于劳动生产力提高,成本降低,社会物流总费用在GDP中的占比就会随之下降。
尽管物流总费用占比由2013年的18%降至14.9%,但相比美、日、德等发达国家,依然高出一倍左右,且高于全球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左右。这意味着,全社会创造同样规模的GDP和企业创造同样规模的产出,我国付出的物流费用代价更高。对此,邵钟林进一步表示,目前物流领域工人的收入水平普遍不高,下降空间不大,但企业可以加大技术装备改造升级力度,利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逐步替代人工较高成本,加快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进程,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相关调查还显示,去年全国快递服务满意率为74.4分,比上年提高0.7分,全国快递服务满意度74.7分,全国快递服务有效申诉率百万分之8.4,比上年减少4.9,同比下降37%,而这也是有效申诉率连续第四年下降。
4倍 快递分拣效能提升
削减成本之余,我国快递企业也加大了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从而提升分拣等流程的效率。例如在推进服务智能化方面,顺丰依托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智能化自动化设备,通过智能媒介、智能交互、智能管控打造智慧物流,实现运营管控精细化和全方位可视化。
与此同时,多公司还推进生产自动化模式,百世风暴自动分拣系统、中通全自动分拣系统、申通智能分拣机器人等智能分拣设备相继投入使用,快递分拣效能提高4倍以上,机器人和无人机投递等新技术也开始试用。此外,中国邮政建成新一代寄递业务信息平台、集中式呼叫中心和指挥调度中心,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推进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以科技创新推动业务发展;“三通一达”等企业依靠信息科技,开展流程监控、重量核实、成本核算和车辆管控等,提升服务能力。
“可以看出,我国未来的配送体系将越来越强调车辆的智能化作用,越来越弱化人的功能”,菜鸟网络CEO办公室总裁助理罗滨表示,在运输配送环节,菜鸟通过一系列大数据技术,提出了新能源物流车管理系统、智能协调调度中枢系统等解决方案。
在中国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看来,整体而言,我国快递行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大多内资快递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强、运作效率偏低,需要通过技术装备提升、不断向技术装备层面发力支撑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发挥政策引导、税收政策支持作用,建立专项资金扶持快递智能化;作为快递企业来说,要加快通过向智能化转型升级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不是通过‘价格战’提升自身的市场份额”。
六成 网络购物快件量占总量超半数
除了科技创新领域的支持,电商平台等网上购物形式也带动了快递业发展,持续扩大快递业供给范畴,从而进一步发展了便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寄递服务。在传统电商业务基础上,快递企业适时推出限时达、冷链、快运等多层次多元化业务,全方位支撑信息消费。报告显示,2016年, 网络购物产生快件量占快递业务总量接近六成,快递支撑网络零售额超过4万亿元。 “双11”当天,快递日处理量超过2.5亿件,支撑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销售额超1700亿元,全年支撑微商拉动信息消费1743亿元。
不仅仅是“双11”,刚刚结束的“6·18”年中大促也已进入第七个年头,对于这样的季节性消费,不仅各电商巨头高度重视,整个电商行业、线下零售商也纷纷响应。许多电商平台积累大数据来对销售计划、品类、库存备货进行反向指导,未雨绸缪。其中,百世快递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百世供应链在“6·18”到来之前就已做好准备,电脑及作业台都会提前调试完成,拣货车也提前备注就绪,智能仓储机器人也提前开工。据了解,截至2017年3月,百世云仓已经覆盖全国100个重点城市,拥有290多个云仓。此次“6·18”大促,百世供应链40多个云仓参与其中。
天猫也表示,此次“6·18”凭借的是物流企业的“联合作战”以及大量新技术的使用。比如仓储企业启用了更多的全自动化仓库,包裹平均出库时间仅需3分钟;百世供应链动用了38个自动分拣系统,可以服务全国28个省,效率是人工的4倍;圆通速递实现了订单数据与快递网点操作系统的无缝对接,从而实现高效率的操作。
虽然网络购物带动了快递行业发展,但快递专家赵小敏认为,线下消费是快递行业近两年的新趋势。2017年线下增速很快,类似社区店、商场综合服务区等为快递业带来的增幅很大,未来电商将占快递行业的五成左右,线上线下区分不会太大。
70% 电子运单使用率加速推广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快递企业纷纷在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环保包装使用比例提高,快递封装用品使用量有所下降,邮政EMS使用可回收再利用绿色包装,采取可重复使用的环保封装容器进行绿色操作;顺丰以可重复使用帆布袋替代普通编织袋、采用可降解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做循环保温箱箱体材质等手段提高快件包装领域资源利用率, 通过可拉伸珍珠棉代替传统珍珠棉等包装设计优化、节约原材料50%;申通自主研发“芯片”耐用环保袋已在全网大面积推广使用,以碳酸钙为原料的信封和塑料袋逐步试用;韵达向转运中心与网点推广可循环利用50-100次的环保袋;全峰在全网推广使用塑料中转箱, 大幅提升快件运输安全、包装箱使用寿命及装卸效率。此外,电子运单在行业内加速推广,电子运单使用率达70%,部分企业探索使用隐形面単。且新能源汽车在快递业逐步推广,全行业新能源汽车使用量超4500辆,是2014年的9倍多。
赵小敏表示,绿色快递更多的是国家战略,不以市场为转移。不过绿色快递对企业来讲成本是增加的,因为快递的价格从长期来说是会上涨的,但短期不仅不会上涨还会下降,且两年之内会继续下降,这是由消费驱动决定的。(记者 吴文治 张畅)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快递 企业 物流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