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要对“装儿子”式的假扶贫迎头痛击
近日,在脱贫工作国家省际交叉考核中,中部某县上演了一场干部“装儿子”的戏码。为应付检查,避免“露馅儿”,一名年轻干部“潜伏”到贫困户家里“装儿子”,想替贫困户回答问题、蒙混过关。但“演技”再好也难让百姓接受,“假儿子”一句虚伪的“妈”,叫得老太太变了脸,气得小姑娘撇开了头。(5月21日新华社)
扶贫是场硬任务,省际交叉考核,就是为的防止一些干部假扶贫。不出意外,这位“装儿子”的扶贫干部,在现场被戳露了馅,贫困群众“被当妈”的窘境终于解除,这位“装儿子”的扶贫干部,也无需再继续“装下去”,最终被问责是毫无疑问的。但其中最值得反思的是,为什么在多层关注和打假“扶贫”之下,仍然还会发生“装儿子”扶贫这样的闹剧?
首先,应该思考,是哪个单位委派这位干部进入扶贫岗位的?事前的考察是否严格,进入扶贫岗位后,派驻单位真的进行过无缝隙的监督呢?省际交叉考核之前,想必当地也对扶贫干部进行了事前通知,甚至更有事前检查,但仍然没有检查出“装儿子”的扶贫干部,首当其责的就是委派这位干部的单位了。
还有,这位扶贫干部,扶贫工作是否真的就这么不堪,以至于用“装儿子”的办法替代贫困户答问题。即使是为了表面上的光鲜企图回答出更大的扶贫政绩,也不能用欺骗考核组的形式,这本身就是假扶贫,更是对贫困群众的无视和欺侮。
“装儿子”扶贫背后,总会有“当老爷”为官的影子,如影随行。在工作中习惯了“当老爷”,才会在扶贫中不下真功夫,宁愿“装儿子”,企图蒙混过关,得过且过。更重要的是,在扶贫当中,监督体系还没有健全,特别是动态的监督没有覆盖到底。老百姓作为受益主体,参与主体和监督主体的作用,还没有从根本上扶持起来,作用更没有发挥出来。
真扶贫,贫困群众就会真心对你。有的队员牺牲在扶贫一线上,有的干部真正帮助贫困群众发展起脱贫产业,老百姓热情的请吃饭,扶贫干部被迫“逃饭”以却群众的盛情。相比之下,“装儿子”扶贫,没有拿贫困群众当衣食父母,而是逢场作戏。
没有真心的沉下身子扶贫,就不可能了解贫困群众真正致贫的原因,也不可能用心琢磨脱贫的思路,更不能确定脱贫的路径、时间表,真正用身子扛下脱贫的责任,只能是一句空话套话。对于这样的干部,必须毫不迟疑的清除出局。
不久前,国务院扶贫办组织各地对2016年脱贫真实性开展自查自纠,245万标注脱贫人口重新回退为贫困人口。像这样“装儿子”扶贫的闹剧,确实应该排查到位,问责到位,不仅要问责到个人,还要实行倒查制,对推荐或委派此干部的单位主要责任人追究责任。
一上扶贫路,就需要时时刻刻牢记身上的责任。尤其需要参与扶贫的干部,从思想、责任、情感和致富技能上多些,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而不是逢场作戏,阳奉阴违。而这尤其需要扎牢监督的笼子,打开监督的屏障,让监督无处不在。只有监督规范了,透明了,扶贫是否找到了“穷根”,是否找对了脱贫路子,办法和措施是否与贫困相匹配,群众是否真的脱贫了,就会一目了然,届时,“装儿子”扶贫才不会再次发生。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扶贫 装儿子 干部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