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伦敦再遭恐袭 西方反恐遇难题
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全球热点)伦敦再遭恐袭 西方反恐遇难题
新华社记者
恐袭再次在英国发生,这次发生在伦敦桥。从伦敦议会大厦汽车冲撞人群到曼彻斯特体育馆自杀式爆炸袭击,英国持续被恐怖袭击阴云笼罩。
伦敦怎么了?为什么又是英国?还有多少恐袭“在路上”?
【新闻事实】
当地时间3日晚,伦敦泰晤士河上伦敦桥附近发生连续袭击事件,警方将袭击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
英国警方说,袭击事件已造成7人死亡,3名嫌疑人被警方击毙。同时,一名警察在处理事件时受重伤。另据伦敦急救中心消息,约50名伤者被送往医院救治。
据目击者和现场记者消息,一名男子当晚驾驶一辆白色货车由北向南开过伦敦桥,货车在伦敦桥上突然转向冲向附近行人?;醭邓婧蠹绦幌蚵锥厍鸥浇牟帐谐。饫锞瓢闪至?。袭击者随后弃车,持刀刺伤多人,包括重伤一名警员。
英国将于8日举行大选。正在外地开展竞选活动的英国首相特雷莎·梅3日晚紧急返回伦敦首相府。她用“糟糕”一词来形容当晚发生的事件。
目前,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正在密切跟踪事件进展,尚无中国公民伤亡的报告。
【深度分析】
为什么又是英国?
首先,作为欧洲地区传统政治经济强国,英国难免“树大招风”,长久以来就是恐怖组织的袭击目标。伯明翰城市大学应用犯罪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伊姆兰·阿万认为,直接打击英国这样“更有价值的头号攻击目标”,对恐怖分子来说是“值得庆祝的事”。
其次,英国“脱欧”公投及其引发的政府变更、提前大选等连锁反应,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这可能也是英国成为恐袭目标的原因之一。当前英国恐怖威胁级别处于“严重”,意味着十分可能发生袭击。
此外,英国在反恐战争中紧随美国,积极参与伊拉克军事行动及随时准备轰炸“伊斯兰国”的姿态,也是英国成为攻击目标的一个原因。英国将自身定位为美国在欧洲的“亲密盟友”,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是第一个拜访他的外国领导人。
此间舆论认为,选前连续发生袭击事件将影响英国选民在“脱欧”、移民、反恐政策等问题上的立场,从而影响大选选情。
【第一评论】
还有多少恐袭“在路上”?
从巴黎到柏林,从曼彻斯特到伦敦,这一系列惨剧不过是近年来欧洲遭遇的恐袭事件的延续。
当下,有数千名极端组织“圣战分子”返回欧洲,他们既是令人恐怖的“定时炸弹”,亦是恐怖主义“传播者”,恐将培养出更多潜在极端分子。难民?;胍泼袢诤夏烟獾樱分尴氤沟紫就痢澳谏浴笨植乐饕逋?,需要刮骨疗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何以至此?找到欧洲恐怖主义产生的病根,方才可以开出有效的“药方”。除了反恐力量和手段需要得到加强之外,欧洲更应该从整体和根源性的角度,思考欧洲恐怖主义成因,找到综合解决恐怖主义的方案。
欧洲一些国家干涉性的对外政策应得到反思和调整;世界范围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应得到认真应对;世界需要更多的文明融合和包容。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恐怖主义已超越国界,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自应对。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命运共同体意识,创造共同安全,更紧密携手合作,应对恐怖主义。
【背景链接】
这是近3个月来,英国第三次因恐袭而震动。
3月22日,一名男子驾驶汽车在位于伦敦市中心的议会大厦附近冲撞人群并随后弃车持刀行凶,造成5人死亡、约40人受伤。
5月22日,曼彻斯特体育馆发生自杀式爆炸,造成22人死亡、59人受伤。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其制造了这两起袭击事件。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伦敦 恐袭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