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为杰出艺术家立传
近来读到一则消息,这才知道《黄土高原上的银铃——人民艺术家贠恩凤》已经出版。贠恩凤这个名字在三秦大地非常响亮,陕西的父老乡亲大概很多人都听过她的歌声。66年来,她行走在陕西的山山水水间,出入田间地头、街道社区、铁路隧道,不计名利,为人民歌唱,至今不辍。作家贾平凹说得好:几十年前我就听贠恩凤的歌,现在还在听她的歌,她是真真正正的人民艺术家。
前些年,文艺界当红人物出传记成了一种风气,有人工作没多少年,凭借着特殊平台,赢得了声誉,便急急忙忙出传,还不失时机地在闹市签售,一时间可以掀起网络热浪。这种事情,出版商从商业角度去炒作,作者本人名利双收,尽管常常是过眼云烟,但也不便指责。不过,相比之下,很多老一代艺术家,一生跨越几个时代,为民族艺术留下了经典之作,让几代人享受了文化的滋润,却不见一部传记问世。有的杰出艺术家辞世后很久,好像竟被忘却一般,更没有人想起为他们立传。
近些年,一些老一代艺术家相继离世,有时一个月内就走了好几位,令人惋惜。惋惜之余,我们也会发现,他们的身后竟然没有一部介绍他们的艺术成就、抒写他们的文化情怀、描述他们人生之路的传记。有的艺术家堪称大师,标志着民族文化的一段历史、代表了艺术发展的一代成果,而且他们的艺术探索之路与社会发展互为因果、与历史脉搏息息相关,无论如何,都应该为他们立传。
杰出的艺术家没有立传,原因很多,有的是出于他们为人谦逊,但我们为他们立传,还不仅仅在于让他们青史存名,更多的是要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留下一份清晰且真实的印记。从他们的一生中可以看出,我们的文化经过了怎样的变迁和起伏,我们今天的艺术现实是如何形成的,让大历史在一位艺术家的生平中得到丰富多彩的显现。可以说,众多杰出艺术家的传记足以组成一部丰厚的文化历史图景。
艺术家的故事往往最为生动,其波澜起伏也特别能吸引读者,从中可以启发人、激励人、警示人。罗曼·罗兰、欧文·斯通笔下的艺术家传记影响了世界几代人,我们无不获得了激荡人心的阅读体验,那些知名传记之作也告诉我们,大作家在艺术家传记文学中一样能取得不同凡响的果实。
为艺术家立传,不妨采取多种方式。一种是抢救式,比如做口述史,但鼓励他们写自传,也不能忽视,自传更为生动、鲜活,有许多故事非别人所能写出,只有他们自己才有那份独特的体验。请作家为艺术家立传、请有写作才华的人投身艺术家传记写作中,将历史、文学、艺术融于一体,充实我们的文化宝库,更应该是一种名山事业。因为杰出艺术家的传记,不是演出年表、不是简单的从艺励志故事、更不是吹嘘式评价,没有文学才华、艺术修养、思想见地和历史认知,是完不成的,否则,所谓传记,也不过就是每年多如牛毛的出版物里又多出一种罢了。
“黄土高原上的银铃”,我们只有仔细阅读《贠恩凤传》之后,才会深切体味到银铃声声为什么能够久久回荡在三秦大地。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艺术家 立传 杰出 传记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