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劣质零食当正餐 农村儿童吃出“豆芽菜”体形
学校周边的小卖部、小摊点兜售三无食品现象较为常见。记者近期在一些农村地区采访时了解到,这些不起眼的小卖部、小摊点,正成为损害农村儿童健康的“窝点”。
广西西部某县一家乡镇小学附近,开着3家小卖部。记者走进其中一家,看到里面摆设着一些家庭日用品、学生用品及食品。在一排货架上,满满当当放着包装抢眼的辣条、膨化食品等,不少食品印制着“片片香”“渔多多”“酸溜溜”等名称和图像。不少食品包装袋上除了厂址和电话,再无其他产品信息。
记者在广西西部地区一所乡村小学采访时,正赶上学生放学,校门外站着不少接送孩子的老人。一位老人说,孙子平时会买些辣条、薯片等零食,有时候甚至要吃完零食才肯去上课?!疤鲜γ撬?,这些零食有的是垃圾食品,对孩子健康不好,自己教育多次,但孩子们都听不进去?!彼?,每次来接孩子,其实也是为了监督孙子。
劣质零食大多属于三无产品,且营养元素严重不足,但在添加剂帮助下却异常“美味”,不少儿童越吃越上瘾、越吃越重口味,有的儿童把零食当作正餐吃,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贫困农村地区儿童出现“豆芽菜”体质。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有14岁以下的儿童2.21亿,农村儿童1.4亿。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彭亚拉认为,我国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面临着严峻的饮食健康问题。
首先是劣质零食流向农村,儿童遭祸及。调查显示,由于监管存在困难,不少属于三无产品的劣质零食流向农村,农村销售的辣条、冰棒类零食卫生状况堪忧,接受调查的小学生中,45.68%的学生表示有过因吃零食导致身体不舒服的经历。
农村儿童由于缺乏良好监护,加上经济条件限制,常常吃便宜的劣质零食。他们最喜欢吃和最常吃的零食为“辣条”、冰棒、碳酸饮料等。
其次以零食代替正餐,且用餐不规律。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旭东介绍,研究中心曾对全国6个省的12个县农村儿童进行问卷发现,部分农村儿童的饮食习惯较差,相比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问题更为突出。从调查数据来看,有三成留守儿童没有吃早餐的习惯,比非留守儿童高3个百分点;有4成多留守儿童曾用零食代替吃饭,比非留守儿童高5个百分点。
第三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不洗手、脏手吃东西,这在农村地区仍较为常见。由于受生活条件限制,不少西北地区的孩子平时很少喝水,有些孩子则直接喝生水?!白钊梦颐浅跃氖?,不少孩子们用非食品级的塑料袋装馒头或者包子,甚至用五颜六色的塑料袋装着食物直接放到蒸屉里面加热,这样下去,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损害。”彭亚拉说。
针对当前农村地区儿童健康问题,有专家、基层干部和群众建议,一要高度重视农村儿童零食安全卫生问题,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打击劣质零食生产源头的力度。二要强化儿童营养与食品安全学校教育。三要加大农村学校厨房建设,改善学生的用餐条件。
让人欣慰的是,农村儿童饮食健康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记者日前在广西百色市右江区、田阳县采访时了解到,农村学校内开设的小卖部已全部被取缔,“小卖部一般由社会承包,他们为了创收,经常售卖三无食品,管理起来很麻烦?!碧镅粝啬锹蛑行男⊙3ぬ肪?。他同时希望,能加大对校外小卖部的治理力度。
记者在田阳县那满镇中心小学、右江区阳圩镇中学看到,食堂内都收拾的干干净净,且配备了消毒、冷藏等设施,且每天的食谱均不一样?!拔煤⒆用墙】狄?,我们也是变着戏法安排饭菜,目的就是为孩子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营养搭配?!毖糅渍蛑醒3ち指G?。记者 吴小康 徐海涛
编辑:梁霄
关键词:劣质 零食 农村 儿童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