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科普可走“混搭风”
今年5月30日是全国首个科技工作者日。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科学家不能在象牙塔里自我欣赏,科普是科学家的责任。
科普的意义,似乎不用多说。孩子们需要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好奇心,大众需要提高科学素养。素养高一点,诸如“抢盐防辐射”之类让人啼笑皆非的事就会少一些,类似“接通宇宙能量”的骗钱术也会少一点。
那么,为什么需要科学家来冲锋陷阵呢?因为权威。内行人不说外行话,某个领域内的事,沉浸其中的科学家是真知真懂,可以避免似是而非、鱼目混珠式的伪科普。
然而,科学家也有科学家的短板。人各有天赋,擅长搞研究的未必能说,擅长表达的搞研究不一定精深。不能奢求陈景润也是“超级演说家”,兼得的人不是没有,毕竟太少。
那咋办?也好办??蒲Ъ矣性?,但也不是将责任全推给科学家。关键在于给科学家找什么帮手,甚至建立混搭协作的联盟。
媒体是个好帮手。媒体人能将科学家专业的术语和表达,尽量“翻译”成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新媒体在海量传播上优势更突出,欧阳自远也说,一次互联网推广能抵他3年作科普报告的工作量。比如,饶毅、谢宇、鲁白3位科学家创立的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目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正如其发刊词中所言:“‘知识分子’的读者将涵盖热爱知识、应用知识者,不拘学历、行业……是欣赏知识和智力的人们”,新媒体正让科学加速抵达更多受众。
同时,科学家还可以和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嫁接,产生更多更新的科普形式。比如,浙江省科技馆和果壳网等合作,连续6年做一台趣味颁奖晚会“菠萝科学奖”?;窠毕钅渴峭ü蒲Ч餐迦峡傻目蒲谐晒?,但一定要翻译成大众听得懂、有兴趣的形式。比如,漫天大雨为什么砸不落蚊子?五千年前的国产啤酒什么味道?……给艰涩深奥的知识加上了容易下肚的糖衣。目前,他们出品的科学京剧《三堂会审伽利略》也在网上热传。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蔽颐怯Ω酶庸惴赫献试础⑶Х桨偌拼葱滦问?,让科学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科学家 科普 混搭风 媒体 科学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