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天水围:百姓生活20年
新华社香港6月18日电 题:天水围:百姓生活20年
新华社记者胡创伟 闵捷 王欣
“1997年香港回归那天,下了一场大雨。回归之后的天水围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壮大?!保担邓甑奶焖Ь用癯轮菊苟哉馄恋厍橛卸乐?,说起天水围周边的丫髻山、龙园、湿地公园,他如数家珍。
作为香港第三代新市镇,天水围曲折的发展路径和其回归以来20年的变迁很有代表性。新华社记者近日三次走进天水围,搭轻铁、进街市,采访扎根当地20余年的区议员,入户访问当地老住户,亲身感受天水围的生活质感。
家住天水围:从“悲情”到“温情”
人口规模达30万的天水围,地处香港新界的西北角,与深圳隔后海湾相望。从港岛中环闹市搭车到天水围,约需大半小时的车程。
1992年11月搬到天水围的李月民,是天水围的第一批居民。据他介绍,1992年之前的天水围是一片鱼塘,政府后来决定在这里发展新市镇,当时还找了电影明星做代言,在电视中做广告,鼓励市民搬到这里来住。天水围新市镇分南、北两部分,1992年至1996年,天水围南发展起来,不少私人屋苑建成,而天水围北主要在1997年回归后发展,特区政府因应房屋规划在天水围北兴建了大量公屋(类似内地的廉租房)。
2000年1月,李月民当选区议员,从此连任至今。大到修路建图书馆,小到帮居民解决漏水问题,他都亲自过问。他回忆说,1997年7月回归之后,政府规划每年供应不少于85000个住宅单位,冀十年内全港七成家庭可以自置居所,轮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时间从6年半缩短到3年。这样一来,天水围的公屋确如陈志展所言“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大量低收入的基层居民和来自内地的新移民搬入天水围新建的公屋。
香港社会学专家周永新曾多次到天水围做社会调查,他关注到天水围中产阶级和低收入阶层人口严重失衡的问题,提出了包括立刻停止将公屋居民再配置到天水围、将外来经济活动及客流引入天水围等中肯的建议。政策性的改变,令天水围的面貌逐渐改变。
“以前天水围没有巴士、没有公园、没有体育馆和图书馆。2008年之后,政府大力支持天水围兴建各种公共设施,如今这些都有了?!崩钤旅袼?。
在天水围南最早一批入住楼宇嘉湖山庄,记者走进73岁的退休司机陈志棠的家。他20年前从荃湾搬到天水围,如今已是儿孙满堂,一个儿子也在天水围买房安家?!埃玻澳昵埃焖б晃匏?,现如今变成居民的安乐窝,我和我的一大家子都在这里,我是不打算再搬出去了。”精神矍铄的陈志棠说。从他家的窗口望出去,能看到丫髻山和新建的小学校。如今陈志棠几乎每天早上都要去龙园打太极,大家以拳会友,其乐融融。
邻里间的嘘寒问暖,在香港其他地方比较少见,在天水围却司空见惯。陈志展是陈志棠的太极拳师傅,在天水围长大。在他的眼中,天水围是乐享之地,“为什么说这里‘悲情’?回归后香港社会各阶层、弱势群体还有内地的新移民都搬到这个新市镇,最初的几年产生一些社会问题,被媒体夸大描写。其实社会问题并非天水围独有。”
李月民说,天水围现如今堪称宜居之地,“交通设施全面,房价便宜,环境相宜,反倒吸引了更多人进来,人口超过30万,成为香港居住人口最多的新市镇?!比缃褡≡谔焖У木用瘢杖崭兄耪饫锏摹拔虑椤?。全港唯一、世界著名的湿地公园坐落在天水围,成为这里的“氧气吧”,日月星辰,温润着天水围的一切。
导演许鞍华眼中“天水围的日与夜”
记者最初知晓并了解天水围,是通过许鞍华导演的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随着这部电影的成功,“天水围”也一举闻名天下知。
今年70岁的许鞍华对记者说,为了拍出天水围的生活质感,2004年那一年她跑了50多趟天水围,而且都是乘坐公共交通。这部几乎没有多少情节的电影,以很多生活化的长镜头,真实、细腻地体察基层百姓生活的人情冷暖,公映后在观众中引发强烈反响。连远在内地和海外的观众,也知道了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天水围”。
2009年,许鞍华凭借《天水围的日与夜》获得了第二十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作为这部电影的背景,天水围丛林式的高楼、街道和街市,以及透过阳台晾衣架看到的万家灯火,将天水围百姓生活的千姿百态、人情冷暖,于不动声色中描摹得淋漓尽致。正如香港知名作家也斯所说:“这部电影不追求情节的高潮迭起,相反非常平淡,我们只跟随类似日常生活的细节在寻常行径中寻找意义?!?/p>
许鞍华坦言,她自拍完《天水围的日与夜》和《天水围的夜与雾》之后,再也没去过天水围。但记者告诉她,现在的天水围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过往不可同日而语,并邀请她择日和记者重走天水围,她欣然答应。
天水围是香港新市镇的代表
记者在清晨的天水围地铁站看到,从各个方向急匆匆赶路的上班族在地铁站汇成一股洪流。在傍晚的街市中,也可看到下班回来的人购买各种菜蔬和食品。在这些早出晚归的上班族中,可以看到很多年轻的面孔,他们为这座新市镇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27岁的张国栋,十几年前随母亲从深圳通过申请单程证与父亲在港团聚,他们一家子就住在天水围北的公共屋邨——天恒邨。
张国栋说,之前,天水围相对于其他地区发展得较慢,发生过几宗不好的事情?!跋衷谡饫锘肪呈娣?,物价便宜,公屋的租金只要两千多元,负担轻了,人们自然愿意在这里生儿育女?!?/p>
天水围在香港新市镇的发展中颇具代表性。香港从1973年起在新界大规模发展新市镇(早期称卫星城市),以应对人口增长,并借以分散市区人口,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现时的新市镇包括荃湾、沙田、屯门、大埔、元朗、粉岭、上水、将军澳、天水围、北大屿山和东涌。这些新市镇整体规划人口约为400万人,现时约有300万人在这些已经发展起来的新市镇内居住。
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016年中期人口统计结果,香港人口在2016年6月底为733.7万人,其中常住居民711.7万人,流动居民约22万人。而随着新市镇的发展,新界不少较为偏远的区域,如元朗、离岛、西贡等区,过去10年人口显著增加。在这些增加的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年轻人。
记者在天水围街头一家房屋中介的门店门口,遇到自幼生长在天水围的年轻人陈先生,他说近年来买房的以年轻人居多,他们多数在港岛上班,之所以在天水围买房,是因为这里的房价相对较低,且交通方便,有西铁线和多条直达港岛的巴士?;褂幸恍┤耸且蛭改缸≡谡饫?,自己有了孩子以后,三代人相互都有个照应。他本人则喜欢天水围的环境,觉得在这里生活已经很习惯了,父母也是老住户,有很强的归属感。
李月民说,以前天水围没有名校,经过争取,政府几年前安排了一些优质学校入驻天水围,令不少中产回流,“留住中产,提供好的教育资源很重要?!比缃竦奶焖硕⌒送∏幕ㄔ袄锼娲杉?、中、青、幼几代人共处,其乐融融。(完)
编辑:秦云
关键词:天水围 香港回归20周年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