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架起两岸民间交流的“连心桥”
架起两岸民间交流的“连心桥”——八届海峡论坛成果丰硕务实惠民
被喻为“草根嘉年华”的两岸民间交流盛会——海峡论坛,已经成功举办八届,成为两岸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参与界别最广泛、涉及范围最广的民间交流活动。论坛举办8年以来,将基层、青年、“海丝”、自贸区、创业创新创意等多个领域多种元素叠加,既体现论坛服务基层、关注青年的主基调,也紧扣两岸发展新形势,为两岸同胞谋取更多福祉发挥了积极作用。
两岸特色庙会台湾美食街。(中国台湾网 何建峰 摄)
有效促进基层民众交流
两岸一家亲,根基在民众。无论是庙堂里满溢的香气,还是茶室里畅叙的乡情,都是海峡论坛贴近民生、服务基层的缩影。福建方面与台湾结成同名同宗村联谊关系、两岸村里和居委会签约合作,推动两岸社区共治共建、建立两岸公益机构重大灾难联动机制等活动,无一不在两岸民众间搭起一座“连心桥”。
两岸关系形势越复杂,越需要两岸民众加强交流,尤其要多举办一些体验式交流,让两岸民众乐于参与、有所收获。
连续举办8届的海峡论坛,定位在民众交流,始终延续民间性、草根性、广泛性的特征。第八届海峡论坛有来自两岸77个社团组织举办了包括论坛大会、青年、基层、经贸四大板块的19项活动。以厦门为主会场,福州、泉州、漳州等为分会场,持续一周的时间里,包括社区服务人员、妈祖信众、企业家、青年学生等各行各业的两岸民众,畅叙乡情,切磋技艺,欢度交流嘉年华。
搭建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平台
“关注青年”是海峡论坛的一大特色。自论坛举办以来,在主题设计上贴近创业、创新、创意等两岸青年关注的热点与需求,运用青年熟悉的语言模式和思维逻辑,开展丰富多彩的两岸青年交流活动,为两岸青年搭起加深友谊、共话就业、创业和施展才华的平台。
海峡青年论坛、海峡青年创业论坛、两岸青年金融峰会、两岸青创先锋汇、两岸青少年新媒体文创论坛等活动,为两岸青年学子、创业人才共同分享创新理念、创业经验搭建起平台。
福建省还出台《关于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来闽创业就业的意见》,从9个方面对台湾青年来闽创业就业给予支持。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在第七届论坛大会上宣布设立总额为1亿元的创业基金,支持台湾青年到大陆创业。共青团福建省委和平潭综合试验区发起成立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联盟,共有186家两岸青年创业企业入驻,其中包括130家台湾社团机构。
拓宽两岸合作共赢渠道
海峡论坛还为两岸经济合作架起一座互利互惠的桥梁。每年论坛期间,来自台湾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带来了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及新创意,为大陆同行“传经送宝”。两岸特色乡镇交流暨智慧农业对接会上台湾农企、农协会及合作社的茶叶、蔬菜、畜禽等特色产业,在福建找到了“婆家”,开拓了市场。福建省结合自贸区建设,出台一系列促进闽台交流合作的政策措施,比如,从2015年起提高对台湾农民创业园的补助标准。
第八届海峡论坛更是首次举办两岸智库论坛,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区域合作闽台先行先试、探索建立开放的智库合作机制等议题成为两岸100多名专家学者研讨的焦点。两岸专家认为,在当前形势下,两岸智库交流更要成为民间交流的一股重要力量。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台湾研究会会长严安林认为,高水平的智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思想创造力最重要的体现。未来,两岸的智库可以在两岸交流平台建立、人才培养、社会民意、舆论引导,以及各种问题的研究、提供决策咨询等方面,发挥更为突出的作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朱 琳)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两岸 交流 论坛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