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广州日报:让儿科专业成医学院校新宠
今年,全国20所高校将恢复儿科本科招生。这段时间,西南医科大学儿科专业的老师们正在做好教学、后勤等各项准备工作,以迎接恢复儿科本科招生后的第一届新生。
和“全面二孩政策”一样,20所高?;指炊普猩且怀 凹笆庇辍保行Щ航饽壳岸埔缴倘敝教?,是二孩父母们的福音。此前,教育部为拓宽专业面,不再直接招收儿科本科生,到研究生阶段才细分儿科专业。到2016年7月,只有中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8所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专业。研究生之后才细分儿科专业本来是高标准、严要求,政策设计初衷无疑是好的,出人意料的是,由于儿科医生职业风险高、薪酬待遇低,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儿科的积极性并不高,导致儿科医生短缺逐渐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儿科医生这个“池子”,流入水量本来就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再加上一些儿科医生选择转行、辞职,导致“池子”水位更低,医院儿科普遍喊“渴”。因为招不到儿科医生,有的医院甚至出现了儿科停诊限诊的情况。针对这种现状以及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社会上不断有声音,要求高?;指炊票究普猩?。去年,国家卫计委发布了由六部委共同制定的《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意见》作出回应,制定了到2020年累计招收培训儿科专业住院医师3万名以上的目标。其中还提到“儿科专业重开”,招生高校要从8所增至39所。
为儿科医生培养作顶层设计,在高校中恢复儿科本科,算是对过去的纠偏,必将产生正面效应。儿科本科专业恢复了,有供就有需,就会有学生选择进入,人各有志嘛。更重要的是,前面还摆着一个重大的政策利好——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未来社会对儿科医生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儿科专业就业前景良好!对许多家长、学生来说,就业前景仍是一个重要的导向。事实也是如此,譬如,山东中医药大学去年首设儿科方向招生计划,中医学八年制儿科、五年制儿科全部招满。该校表示,儿科方向专业受欢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就业前景好。
必须指出,只往“池子”注水,未必能够保证“池子”水位不断上升,儿科毕业生进得了还要留得住,否则不免事倍功半。我们不妨看看“留人”这一端,还有哪些掣肘因素需要直面。先看从本科生到医生这条路,在当下就布满荆棘,异常难行。就目前情况来看,毕业生想进三甲医院,除了药剂科、检验科等,临床医生学历要求至少是研究生,本科生想毕业直接进大医院几乎不可能,即便是目前医生最紧缺的儿科,亦如此。每前进一小步,都可能会让许多儿科本科毕业生望而却步。
再看儿科医生工作与待遇,哪怕不是行内人士也都知道,儿科医生压力大——儿童疾病通常起病急、变化快、进展迅速,医生与患儿沟通不畅,家长对疾病知识的不了解和对医务人员的期望值过高,都可能成为儿科医生的压力源。据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所作的一个调查显示,儿科医生的工作量是其他普通成人科室的1.68倍,但待遇却仅为其约一半。收入与付出的“剪刀差”,是儿科医生转岗、流失的重要原因。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即使人进来了,恐怕也未必能留得住。
儿科医生短缺是“并发症”,治疗也要多管齐下、综合“医治”。除了高?;指炊票究普猩挂鎏ㄏ喙鼐鸵狄颊?,理顺儿科本科毕业生进入医院的渠道,譬如,让儿科本科毕业生先到基层工作,使其较快成为正式医生;或者高校和大医院联合培养,本科5年毕业后先进入医院进行临床轮转。更紧迫的是,要理顺分配机制,让儿科医生的待遇与其劳动、价值相匹配,用待遇引人、留人。如此,儿科专业就会逐步成为医学院校的新宠。(练洪洋)
编辑:梁霄
关键词:广州日报 儿科 专业 新宠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