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话·数据话·数据
北京5年向中心城区投1115亿元改善环境
一年的经济增量就相当于1996年全年的GDP,人均GDP达到11.5万元;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超过60%;5年向中心城区投入1115亿元改善环境……
近日,北京市发改委“晒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5年成绩单。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5年,北京市从“集聚资源求增长”向“疏解功能谋发展”转型,首都在疏解中发展、在调整中提升,古都风貌?;さ玫角炕?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的治理都在持续推进。
经济发展
“三少”支持经济平稳提升
这5年,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北京经济在平稳增长中实现了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发展。
五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3%、地区生产总值达2.5万亿元,年均地区生产总值增加1729亿元,相当于1996年全年的经济总量(1789.2亿元)。
高精尖经济结构加快构建。舍弃白菜帮,专心做好白菜心,全市服务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总部经济特征更加明显,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首都经济新的增长点。
发展质量效益的持续提升,体现在三个方面。
以越来越少的人口增量支撑经济增长。2011年以来北京市常住人口连续增量、增速双下降,常住人口增量从2011年的56.7万人下降到2016年的2.4万人,增速由2.9%下降到0.1%,2016年城六区常住人口首次出现由增到减的拐点。
以越来越少的产业领域支撑经济增长。实施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全市范围内禁限行业达到55%,城六区达到79%,涉及行业加快调整。
以越来越少的能源消耗支撑经济增长。2016年万元GDP能耗为0.283吨标准煤、下降4.8%,万元GDP水耗为15.6立方米、下降4.8%,能效水平位居全国第一,2012-2016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分别累计下降23.3%、24%,是全国唯一连续11年超额完成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省份。
科技创新
去年每万人创办企业102.2家
据介绍,5年来,北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加速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竞争优势和增长动能,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中关村实施了28项国家层面和70项市级层面的改革,中关村创业投资、天使投资案例与金额均占全国40%左右,2016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4.6万亿元,较五年前增长1.3倍,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2016年中关村示范区技术合同成交额流向外省区市和出口的占比达71.3%,科技辐射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目前,科技进步对北京经济的贡献率超过60%,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连续15年在5%以上,2016年达5.94%,位居全国首位。
北京全市众创空间达220家,其中125家入选国家级众创空间、居全国首位。创新创业活跃,2016年每万人创办企业数达到102.2家,平均每天新增科技型企业219家,科技型企业达到43.2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1.6万家。
功能疏解
353家市场和物流中心调整退出
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京控增量和疏存量两手抓。
从2014年起,北京市制定实施并修订完善了全国首个以治理“城市病”为目标的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全市禁限行业占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比重达到55%,城六区达到79%。严格执行禁限目录,不予办理的工商登记业务数量累计达1.7万件,月均不予办理的新设市场数逐年下降。同时,适宜发展的金融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科技服务业同比分别增长12.77%、26.76%、22.53%,市场主体疏解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几年来,北京累计关停退出了1341家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提前一年超额完成2013年-2017年关停1200家的任务,截至今年4月,累计调整疏解353家市场和物流中心。
北京还制定了部分教育功能、市属医疗卫生资源疏解促进协同发展的两个工作方案,今年压缩教育培训机构31个,实现天坛医院新院试运行,力争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年底前开工。
相关负责人表示,疏解非首都功能,就是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北京全面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加强重点领域联手合作,京津冀一体化迈向现实,在交通、生态和产业三大重点领域率先突破,成效显著。
北京市把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在京津冀更大区域范围内统筹谋划、发挥功能、配置资源和拓展服务。
支持首都功能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造提升,北京实施301个重点项目建设,2012-2016年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累计投向核心区373亿元、年均增长20.7%,占政府总投资的比重由12%提高到22%。中心城区投入累计达到1115亿元、年均增长9.4%,2014年对中心城区投资首次超过郊区,难点区域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古都风貌?;ず突肪掣纳频玫角炕?。
环境交通
平原森林覆盖率五年接近翻倍
过去5年,也是北京向PM2.5宣战的五年。五年来,北京累计安排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1410.4亿元,用于改善生态环境和城市交通项目。
首先是生态环境。全市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年均浓度较2012年分别下降23.7%、64.3%、7.7%、15.6%。
在空气质量不断改善的背后,是北京制定并严格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在压减燃煤、控车减油、工业治污、联防联控等领域不断加码任务。
五年来,全市还累计安排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798亿元,用于改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北京已完成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启动世园会园区建设,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从2011年的14.85%提高到2016年的26.8%。
5年来,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也在不断改进,交通运行效率不断提高,中心城绿色出行比例已达71%。五年来,全市累计安排城市交通项目达612.4亿元,其中2016年173.9亿元,是2011年的2.23倍。
轨道交通出行——已成为公交出行的主要方式。目前,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574公里、位居世界同类大城市前列,在建里程超过350公里、为历史之最。地铁工作日日均客运量从2011年的646万人次增加到2016年的1119万人次。
城市路网系统——全市公路里程2.2万公里,较2011年增加679公里,公交专用道达851公里。2016年还治理自行车道300公里。
民生改善
5年新增中小学学位16万个
5年来90%以上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用于民生改善项目。
就业形势稳定。城镇新增就业累计214.9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41%以内的较低水平。
社会保障基本实现人群全覆盖。率先建成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并轨,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基本形成。
住房保障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累计建设近60万套各类政策型住房。
教育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实施两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一轮中小学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4万个、增加幼儿园850个,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200所、新增学位16万个。
城乡全覆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10个区域医疗中心、53个区域综合医联体。
养老服务能力持续改善。2012年-2016年,养老机构数从410家增长到470家;养老床位数从8.1万张增长到9.3万张。
“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87%城市社区,建设提升便民商业网点2824个。
■对话
“这5年最大变化是强化减量发展”
对话人物: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李素芳
过去5年居民收入基本与GDP同步增长
新京报:过去5年,北京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李素芳:我感觉最大的变化是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的变化。
过去5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并发表讲话,明确了北京的城市战略、功能定位以及发展总体目标,要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也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为北京发展指明了方向。
北京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的变化,是按照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要求,从过去的集聚资源求增长,变成现在的疏解功能谋发展。我们在强化减量发展,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这是最大的变化。
新京报:过去5年,北京经济增速放缓了,发展质量如何?
李素芳:北京经济发展在平稳换挡中实现了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发展。
5年来,北京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7.3%,这比上一个五年(2007年至2011年)增速放缓了3.2个百分点。北京的经济增速放缓符合国家大趋势,7.3%跟全国经济增速保持一致。虽然增速不同,但经济增量是比较大的,1700多亿元相当于北京1996年一年的GDP。也就是说,北京的经济增长从过去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同时,发展质量更好了。过去5年,北京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跨过5000亿大关,年均增长超过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基本与GDP增速保持同步,我们还保持了低失业率、低通胀率。尤其是近两年,物价低位运行。
城六区以少的人口增量支撑经济发展
新京报:北京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的驱动力是什么?
李素芳:主要驱动力是改革创新,而且支撑正在增强。过去5年,北京发展的要素消耗更少,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达到了60%。最近连续15年,北京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一直在5%以上,而美国这一比重接近3%。
过去五年,北京加大了改革的力度,释放了体制机制的活力。传统要素的支撑作用在减弱,人力、土地等资源的消耗在减少。单位经济总量的能耗和水耗都在下降,是全国唯一一个连续11年超额完成国家减排任务的省份。
北京常住人口的增量和增速,连续几年实现双下降。2016年,北京人口增量2.4万人,增速只有0.1%,城六区出现由增到减的拐点,实现了以越来越少的人口增量支撑经济的平稳发展。
新京报:市民普遍关心的交通和大气治理方面有什么进展?
李素芳:首先,我们在重拳治理交通拥堵,虽然还需要一个持续过程,但随着核心区功能调整、疏解,交通运行状况将继续改善。
北京的交通格局变了,过去公交是主体、地铁是辅助,去年地铁客运量36.6亿人次,已与公交客运量各占半壁江山。目前北京地铁通车里程是574公里,在建超过350公里,按规划到2020年要达到接近1000公里的通车里程。
我们向大气污染宣战。2010年以后,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过去5年,PM2.5浓度累计下降了23.7%?;肪持卫硪泊戳巳司踊肪车母纳啤O衷诿飨愿芯醣本┞痰乇惹凹改甓嗔?。今年北京拆违4000万平方米以上,80%也就是3200万平方米都用于还绿、增绿,改善城市环境。(记者 沙雪良 邓琦)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北京 经济 发展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