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时评:致敬百花齐放的人类文明
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题:致敬百花齐放的人类文明
新华社记者葛晨
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这一天,全球各地的博物馆免费开放,活动精彩纷呈,以吸引更多人回归历史的积淀,品味人类文明的脉络和精华。在这样的日子,畅想和期盼人类文明的深入交融,应是再合适不过了。
中国故宫博物院、法国巴黎卢浮宫、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放眼全球,世界各国的博物馆精彩纷呈,东西方文明各领风骚,凝聚和传承着各民族文明的精髓,形成人类文明争奇斗艳的美好图景。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仍有市场的背景下,让世界各种文明深入交融,意义重大。我们欣喜地看到,如今的博物馆展览日益跨越地域界限,连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明,成为人们触摸全人类智慧、互学互鉴的桥梁。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阿拉伯之路”、“威尼斯与威尼斯画派”等文化展览人气火爆;在意大利罗马威尼斯宫,人们对中国汉唐陶器、金缕玉衣倍感新奇;宋代的钱币宋元通宝被文莱央行博物馆收藏……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欣赏,让人类文明家园更加温馨。
“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将成立,旨在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国家博物馆的合作;中国敦煌研究院与大英博物馆将在文物研究与?;?、数字化保存和展览等重要领域开展一系列务实合作……不同文明之间的密切合作,让人类文明的相互交融更加深入。
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放眼人类文明史,不同文明之间的融汇从未中断。中国古代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弗兰西斯·培根语);历史上阿拉伯学者在数学、医学、天文学等领域的贡献,影响了包括欧洲在内的世界各地;起源于西欧的近代工业文明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崇尚文明的包容互鉴,是中华民族久远以来的优秀传统。当前的中国人在倡导文明交融方面更是不遗余力: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民心相通”作为“五通”之一,提倡不同文明的互学互鉴;中国与希腊共同发起“文明古国论坛”,来自世界十个文明古国的代表共同探讨人类原创型文明对当代社会的有益启示……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世界博物馆日,我们致敬百花齐放的人类文明,期待世界各国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欣赏接纳不同的文明,创造人类文明和谐交融的美好图景。
编辑:秦云
关键词:世界博物馆日 人类文明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