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违规探险,折射规则意识淡漠
这几天,“驴友违规探险,救援费该谁来承担”的话题再次引发网友的广泛关注:今年6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的《安徽省旅游条例》规定,在禁止通行、没有道路通行的区域,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违反规定开展风险性较高的旅游活动。违反前款规定发生旅游安全事故产生的救援费用,应当由旅游活动组织者及被救助人相应承担。
如今,随着社会价值的多元化,“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文艺范儿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不少“驴友”率性自由行,也的确给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来,因为违规探险,进入禁止通行风险较高的区域活动,由此使自己陷入危险情境的现象也不时出现。针对险情,相关政府部门全力救援,对救援部门的辛勤付出,社会不应只有感动,还应反思如何管住“驴友”的任性行为。
就政府的职责而言,当公民遇到危险陷入困境需要救助时,提供必要的措施积极救援,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是政府相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对于公民个人来说,即使是因为违反相关规定发生了安全事故,其人身、财产安全遇有危险时,也有请求政府部门救助和?;さ娜ɡ?,相关部门也有责任给予援助。
不过,政府的责任并不能成为公民个人任性的理由。每一次救援,都会耗费大量的公共资源。针对野外救援,就有媒体算了一笔账:交通、通讯、饮食等费用都是必须要花的,救援队员使用的装备往往非常昂贵,遇到特殊情况,工具使用一次就要淘汰;有时救援不能马上进入出事的区域,需要住宿;出事地点往往人迹罕至,救援队员救援时还承担巨大风险。政府实施救援的背后,是社会公共资源的支撑。部分游客明知有危险,仍然违规“自陷险境”,如果都使用有限的公共资源对这种违规行为买单,对广大公众则有失公允,也不利于公共资源合理使用和有效?;?。
事实上,许多“违规探险”背后往往是其规则意识欠缺和淡漠的折射,比如不顾景区危险标识强行进入,比如为了逃避门票选择小路上山,尽管风险和危险都显而易见,许多当事人都心知肚明,但仍刹不住不守规则的车,归根结底是当事人存有侥幸获利的心理——“破坏规则能获取利益?!?/p>
破坏规则就要承担相应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管住任性者,让社会运行更为有序。从法理上讲,权利和义务相一致,权责对等是法律的基本原则。遇到险情,能获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救助,是每一位公民的权利;相应地,遵守法律和各项规章制度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让遵守规则者受益,让破坏规则者担责,这是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只有让任性者付出相应的代价,理性才能成为一种自觉选择。我们要为《安徽省旅游条例》的相关规定点赞。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救援 违规 探险 折射 意识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