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政协协商
用爱,补上最后一道“鸿沟”
全国政协“无障碍环境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综述
人民政协网北京6月9日电(记者 汪俞佳)对有些人来说,一个台阶就像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出趟家门如同经历莫大的考验,坐个公交可能是从未想过的尝试……
这些人是谁?8500多万残疾人、2亿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量伤病人员、妇女儿童以及其他有特殊需求的人。
没错,这一特殊群体,正是我国目前无障碍环境建设运行面对的庞大服务对象,是一直以来让全国政协领导集体和委员们牵挂于心的人,也是全国政协“无障碍环境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议题的“主角”。
8日下午,全国政协礼堂金厅,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双周协商座谈会。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同志、部分全国政协委员、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围坐一起。面对特殊群体、特殊议题,与会者坦诚直言,情真意切,会议在热烈而温暖的气氛中进行。
监督体验思考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无障碍建设冲出了起跑线,以法律法规为引领,无障碍标准体系不断增加和完善,城市环境无障碍、信息无障碍、服务无障碍的水平不断提高。不过,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仍然要看到,面对数以亿计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的日常出行和生活,无障碍环境建设运行还有尚待改进的地方。
去年10月—11月,全国政协将“无障碍环境建设运行情况”作为年度重点视察和重要民主监督活动之一,采用“一题双团”模式,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王家瑞分别率领视察团赴江苏、海南两省开展视察。今年2月,卢展工副主席再次率领全国政协调研组赴上海、北京等地继续开展调研,进一步了解目前无障碍环境建设运行的诸多困局,商讨破解良方。
为什么要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
委员们认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把它作为视察主题,是“小切口,大文章;小群体,大民生;小环节,大关键”,全社会要对无障碍环境建设进一步提高认识,真正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委员们同样表示,要真正把无障碍环境建设成为科学管用、健康运行,对全社会有特殊需要的人群都大有裨益的系统工程。从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高度推动残障事业发展,让弱势群体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无障碍环境究竟为谁而建?
很多人的理解更多是从残疾人权益保障的角度思考,其实不然。那些终年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身怀六甲的准妈妈、婴儿车里的小宝宝、随着年龄增长腿脚渐渐不听使唤的祖辈父辈们,包括现在及以后的我们,都是这一建设的受益者。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无障碍的内涵和外延已经扩大?!闭馐鞘硬斓餮幸潦汲稍泵切闹性缬械墓彩丁?/p>
由此可见,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小切口”,但绝不是小问题。
视察调研,是监督之行、体验之行,更是思考之行。每一位委员都深入一线实地察看,设身处地从特殊人群的实际需求出发,亲身体验尝试,换位思考。
在南京小红山汽车客运站,委员们模拟体验了残疾和行动不便人士进站、购票、候车、乘车的全过程;在三亚凤凰机场,委员们一下飞机就立刻视察机场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上海市图书馆视觉障碍阅览室里,委员们体验了视障朋友通过语音设备自由上网浏览的便利;在北京电视台,委员们呼吁媒体肩负起社会责任,积极宣传残、老、病、妇、幼等困难人群无障碍环境的理念……一次次的体验,一遍遍的追问,委员们细致的工作作风不但得到地方有关部门的交口称赞,也让大家对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提出的意见更加具体。
更难得的是,紧密的行程间,视察团和调研组利用晚上时间召开了多场内部讨论会,在思与辩中达成共识。委员们一致认为,无障碍环境建设涉及残、老、弱、病、孕、幼等群体,属于小群体、大民生。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各级政府对无障碍环境建设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做到政府主导、标准引领、法律保障、规划先行。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范围内进一步营造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
无障碍环境要“建”“管”并重
近年来,无论是调研报告、大会发言、提案,还是视察、走访、调研,全国政协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关注和呼吁从未间断。这份持续关注与殷切关爱,不仅将议题摆到了双周协商座谈会的桌上,也进一步表明社会各界对无障碍发展的全面认同和重视。
“目前,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不系统、不规范、不实用?!比闭旁笪踉谧富嵘狭芯俪鏊钪泄鄄斓降那榭?“有的车站售票大厅、部分银行网点等公共服务窗口单位没有设低位服务柜台;有的办事部门无障碍停车位间距不够等等,这些问题给残疾人出行、参与社会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p>
不可否认,诸多细节上的不足,成为了无障碍环境建设运行的短板。补齐这些短板,需要从每一处设施的工程改造开始?!?998年3月我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提交的第一份提案是《关于在机场、车站、码头建设无障碍设施的提案》?!比闭藕5鲜且幻宀屑踩耸?她对无障碍建设的重要性感受更加深刻。
“目前全国还有354万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需要进行无障碍改造,而中央财政投入远远不足?!闭藕5舷M?能够建立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补贴制度,这是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爸贫ㄎ拚习肪潮曜家展氏冉际鹾屠砟?要有各类残疾人参与,遵循实用、易行、广泛受益的原则,制定标准。”
“农村无障碍设施建设尚未系统开展,家庭无障碍改造也刚刚起步?!钡餮泄槔?全国政协委员王天戈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他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了农村。王天戈建议,从完善、落实农村无障碍设施建设政策入手,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定重点人群和重点项目,提升改造内容和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蔡达峰认为,从消除人的“行动障碍”需要出发,无障碍工程建设要面向大众,形成常规。建设内容、标准和范围要强调通用性和开放性。新建和改建项目要同等对待,在新建中不欠账,在改造中还老账。
“盲道,让盲人更盲”,看似调侃的一句话,实则是当前我国许多城市盲道被随意占用乱象的真实写照。委员们深知,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建设设施只是前提,能保证其正常使用才是关键。为了帮助特殊群体补上最后一步的“鸿沟”,委员们一致认为,要完善无障碍设施管理工作机制,定期部署专项督查,及时发现整改问题。要加大城市监管和行政执法力度,对占用、损坏和管理失职的要严格依法追究责任。
建设无障碍环境,法律作用不可或缺。2012年,我国颁布实施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没有无障碍建设专门法规的情况?!敖ㄒ樽ソ舳匀鞯胤健⒏鞑棵?、各有关单位贯彻落实《条例》情况开展一次大检查。”结合视察时发现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姜伟新表示,各地要学习北京、上海、广东等17个省市的做法,尽快出台本地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地方性规定,明确新建设施的建设要求。各有关部门要立即研究建立工作联动机制,推进《条例》落实。
创新发展理念提升社会参与
从当前来看,“无障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包容性的理念。座谈会上,多位委员也提到,今天的“无障碍”已远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建筑设施领域,涉及科技研发、城乡建设、医疗卫生、教育培训、文化传播等各个方面。
“不过,由于认识理念的不足,‘无障碍’常常处于被遗忘的角落,尤其是在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型期,从政府公共服务的角度,一定要转变对无障碍发展的认识?!痹谇寤笱Ыㄖг涸撼ぷ┟艨蠢?无障碍环境建设需要创新,“应当加大力度支持无障碍新型智库的建设和相关领域人才培养,增加财政支持和科研投入,促进成果转化,提升无障碍建设的科技含量,让无障碍创新发展成为建设小康社会、民生改善的重要抓手。”
“与物理环境障碍相比,信息无障碍的发展现状与老年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需求差距很大?!倍啻尾斡氲餮械娜薄⒅泄辛敝飨跣孪苡凶爬嗨频挠锹?因为工作的关系,他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残疾人。有关调查显示,截至2015年我国共有政府网站85890个,但2013-2016年中国政府网站和社会网站无障碍符合标准的仅有3000个?!敖ㄒ榧哟笳⒐卜窕雇疚拚习ㄉ韬透脑炝Χ?方便残疾人浏览信息和实现网上办事?!蓖跣孪鼙硎?。
“有的聋人家属反映看春晚时,当出现小品、相声等语言类节目,家里就换台,原因是看到现场观众和家人大笑时,有听力障碍的聋人却不明所以,既尴尬又让家人难受?!弊魑蹈捶矫娴淖ㄒ等耸?全国政协委员龙墨在会上分享的“小插曲”引起委员们的共鸣。
信息无障碍涉及多方面。对残疾人来说,电视是他们了解国内外大事、联系社会的重要载体之一?!跋M泄夭棵拍芄患忧亢屯晟菩挛拧⑾殖≈辈サ耐阶帜还δ?手语同步功能?!绷ㄒ?。
“我们还可以鼓励企业开发面向残疾人的智能家居系统,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家居上的应用,让残疾人的家居生活更加方便、舒适?!苯谓庸安?他进一步建议,将人工智能技术纳入信息无障碍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并尽快建立相关技术支撑体系,指定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负责监督标准履行。
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来说,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而全社会参与才是根本?!按拥鼻袄纯?无障碍的发展主要以政府推动为主,社会参与远远不够?!被嵘?多位委员在讨论中均提出这一问题。以家庭无障碍改造为例,我国目前有三百多万残疾人家庭需要进行无障碍改造,如果再考虑两亿老年人居家养老的要求,未来家庭无障碍改造呈现出量大面广、多样差异的特点?!坝纱丝杉?无障碍发展既应当坚持政府决策、引领、扶持、监督的定位,又应当推动广泛的社会参与,完善参与机制,建设参与平台,扶持公益组织?!?/p>
作为全国政协福利保障界委员,刘雅煌感触良多,他特别希望,除了残联以外,能够进一步发挥其他社会组织在无障碍参与标准制定、监督项目施工等方面的作用,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
刘雅煌委员的观点得到与会者的一致认同,委员们纷纷呼吁,要积极营造“建设无障碍,方便你我他”的良好社会氛围,开展无障碍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宣传,提高全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让所有人携起手来,用关爱和包容帮助特殊人群解除“小障碍”,让世界多些温情,多些便利。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无障碍 建设 环境 全国政协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