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财经观察:全球货币政策是否面临新拐点
新华社记者刘丽娜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4日如期加息,同时透露将在年内启动缩减资产负债表(“缩表”)计划,显示美联储货币政策在“正?;惫斓郎嫌纸徊?。
从全球范围看,与一两年前主要经济体央行步调“显著分化”特点不同的是,当前全球货币政策出现“略有趋同”的迹象。尽管端倪初露,并且一些央行“犹抱琵琶半遮面”,但不少新动向值得关注。
美联储“慢刹车” 各央行“慎收油”
美联储本次加息符合预期。从2015年12月开始加息周期,美国加息步伐属于“慢刹车”,即加息步子小,加息节奏稳,并且对市场的预期管理做得比较充分,没有过度的“政策意外”。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中央银行,美联储的举动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近期市场反应相对平静,表明市场已经提前消化了加息影响,美国道琼斯指数14日当天甚至创下新高。同时,全球其他主要央行对美联储做出审慎应对,前期一些央行要继续“踩油门”的氛围有所扭转。
欧洲央行上周维持了宽松政策,但排除了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认为欧元区通缩风险消失,这表明其已经在谨慎考虑未来如何从刺激政策中退出。英国央行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25%的历史低位,同时维持国债购买规模,但表示考虑未来几年逐步撤出超宽松政策。日本央行尽管仍在扩大货币供应量,但告知公众正在思考如何退出货币刺激。
新兴市场方面,印度央行本月7日表示维持货币政策中性立场。韩国央行将基准利率维持在历史最低水平。澳大利亚央行日前宣布保持利率不变。巴西由于经济形势不佳,从去年10月份以来一直在降息,在主要经济体中相对特殊。
相对于加息这一传统货币政策,这次更值得关注的是美联储的非传统货币政策,即将“缩表”计划提上日程?;毓饲靶┠瓯甘苋纫榈拿懒⒘炕硭烧撸ǎ眩牛缃竦摹八醣怼笨晌剑眩诺姆聪虿僮?,其对世界经济的外溢影响不容小视。打个比方,“缩表”相当于美联储自己要“减肥”,要把前些年为应对金融?;陨碜⒌乃旨芬患贰S蟹治鋈衔?,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可能会从4.5万亿美元规模缩至2万亿至3万亿美元区间,未来几年市场如何消化这个巨大差额,还需密切关注。从美联储的最新声明以及美联储主席耶伦的表态看,“缩表”有望是渐进和可预期的。
全球复苏“有点尴尬”
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之所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略进一步,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复苏的基本面。一方面,全球复苏在持续,前一阶段人们对通缩或长期低通胀的恐惧已经消退。但另一方面,复苏不尽如人意,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体质”和经济周期不尽相同,全球复苏进程“有点尴尬”。
富国银行证券全球经济学家布莱森说:“我们正处于某种形式的全球经济上升期,基于此,恐怕你不会再需要这些超宽松的货币政策?!?/p>
从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美国经济经过“大衰退”后,在复苏轨道上缓步前行。尽管增长速度还不够令人满意,但复苏已经持续9年。美联储14日小幅提升今年的美国经济增速预测至2.2%。
美国研究机构芝加哥DS经济学首席经济学家斯旺克认为,当前全球整体货币政策处于“混乱夏季”。经济指标显示,美国经济并不过热,通胀压力也不大,美联储为何还要加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利普顿14日说,美国货币政策“正?;狈掀渚梦炔礁此盏南肿?。而央行货币政策通常要未雨绸缪,加息意味着美联储发出对本国经济有信心的信号。
在世界其他地区,经济复苏步伐不一。多数经济体对自身增长并不满意,并且担忧复苏进程受到干扰,因此货币政策普遍谨慎。但复苏不平衡、增长不同步是世界经济的常态。与此相应,货币政策自然有所差别。
未来走势三大看点
前瞻未来,全球货币政策将何去何从?至少可从三个方面关注。
第一个方面是美联储的不确定性。今年内美联储还有四次议息会议,主要看两大关键点,一是年底前会否再度加息,二是“缩表”靴子何时真正落下来。再往远看,明年美联储面临高层人事大变动,包括耶伦明年任期结束后能否连任目前还是未知数。特朗普政府将提名哪些美联储高管人选,无疑将影响未来美联储的“鸽派”或“鹰派”倾向。
欧洲央行在最新的货币政策声明中保留了必要时扩大资产购买计划的规模和持续时间的表述,要给购债计划保持足够的灵活性。市场预期,欧洲央行将在下半年释放更明确的退出QE信号。
第二个方面是全球政局的新动向。下半年,德国大选、英国政局和脱欧进程、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新政策等都会以某种方式映射到全球货币政策中。
第三个方面是地缘风险的变化。尽管与去年相比,今年全球政治经济领域的不确定性有所降低,但不可忽视,世界从来不乏“黑天鹅”。一旦出现重大地缘政治经济风险,或者严重的恐怖主义行为,将为全球货币政策造成压力。
中国能够巧妙应对
在当前的全球货币政策环境下,中国如何办?
毋庸讳言,美联储加息和“缩表”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包括汇率、贸易及心理预期等多个渠道,但专家普遍认为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一方面,美联储加息会加大中国经济管理难度,比如增大人民币贬值压力和资本外流风险等。另一方面,目前中国经济形势更好,中国央行货币政策调控能力更强。国际观察家认为,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的预期管理上越来越老练,可以使用的货币工具也较多。
利普顿14日在北京说,IMF认为“中国经济一直在自我更新”,“中国有潜力在中期内安全地保持强劲增长。”他还表示,中国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IMF当天发布的最新预测,中国经济今年增速将为6.7%,未来三年平均增速可达6.4%,保持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的领先优势。
另据中国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的5月份中国经济主要指标,中国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一季度,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5%,比去年51.6%的比重有所提高。这表明中国经济改革持续取得积极进展。
中国采取“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根据经济的实际情况做好“预调微调”,做好市场的预期管理,这些都是中国经济稳健增长的有力保障。
整体而言,尽管美联储处于货币政策“正?;惫斓?,但当前的全球货币政策环境仍处于相对宽松期。从历史的角度看,中短期内,全球市场仍会有较多的“便宜钱”。未来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变化预计不会是“疾风暴雨”式,而是会更像“天气预报”。各经济体更要练好本国经济内功,做好自身的金融风险防控。
(参与记者:高攀、江宇娟、邓茜、梁淋淋、沈忠浩、钱铮、王正润、徐海静、赵博、何媛、张亚东、毕晓洋)
编辑:秦云
关键词:全球货币政策 美联储 缩表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