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国50城市年内"卖地"收入1.13万亿元 北京居首
中新社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 庞无忌)今年以来,中国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房冷地热”的态势明显。尽管一二线楼市成交持续降温,但土地市场依然相对活跃。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1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13日,中国“卖地”收入最多的50大城市年内合计土地出让金额达1.1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与2016年同期8439.3亿元的数据相比,上涨34.3%。

资料图:一处商品房在建中。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土地出让收入高的地方,依然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其中,北京、武汉、广州、南京、合肥、杭州、苏州、天津、郑州、重庆等12个城市“卖地”收入超过了300亿元。北京最高,“卖地”收入851亿元,排名第一;武汉次之,743亿元。
随着一二线城市陆续出台、升级楼市调控政策,限制力度加大,三四线城市今年以来卖地收入出现明显上升。其中,佛山卖地收入359亿元、嘉兴269亿元、温州253亿元、宁波243亿元,另外徐州、常州、沧州、金华、阜阳、盐城、漳州等城市卖地也超过了100亿元。
从溢价率看,大部分城市平均溢价率相比2016年有所下调,在一系列约束性政策下,“地王”出现数量减少。
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5月份土地市场数据也反映出同样的趋势。一二线城市5月份土地成交溢价率同环比均出现下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土地成交溢价率为16%,同比大降77个百分点。二线城市土地成交溢价率为47%,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三线城市土地成交均价和溢价率则双双上行。中指院数据显示,三线城市5月份成交楼面均价为每平方米1591元,同比涨141%;土地成交平均溢价率68%,比去年同期上升58个百分点。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2017年中国热点城市高价地数量明显减少。但2016年多数房企销售火爆,企业库存消化量大,房企补充土地的积极性也较高。在此背景下,房企对热点区域、优质属性地块依然激烈拼抢。
不过,他认为,在楼市调控的严控下,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期将在2017年全年持续出现。现在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已经明显放缓,之前部分企业获得的高价地很可能面临入市难题。(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50城市 卖地 1.13万亿元 北京居首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