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中国航天将在未来五年内创多个“首次”
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在北京举行期间,记者采访参会人士,归纳中国航天事业将在未来五年内创造的多个“首次”
中国探月工程将在今明两年连续“蟾宫折桂”。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吴燕生说:“2017年年底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实施月球无人采样和样品返回地球。2018年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
如若顺利,“嫦娥五号”将是人类在本世纪首次“取回月壤”,“嫦娥四号”将是有史以来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吴燕生透露,将开展载人登月概念研究。
面向“2022年左右中国空间站建造完成”的目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好戏连台”。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说,将在2019年底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空间站的核心舱,此后还要发射“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及实验舱I和实验舱II,在此期间将进行4次以上载人飞行。
谈及“空间站时代”的“角儿”,杨利伟说,不仅将在2017年扩大航天员的选拔范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未来普通人去空间飞行不是大问题”。
中国计划于2020年7月前后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火星探测器直接送入地火转移轨道?;鹦翘讲馄餮埠椒尚性?个月后将被火星捕获,一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三个目标。
“我们还在开展火星采样返回、小行星探测、木星系及行星穿越探测等的方案深化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将适时启动工程实施。
中国空间基础设施也将从当前的“初步构成”到“建成完备”。
迄今为止,中国已发射346颗卫星,拥有实际在轨运行卫星140颗。其中通信卫星波束覆盖全球约70%的陆地面积,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成运营,遥感卫星形成系列化发展和业务化运行。
吴燕生说,计划在2020年全面建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同时发射超大容量宽带通信卫星、静止轨道微波探测卫星、海洋盐度探测卫星等,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他说,自主研制的商业遥感卫星系统首组两颗“高景一号”已在2016年发射入轨,将在2022年前后建成“16+4+4+X”商业遥感卫星系统并提供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空间科学卫星家族即将“再添新丁”——“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
中国空间科学事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从初期利用探空火箭、气球等载体开展高层大气探测,到累计发射24颗返回式卫星进行大量空间科学实验,直至“十二五”期间空间科学研究水平大幅提升,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实践十号科学实验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相继成功发射。
据介绍,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有望在国际上首次系统性地获得银河系内高能天体活动的动态图景,发现大量新的天体和天体活动新现象。
“中国航天将更好地与世界航天开展交流合作?!比蚝教焯剿鞔蠡峁餐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雷凡培向各方发出邀请,希冀增进互信,共同探讨世界航天的发展前景。(中新社记者 张素)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中国 航天 卫星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