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葛饰北斋、蒙德里安、席勒等大型回顾展在欧洲亮相
今夏,在博物馆追溯大师足迹
最近,包括 《神奈川冲浪里》《凯风快晴》 在内的总计110幅葛饰北斋经典画作集结在大英博物馆,让人们一睹这位日本艺术大师与欧洲甚至世界艺术的关联;拥有全球最多蒙德里安作品的海牙市立博物馆开出“发现蒙德里安”特展,破天荒展出与这位荷兰艺术大师相关的全部馆藏———300来件油画及手稿;维也纳阿尔贝蒂娜博物馆和利奥波德博物馆不约而同举办纪念席勒的特别展览,展现了这位奥地利艺术大师短暂却精彩的艺术人生……这个夏天,不少致敬艺术大师的大型回顾展正在登陆欧洲的知名博物馆。

到伦敦寻找葛饰北斋的惊涛骇浪
近期大英博物馆迎来“葛饰北斋:巨浪之外”特展,集结呈现日本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生命最后30年创作的110幅堪称经典的画作。说起葛饰北斋,知道的人或许不多,然而说起他那幅名为 《神奈川冲浪里》 的巨浪图,几乎无人不晓。大英博物馆用以串起世界史的100件文物中就有它。欧洲的博物馆轰轰烈烈回溯葛饰北斋的艺术足迹,不是没有缘由的。葛饰北斋更像是一位属于世界的艺术家。自19世纪五六十年代他的浮世绘从日本传播到欧洲,其前所未有的画风对梵高、莫奈、德加等人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认为有力地推动了印象主义运动。
葛饰北斋高寿,活到了90岁。早年,他仅仅是依靠销售印刷版画和绘制大量插图为生的商业画家,几乎60岁以后才真正打开声名,凭借对日本各传统流派风格、中国画画风、西洋绘画技巧的巧妙融合,自成一派。奠定葛饰北斋艺术地位的是初版于1831年的 《富岳三十六景》,描绘由日本关东各地远眺富士山时的景色,属于浮世绘中的“名所绘”。富士风景各个角度的形象特征及瞬息间的微妙变化,都被葛饰北斋捕捉进这一系列版画中。其中最为知名的是 《神奈川冲浪里》和 《凯风快晴》。此次这两幅作品都在大英博物馆展出之列。此外,如 《年终盘点》 《罂粟》 《飞越边境的吊桥》等描绘日本市井生活、动植物等的风景画,《百物语之小幡小平次》 等以日本神灵和鬼怪为主题的画作,以及艺术家83岁时完成的自画像,甚至去世前完成的最后一幅画作 《富士越龙》也都一一与观众见面。这些作品无不显出独特的感染力,在突破纯平面装饰效果的同时,显示了简练的艺术表现手法,让人在享受自然之美之余也得以一窥江户时代的人文风貌。
到海牙寻找蒙德里安的格子风潮
近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蒙德里安作品展“发现蒙德里安”登陆荷兰海牙市立博物馆。这家博物馆拥有全球最多的蒙德里安作品,此次也破天荒展出馆藏的蒙德里安的全部300来件油画及手稿。如此大张旗鼓,为的是纪念艺术史上的风格派运动问世百年。1917年,追求艺术抽象和简化的风格派运动从荷兰蔓延至整个欧洲,其中的领军人物正是蒙德里安———继梵高之后荷兰最负盛名的艺术家。这样的美学思想曾经渗入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等诸多领域,尤其对现代建筑和设计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仅以设计界为例,自从1965年圣罗兰设计出一条“蒙德里安式”鸡尾酒礼服裙后,每隔几年,时装界总会涌现出致敬蒙德里安风格的追随者。
蒙德里安的画辨识度太高了,简而言之,就是格子画———不画实物,而把绘画语言限制在一些最基本的因素上,比如直线、直角、红黄蓝三原色、白灰黑三非色。在这位艺术家看来,艺术应该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他的格子画尽管简单,却被认为创造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秩序与均衡之美,透过那些直角仿佛可以静观万物内部的安宁。除了画作,此次蒙德里安作品展还特别展出了他的私人物品,比如他所收藏的爵士唱片。爵士乐对蒙德里安的艺术风格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他一生中最后的作品即取名为 《百老汇爵士乐》,也标志着蒙德里安艺术生涯的最后一个新发展,以无数小色块组成的彩线结构和跳跃其间的小块面取代此前惯用的黑色网格和大的色块。这样的作品快乐、明亮、生机勃勃,既像是充满节奏感的爵士乐,又仿佛夜幕下街道上闪烁的灯光。
到维也纳寻找席勒的生命孤寂
明年是奥地利表现主义艺术家埃贡·席勒逝世百年,维也纳阿尔贝蒂娜博物馆和利奥波德博物馆纪念席勒的特别展览近日不约而同地启幕。在28岁的短暂一生中,席勒以锋芒毕露的绘画才华留下一批惊世骇俗的艺术作品。他那些有着神经质般线条和强烈对比色彩的画面,留下了一个时代人们心理与情感的痕迹,那似乎是一战前人们隐隐感到的疑惑、无助与挣扎。时至今日,席勒的作品依然可以震颤观者的内心。
此次阿尔贝蒂娜博物馆展出了席勒的160幅水彩画和素描,集中呈现他以生命孤寂为核心的艺术创作。拥有最完整席勒油画收藏的利奥波德博物馆,此次则以“埃贡·席勒:自我厌弃与自我指涉”为主题,通过时间线索呈现席勒的艺术历程。对照两个展览,人们可以完整了解席勒的艺术人生。席勒16岁时被享有盛誉的维也纳艺术学院录取,没过多久就引起了维也纳分离派领军人物克里姆特的注意。作品有着鲜明装饰性的克里姆特也的确深深地影响了席勒早期的作品。当席勒被视为克里姆特的接班人时,他却渐渐开始摆脱老师的象征主义套路,转而开始从表现主义画派中汲取养分,比如蒙克作品中那扭曲的恐惧和惊悚曾让他无比惊异。人们不难察觉,自身情绪的表达在席勒后期的作品中占据了相当的分量。
编辑:杨岚
关键词:大英博物馆 博物馆 席勒 作品 博物馆追溯大师足迹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