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中青报:亮拳头说狠话,丛林逻辑占领了小区?
“亮拳头、说狠话、秀肌肉”这套逻辑,离现代文明的民主、协商与法治逻辑,显然相去甚远。
最近巧得很,我加入的两个小区业主群里,都发生了有关业主维护权利的事。
H小区是一个新建小区,位置略偏,购物不便,常有人喊叫买个油盐都得开车出去。物业遂引入一家品牌便利店,因商铺用楼尚未完工,便暂时开到了小区大门处门洞下。很快有业主质疑:商铺两边都有门,人可以躲过保安门禁进入小区,有安全风险。店主承诺锁住外面一门,只留里面,带头“维权”之人也不依不饶,索性拿了大锁,把店铺门锁上了,扬言“只要敢开就来锁”。
后物业出面,向小区业主发放问卷征求意见。结果显示:近九成业主同意开便利店。可是物业仍然宣布:“因为个别业主采取极端手段维权,所以决定——便利店不开了!”少数服从多数,是民主的原则,而小区的游戏规则,怎么成了谁拳头硬谁说了算?吵闹良久,结果并未改变,一次民主实践就此落得一地鸡毛。
F小区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小区,一所很好的小学就在小区的东南角,一些家长送孩子时喜欢穿F小区而过。这样一来,很多业主有意见了:进进出出会不会存在安全风险?会不会影响小区环境甚至房价?业主们越说越激愤,几个业主说了几句“不同的话”:咱们是不是考虑一下孩子们的感受,外头绕一圈太远还不好走;可不可以让家长办个实名卡,进入验证……没料想话刚出口,招致一片谴责:你怎么胳膊肘往外拐?由于业主群里都是实名房号,后来还有人几次摁门铃谩骂。一来二去,群内再也没有人敢有“不同声音”了,“维权派”彻底占领了言论高地。
这两件事,一个是少数人践踏了多数人的利益,一个是多数人剥夺了少数人的话语权,但实质是一样的,最终占得上风的都是有暴力倾向者。这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一个自诩高端的社区,一群能接受不菲价格买房的业主,住进现代的楼房社区里之后,为什么没有能力用现代文明的方式,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这种矛盾?为什么都是蛮横一方占据上风,理性、宽容、善意一方被打到尘埃里?
追根溯源,恐怕还是要追到“责权利”三个字上。在现实生活中,责任、权利和利益的边界,常常太过模糊、混沌。个体迷信亮肌肉亮嗓门,放纵粗言暴语;机构则迷信“见风使舵”,盯着风向走,不得罪强势一方,能推卸掉责任尽量推卸掉;善良理性的人,试图以沟通、理解等方式解决问题,却踏不上轨道,只能闭嘴……
譬如前面的两件事,既然问卷结果是“同意开”,就应该张榜公布,在道理上占领制高点。如果还出现上门滋事、锁人家门的行为,就应该请警方介入。唯一的问题就是,物业到底敢不敢担负这种责任,会不会因为怕恶人、怕麻烦而当缩头乌龟?如果认为有家长“借路”威胁到小区安全,可以主张采取措施规避,但网上侮辱乃至上门谩骂、威胁持不同观点者,这种行为不也越了界限吗?
随着社会发展,我们看到人们对个人权利的诉求越来越积极,对个人观点的表达越来越强烈,这是一种民主观念的进步,令人欣喜。但也应看到,现代社会中的合格公民,不应只知自己有哪些权利,即哪些行为是允许的;还应该清楚权利的边界,即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同样,现代社会中的各个部门,上到政府机构,下到物业、村委会等,也应该知道民众拥有哪些权利、自己应该履行哪些责任,否则,人们表达诉求时就会不断出现过激言行,就会纵容极端暴力情绪。
“亮拳头、说狠话、秀肌肉”这套逻辑,离现代文明的民主、协商与法治逻辑,显然相去甚远。说它是粗野蛮横的“丛林逻辑”,也不为过。社区生活,是离每个人最近的终端,是离每一个业主最近的民主生活。我们能建起高大上的楼房与社区,俨然一个文明的国度,却任凭丛林法则蔓延充斥我们的生活,这是莫大的悲哀。
编辑:梁霄
关键词:亮拳头 丛林 逻辑 小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