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美术考级培训 :到底是坑爹 还是坑娃?
问题
昨晚收工之后看到了何韵兰老师发表在《中国美术报》上的一篇文章《少儿美术考级:荒唐何时休?》
“有朋友求助,说他6岁的孩子,从小非常喜欢画画,但在进考级培训班半年后,开始拒绝画画。我一看他进班前后的作品,就知道问题所在:是典型的模式化考培(烤焙)的结果。帮他转了学,两次课就恢复了绘画兴趣,画得生龙活虎,创意小宇宙大爆发——有如得到徐悲鸿的亲临指导。这类社会现象很普遍,全靠家长辨识。问题在于,这位家长是教育宣传部门的骨干,“半专业人士”在这个问题上,都会走入误区,可以想象,一般人对儿童美术教育的认知是什么水平。
遍地开花的考级培训机构巧立名目,费用不断扩大,收益方层层叠叠,外围与内围,皆赚得盆满钵满。当教育也成了一项生意,考评通过的首要满足条件便是费用——这种考级“体系”,不但与公民素质的要求对立,和国家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也直接伤害、干扰了那些默默耕耘于艺术教育的机构与老师。美术考级的泛滥——主张艺术教育以功名为航标、聘金钱当推手——蒙蔽的是人云亦云的家长,危害的却是天真无邪的儿童。
早在2011年,60多位专家和政协委员就联名提案交全国政协,建议取消少儿美术考级。据我所知,文化部相关领导也不赞成考级,各地教育界,反对考级的声音,亦前赴后继,始终未歇。广东省教委曾明令规定,反对14岁以下的儿童参加考级,禁止带着“规范化”的幌子,去干预少年儿童的创造力。教育部更是直接强调,儿童画不考级,考级不许加分。
美术创作具有原创性、多样性、个性的特点,尤其是少年儿童美术,更不能要求千人一面?!安悴慵勇?、有模有样”的美术考级制,对艺术本身而言是荒谬的,对孩子艺术感是一种扼杀,对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束缚。
然而,少儿美术考级能如此大行其道,归根到底,还是利益使然——考级已然形成一个庞大有序的利益链条,反对考级的单位和老师反而会遭到孤立,以至于清醒的领导也难下决心——给人一种错居然也有些道理的荒谬感。
好在,也有坚持“正确”,不搞荒谬的榜样——广州少年宫美术学校就曾拒绝25万元的分成费。时至今日,考级仍在漫延,甚至有人还想打“中国特色”的牌,登陆“国际市场”。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已经是很大一批人和单位的生财之道。”
————著名画家:何韵兰
上面的事情,让我想到我的一个朋友家里孩子,他们夫妻二人都是政府公务员,大儿子起初因兴趣使然学钢琴,他们也很支持,一段时间之后,孩子却开始厌学。夫妻二人轮流监管,孩子不练就会挨打,练不好还会挨打。练琴的欢乐日却变成了受难日。
“你看着我可爱,我看着你可怕?!?/span>
这对夫妻并未及时找到原因——不像何老师文章中那位家长。那位家长用孩子更易接受的方式,调动其积极性,非常好。但这却为中国家长的一种普遍缺失——“只要我认为是为你好,不管你是否喜欢、是否接受,都必须执行?!?/p>
核心问题
1. 美术课的课时从初中开始就被“更重要”的科目霸占,造成现今中国文盲不多,美盲遍地。全民美育的不足,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赶上发达国家水平。
2. 纵然美术考级培训班说得天花烂坠,但家长不买单,它也没有生命力。
短期看,它依旧有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
解决方式
第一,忘记自己比孩子更有经验,尊重孩子的感受。以此为前提,才能感受到孩子的真实需求。一定要顺着孩子的天性和天赋,用他们容易接受的方式,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及时对阶段性进步给予鼓励。若出现问题,则应该用平和的心态去沟通,助其建立自我认同感与自信心。届时,孩子定会勤学苦练。
第二,给予孩子试错的机会,家长一定要摒弃“赢在起跑线上”的错误观。要告诉孩子,人生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起点和中途领先或落后,都是暂时的,后劲足才是王道。不要扑风捉影就坚信自己找到了证据,认为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以我近10年浅薄的美术圈工作经验来讲,绝大多数画家从小就喜欢绘画,家长也给其创造了条件。其中一位画家,从小在墙上画画,但他的父亲不仅不指责他,还很支持:每过一段时间重新粉刷家里的墙壁。时间久了,他也不忍心总是辛苦父亲,便开始认真地在纸上创作了。
第三,防忽悠大法——别偷懒,快速奏效的多是弊大于益的。
化肥超标的果蔬长得快,却容易伤身;
有的人,拿泻药当减肥茶喝,那并不会让人变瘦,反而会让人更加难受(瘦)。
昨天下午我刚刚去参加中国艺术权利榜10周年的颁奖仪式,两位获奖嘉宾,一位是策展人,他说自己像贫下中农一样干活;另一位是做自媒体的大学老师,他也说自己经营得很苦逼。我从官媒的记者到自媒体工作者,压力翻了好几倍,对此深有体会。
作者徐小伧出席中国艺术权利榜十周年颁奖典礼
世界上没有快速成功的法宝,一切都需要脚踏实地,干出来。
所以,对于标准化、流水线的美术考级培训,家长只要记住,招生老师即便说得天花乱坠,也不能保证我家孩子入学后只占便宜不吃亏。如果它如此宣称,那这事百分之两百不靠谱。真正可靠负责的老师,绝对不会给予任何一个孩子,他一定会成功的保证,只会因材施教,引导孩子释放其创造力。
结语
现在社会上很流行关于心理创伤和原生家庭的文章,即3岁看到老。
我多次尝试去探究重口味艺术家的内心,发现很多问题发生在他们生命的初期。古今中外都有因为心理健康问题而自杀的艺术家。每一个身位父母的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走上那样的道路吧?
新生儿为什么要哭泣,因为其在出生前,被紧紧包裹在温暖安全的子宫里——对于他们来说那就是永恒。但突然被送到一个全新的世界——陌生的、干燥的、不再被紧紧“拥抱”着的——他们不适应。他们还不是一个“熟练”的孩子,没有安全感。
你是他们的唯一,请别让孩子在这个温柔和残忍并存的世界里,孤立无援?;顾且桓雒髅牡耐?,让他们能用美好的回忆,抵御一生跌宕起伏的考验。
关于美术考级培训,你愿意相信一个陌生的“专家”,还是自己亲手创造的生命?
编辑:杨岚
关键词:考级 孩子 美术 美术考级培训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