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香港:繁华都市拥抱绿色生活
零碳天地位于九龙湾密集楼宇内,采用80多项绿色建筑技术。资料照片
香港公开大学的垂直绿化外墙,高达73米。公开大学供图
香港作为繁华、拥挤的大都市,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答案是:节能减废,拥抱绿色生活。香港的环境保育一直做得非常出色,而绿色生活则是在近20年才蔚为风尚,走进千家万户。
特区政府大力倡导环境?;?,一年投入经费几十亿,公益机构带头行动,民间各显神通,资源再生、低碳生活、有机食品、垂直绿化、天台花园……成为流行热词。更多的人在实践“绿活”理念,平日的衣食住行讲求节能减废?!奥袒睢比缤豢判切牵ソニ招?,亮了!
绿在区区 惜物减废
记者在港居住的宿舍,月度电费单如时钟一样准时寄到,上面印着提示:您用的每度电,二氧化碳排放量是0.78千克。
香港住宅用电采取分段计价,每户每月最初150度,每度只需0.688港元,之后从151度至300度,每度0.827港元,由此递增,1001度至1500度,每度达1.488港元,是初始电价的两倍多。如果每户每月不超过100度,电费九五折优惠。
为了节能减废,这个城市的“持份者”都付出了努力。官方民间,都在尝试新鲜的绿色生活方式。
回归以来,特区政府建筑物的用电量,已大幅减少,2015年施政报告进一步提出,5年内再减5%。
2013年9月特区政府承诺,在公务宴请中采用环保菜单,剔除鱼翅、蓝鳍吞拿鱼及发菜,之后不少公私营机构也跟进,宴请已经很少上鱼翅了。
2015年4月1日,香港全面推行塑料袋收费计划,覆盖全港逾10万个零售点,市民购物索取塑料袋,每个最少要付五角钱。对违法的商家,最高可???000港元甚至被检控。
处理垃圾废物,是城市治理的关键。据香港环境局资料,2015年全港共回收近203万吨的城市固体废物,在不同的地方进行循环再造。垃圾堆填区也尽量做到废物利用,开发沼气发电,用于民生项目。香港特区正在进行立法,将按照“污者自付”原则,对垃圾按户按袋,或按重量收费。
香港环境局制定的《资源循环蓝图2013—2022》提出,全港市民必须合力实践“惜物、减废”的环保新文化。政府的目标是,2022年前把城市的人均固体废物弃置量减少四成。
此事政府无法包办,于是推展“绿在区区”计划,逐步在全港18区设点,资助非营利机构来运营。
“绿在东区”就是其中之一。政府经公开招标后,交保良局运营,它的主要功能是推行环保教育,发展环保义工;提供回收车辆,到各社区收集可回收的物料,进行循环再造。
周六,王太太带着子女参加“绿在观塘”工作坊,学习“化废为宝”,利用厨余制作唇膏。孩子们兴趣很浓,家长们顺便带来有用物品作回收。
天水围的“绿在元朗”刚开办不久,聘用4名智障人士到住宅楼回收玻璃瓶、电器等。又设立“绿·续小店”,市民或拿来物品回收,或在站内做义工,参与者可累积分数,换领日用品。
香港政务司司长张建宗5月1日表示,堆填区的厨余弃置量,2015年比上一年每天减少258吨,“惜食文化”渐见成效!
点点滴滴 从小做起
香港环境局为宣导绿色生活而发布的指引,没有大话口号,注重从生活细节提醒市民:
购物,“想想你真的需要它们吗?”减少购买纸巾,改用手帕,少买即用即弃的尿布;储存足够的衣物才开洗衣机;用餐避免过度点菜,尽量购买时令和本地食材,减少过多包装、长途运输所造成的能耗;经常用电风扇代替冷气机;多走路上班,尽量不购买私家车;避免到海外出差,改用视讯会议以减少飞行引致的碳足?!?/p>
看来,绿色生活无处不在,人人做得到,多宣传推介,作用很明显。
在学校饭堂,每当校方认真推广惜食节约,厨余的数量都会明显下降。调查显示,香港九成学生会自备购物袋,超过六成学生每天沐浴时间在10分钟内,达到水务署倡导的“齐来省水十公升”要求。
生活中,人们吃有机食品、穿天然材质棉麻衣物、利用二手家用品、步行成为新风尚。有的绿色生活专门店不仅卖货,还为都市居民提供绿色生活解决方案,例如用火山石祛除异味,用天然杉木珠给衣柜驱虫,用医学共振音乐来缓解失眠、头痛。
源头减废,香港高校走到前面。港大率先向塑料瓶装水说不,校园内的餐厅、超市和饮品售卖机,即将停售一公升以下的塑料瓶装水。
某高校要开一个200人的国际会议,通常要有一瓶水放在桌面,有心人士指出,上午发一瓶、下午发一瓶,3天就是1200瓶!通过努力,主办单位同意不向参会者提供塑料瓶装水,改为提醒宾客自备水杯,同时在校园内安装更多饮水机。
香港酒店每年把逾200万块小香皂送往堆填区。有鉴于此,一位大学老师创办了名为“再皂?!钡耐盘?,回收香皂,再造后供给亚洲落后地区的贫民,很受欢迎?!霸僭砀!逼涫凳且幻趴?,由选修的学生参与运营。香港几十家酒店参与其中,2016年共回收16200公斤的香皂。一些外佣也在休息日去做皂,把获赠的香皂寄回家乡。
湾仔的圣雅各福群会,利用马会资助开办了全港首家升级再造中心,600多平方米的空间,布满回收物料和再造物品。中心为年轻设计师提供8间工作室,研发新产品,交给康复人士制作生产。该会陈宥在经理向记者介绍一件件物品的精妙,工作室的门是用超市的鸡蛋托改造而成的。牛仔布料做成手机套和钱包,塑料桶升级再造成夜光喇叭,曾在德国柏林参展并获得订单。而回收自行车轱辘上的钢条,被做成八音齐全的乐器。用木质红酒盒做成的广告指示牌、奖座等会展用品,订单很多。
香港推动“绿活”,近年用上新媒体手段,上网随时可打开“绿色生活指南”等网页。为了方便回收废品,环境局开发一个名叫“咪嘥嘢”的手机应用程序,以地图形式展示全港逾7000个回收点的信息?!奥袒畹赝肌币缘赝甲鹘涌冢氏秩鄹髑穆躺钚畔?。
绿建环评 移风易俗
人口高密度地区的建筑,最好是“绿建筑”。
香港建筑界创立一套环保建筑指针和评估系统——“绿建环评”,2009年以来全港已有200多栋建筑物获得认证。公开大学银禧学院就是其中之一,它楼高12层,其最佳“绿点”是一面高73米的外墙,是全港最高的“垂直绿化”植物幕墙。大楼有10层使用太阳能玻璃幕墙,并安装风力发电风车,加强通风效果。
位于九龙湾的“零碳天地”,用上了80多项绿色建筑技术,例如采用太阳能光伏板发电,并用导光管把阳光引入室内,冷气出风口设在地板,配合大吊扇增强通风, 其家居展示厅里,展示着90多项节能装置。
吸取2003年非典的惨痛教训,香港在建设新的物业时更加重视吸收新思维。太古地产在鲗鱼涌建造有400多套房的住宅逸桦园,打破本地传统,采用开放形态的扩大式井道,“凹道”采光井上口开放,便于通风。加宽的走廊、空中花园、矮墙花园等设计,也提升了品质。
2006年落成的香港湿地公园,主馆约一万平方米,楼高两层,隐藏于草坡下,从入口广场看去,就像一座突起的翠绿山丘,室内则利用天窗采光,大量采用木制的百叶装置,既遮阴又减噪音,整座湿地公园还安装了香港首个“地热冷却系统”,节省能源并避免废热能排入大气。
香港“绿色生活达人”周兆祥博士,30多年前就开始倡导绿色简约生活,当时社会上仍缺乏“绿色醒觉”。周博士曾说,现代人往往追求物质满足或心理需求,例如巨型电视屏幕、跑车。事实是,真正舒适的生活是绿色的,大自然无法容许人类再疯狂下去。绿色生活就是致力将文明纳回正轨,停止高速奔向集体毁灭,运用最新的智慧与技术,来打造生生不息、众生可以共享的未来。
可见,倡导“绿活”也是个移风易俗的过程。绿色生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香港“绿活”,还在路上。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香港 绿色 生活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