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高考的“进化”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题:国际视野下的中国高考的“进化”
新华社记者郑汉根
今年是中国高考恢复40周年。40年来,高考制度为中国选拔无数人才,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高考制度和中国学校教育也正在不断“进化”中。
一方面,毋庸讳言,当前的中国学校教育,还面临素质教育不能很好落实、学生学业压力大、缺乏世界顶尖人才等问题?!拔裁次颐堑难W苁桥嘌怀鼋艹鋈瞬??”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仍在拷问中国教育。
另一方面应该看到,中国的教育和高考制度,在不断反思中逐渐完善。让高考制度更加全面反映考生真正素质和水平,改变“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等广遭诟病的做法,是当前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今天,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考生迎来首次“新高考”,包括“两依据、一参考”、外语考两次选最高分等新尝试。
实际上,“新高考”中的一些做法,就吸收了教育发达国家诸如“考多次取最高分”等有益经验。
看看不少高考和教育制度的“他山之石”,也许能让我们“脑洞大开”:欧洲有些国家没有“高考”,可凭高中毕业文凭上大学;美国考生每年可考多次,以成绩最好的一次申请大学,学生还需要自己写自荐信申请学校;法国的高考作文题充满“哲学范儿”……国情有别,我们无法照搬他国的方式,但其中一些人性化的做法、重视学生独立思考性等方面的设计,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国教育的人性化、科学性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有关高中生学习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高中教育越来越多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体验式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在增强。
当然,真正打造“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中国还需要不断“进化”。例如,在破除“唯分数论”之后,如何科学评价学生综合素质,需进一步探索;在大力提倡创新和工匠精神的背景下,全社会无疑应该给予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教育更多重视等等。
这些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其背后依靠的是大量高水平人才。作为培养和选拔了大量人才的中国学校教育和高考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要与教育发达国家并肩,更需要坚持教育改革前行的步伐。
立足自身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借鉴世界有益经验,相信中国高考制度和学校教育水平将会继续提升,为中国、为世界培养更多可用之才。(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国际视野 中国高考 “进化”
 
       
 

 球迷风暴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