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对父亲节“遇冷”应该“热”思考
父亲节到了,想必今天很多人都为自己的父亲准备了丰厚的礼物,礼物或是一束鲜花,或是一身新衣裳,也许全家还要团聚饱餐一顿……商家们更是闲不住,看到商机就用各类煽情的广告去打动人心,为父亲准备的礼品早在父亲节前就摆上了货架。不少人看到琳琅满目的父亲节礼物,都禁不住跃跃欲试。
虽然近几年父亲节渐“热”,但热度与母亲节相比,还远远不够;父亲节的“热”有“假热”之嫌,热的背后,却是很多“冷”的现实。十几年前或者更远,父亲节基本上没人过。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母亲节往往更受重视,而父亲节还不如之前的儿童节、端午节受重视。仅是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才慢慢把父亲节炒热,但这种“热”似乎与真正的“热”还有不小的距离。
在多数人眼中,母爱是善良、包容、仁慈等的象征;而父爱则是严肃、冷峻、严厉等的代名词。虽然也有“父爱如山”的形象比喻,但父亲的这座“大山”虽然矗立在那里,承受着繁重压力,但就是往往被忽视。由于东方人多数内敛性格,中国的儿女们很少能直接表达对父亲的爱,有了想法,也不敢向父亲表达。这也就是子女间与母亲沟通较多,而与父亲沟通较少的原因,虽然家庭不同,但大致如此。这种现象的存在,就导致父亲缺乏与儿女的沟通。而如果心灵间不发生碰撞,怎能撞出爱的火花?
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画出了中国父亲的真貌:黝黑的脸,深深的纹,粗糙的手,蕴意着父亲艰辛勤劳的一生;慈祥的面容,挺直的鼻梁,厚厚的嘴唇,折射出父亲的善良和质朴;缠裹的白布头巾、手捧的粗瓷大碗及碗中的稀饭,又说明了他当时生活的贫苦……如今中国父亲再也没有那样凄苦了,但那副画的深刻寓意并没有过时。更多的父亲就像老黄牛一样,为家庭和社会默默做出奉献。
由于受传统家庭习俗的影响,父亲更多是以严肃、坚韧、沉稳的形象出现,与母亲善良、慈爱、包容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父亲一直扮演“硬汉”的角色,导致后辈也以同样内敛的方式来对待父亲,客观上就形成了固化的父亲形象。而事实上,父亲也有柔弱的一面,只不过父亲有“顶梁柱”这个标签,他们都不愿意把“弱”的一面外露。儿女们自然认为父亲就是“?;ど 焙汀爸餍墓恰保蝗莞盖资О?,失败了就是无能的父亲,这就给父亲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其实,父亲也有可能是平凡的父亲,甚至平庸的父亲,但只要他们是勇于担当、尽心尽力的父亲,那么他们无疑就是好父亲。如今生活节奏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年轻人都在为事业打拼,孝顺父亲更多体现在物质方面,缺少与父亲的深度沟通;唯独轮到父亲,就变成了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特别是农村,儿女与父亲的沟通更少。很多男性农民都进城打工,这就使父亲与儿女间的沟通变得更难。
通常,父亲刚毅的外表下往往隐藏着一颗孤独的心,而父亲承担的家庭重任一点也不比母亲少。母亲承担的多是抽象化的情感类,而父亲则承担着更多的具体责任。他们往往有苦只能往自己肚子里咽,有了压力也不愿与人诉说,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内敛的性格,而这恰恰是需要关心和疏解的。儿女平时都愿意向母亲倾诉,不愿意向父亲表达,这就更固化家庭关系,很多家庭都是如此。
所以,应该像重视母亲节那样重视父情节,像理解母亲那样理解父亲,像关爱母亲那样关爱父亲。在父亲节“冷”的当下,多做些“热”思考十分必要。不少人直到结婚生子才悟出:原来当父亲真不容易!其实,父亲身上的亮点很多。如果多用欣赏的眼光看父亲,就会发现父亲就像百年陈酿,越品越能品出浓香。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父亲 父亲节 母亲 思考 儿女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