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民告官案中“不见官”?被告就当站在被告席上
被告,就当站在被告席上(论法)
魏哲哲
民告官意味着“胳膊拧不过大腿”吗?日前,一起民告官胜诉的案例给予了很好回应:长沙岳麓区一市民因不堪忍受广场舞噪音,多次请求公安部门解决。不过,派出所干警虽然做了一些调查取证和劝导等工作,但没有完全、彻底完成其查处噪音扰民的法定职责。该市民于是起诉当地警方,获得法院判决支持——法院认定警方拖延履行法定职责,责令其按照相关规定对市民的报案作出处理。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提升,用法律的手段和方式解决问题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而政府当被告的案例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了。数据显示,2016年各级法院受理一审行政案件24.1万件,审结19.9万件,同比分别上升59.2%和51.8%。
在行政诉讼中,政府和公民是平等的法律主体。政府部门能否摆正位置,以积极心态当被告,不仅关系是否尊重当事人和法庭,更关涉是否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我国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也下发了《关于行政诉讼应诉若干问题的通知》,就行政机关出庭应诉的相关问题和法律程序予以规范和明确。
但是民告官案件中“不见官”现象依然存在,比如华东某地政府在半年诉讼期内,既不应诉也不出庭,法院作出并送达行政判决后,该政府依然不闻不问……“告官不见官”、行政机关消极应诉现象不时出现,反映的实际上是政府部门“当被告失面子”的家长式治理思维。
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方面。如果政府机关的行政行为合理、规范,就不怕经过诉讼的考验;如果存在偏差和瑕疵,政府部门只有积极应诉解决,才能引导人民群众通过法定渠道反映诉求、有效化解存在的矛盾纠纷,同时也才能倒逼自身行政行为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从这个角度看,让民告官的渠道更为畅通,政府部门以积极的心态当好被告,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化解社会矛盾,才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加分项。
事实上长沙市民的诉讼案件,明确了公安机关的责任,同时也使得该市民的诉求得到及时回应。社会对这个案件的关注,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于民告官这一纠纷解决机制的期待。
民告官是一种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渠道,用好了,有助于化解官民对立,促进社会和谐;用不好,将破坏政民关系,激发社会矛盾。这其中,既需要人民群众依法理性维权,也需要政府部门改变思维定势,以更积极、平等的态度对待民告官案件,让“民告官”案件成为定纷止争的重要渠道,也成为一堂生动的普法教育课。
编辑:曾珂
关键词:民告官 不见官 被告就当站在被告席上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