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南宁市工商联推动非公经济发展

2013年12月1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王钦敏(左二)到南宁市工商联检查指导。

自2013年以来南宁市工商联连续4年在全市开展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提高了非公经济人士政治素质。图为2016年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赵红明(中)到工商联会员企业调研。

市工商联到直属商会检查指导工作。

五年来,南宁市工商联坚持每季度举办一次非公经济人士文体活动,加强了与商会和会员的沟通交流。图为非公经济人士拔河比赛。

通过建立兼职副主席、副会长轮值活动制度,提高了兼职副主席、副会长参与工商联工作的积极性。图为参加轮值活动的会员到兼职副会长企业参观学习。
2016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351815户,私营企业167423家,亿元以上非公工业企业547个,规模以上非公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84.69亿元,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91.14%。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的生力军、税收的重要来源、进出口的主力军和安置社会就业的主渠道……过去五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也是我市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五年。
五年来,全市各级工商联组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统战部门的支持帮助下,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求真务实、积极作为。
1
练好内功打牢思想基础
理想决定方向,信念坚定选择。当前,经济社会加快转型,思想观念多元多样,考验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企业转型升级的完成。
在新形势下,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能否见实效,关键看在活动中是否真正下气力、求创新、用真功、抓落实。
自2013年以来,南宁市立足实际,因地制宜,连续4年在全市开展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并结合“同心·六项工程”召开全市现场会,在广大非公经济人士中掀起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热潮。全市累计召开动员会64场,举办各种报告会、专题讲座等272场,开展政企沟通55次。随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市新时期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主动接受了一次凝聚共同理想信念的洗礼,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注入一针“强心剂”。
坚定理想信念是一方面,但要适应新时期发展面临的挑战,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非公经济人士的整体素质。为此,南宁市工商联开创了理论培训、实地观摩、座谈交流和学员互助相结合的“四位一体”培训模式。每年至少组织区外培训两次、市内大型培训两次。五年来,参加中共南宁市委统战部、南宁市工商联举办的各类培训班的非公经济人士达6300多人次,先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宁波家业长青学院、南开大学等知名院校举办了多期区外非公经济人士培训班,逐渐将助企工程培训班打造成培训品牌,深受广大非公经济人士欢迎。与此同时,许多非公经济人士开始意识到参与培训的重要性,实现了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2016年经市直机关工委批准,成立了中共南宁市工商业行业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工商联,主要负责我市行业领域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共南宁市工商业行业委员会的成立,进一步夯实了党的组织基础。五年来,南宁市工商联进一步加强了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以及非公经济人士政治安排的推荐工作。为指导非公企业党建工作,2012年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选派100名机关科级以上干部为100家非公企业党组织第一书记;2014年选派49名市管干部赴53家非公企业挂职一年。
五年来,全市各级工商联组织积极推荐非公经济人士担任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切实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的推荐工作。在2016年10月人大、政协完成换届前,全市工商联会员中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有560名,其中自治区人大代表4名,南宁市人大代表31名;自治区政协委员12名,南宁市政协委员67名。
2
共谋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积极建言献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踊跃参与重大决策协商……五年来,南宁市工商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带领广大非公经济人士积极建言献策,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为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效参考,更好地促进了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
五年间,全市工商联会员中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交议案295件,提交提案823件。
五年间,南宁市工商联共开展了26个课题调研。完成了中共南宁市委交给的《关于南宁市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建议》等5个重点课题调研任务,掌握了我市非公经济发展的许多真情实况,学习借鉴了发达地区的许多先进经验和做法,向市委常委会汇报了重点课题调研成果。
五年间,累计向市政协提交集体提案23件,所提提案均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真答复,部分意见建议得到了采纳。其中《关于深化改革充分释放南宁市民营经济活力的建议》等4个集体提案被列为市政协重点提案,《关于鼓励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建议》等8个集体提案被评为市政协优秀提案。同时,还将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中小企业监测调研等调研工作形成常态,每年与市发改委、工信委、统计局等部门联合编著《南宁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报告》,为市委、市政府指导非公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五年间,踊跃参与重大决策协商,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2014年市工商联与市纪委联合召开南宁市投资软环境调研座谈会,听取非公经济人士的意见建议,向市委上报了《关于优化南宁市投资环境的建议》。2014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南宁市进一步优化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其配套“1+6”文件,市工商联积极参与了政策文件的拟定工作,广泛征求非公经济人士对文件草案的意见建议。
3
服务会员创造发展条件
五年来,市工商联始终坚持把服务会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努力为民企发展创造条件,倾力打造了银企合作、政企交流、企企互动、经贸活动等平台,切实为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
积极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加强与国税、地税、仲裁委等部门的联系,积极发挥南宁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南宁仲裁委工商联仲裁中心、南宁民营企业纳税人权益维护中心、南宁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在服务民营企业中的作用。坚持每周分组走访商会和会员企业制度,主动了解会员企业的服务需求。五年间,全市工商联系统共向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487件,部分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加强银企合作,为企业缓解融资难题。五年来,全市工商联系统共与金融机构召开“银企座谈会”超过24次,为会员企业融资16亿元,其中市工商联共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桂林银行、柳州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召开“银企座谈会”11次,促成金融机构为会员企业提供贷款8.75亿多元,缓解了部分会员企业融资难问题。
加强经贸交流,为企业内联外引牵线搭桥。市工商联先后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经贸活动16次,参加企业937家(次),许多企业在经贸活动中找到了商机。五年来,累计为非公经济人士办理中国—东盟博览会专业观众证2137个,积极组织非公经济人士参加组委会指定会议,促进了会员企业与国内外客商的合作交流。
同时,还积极为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提供职称评审服务。五年来,共为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首次定级、职称评审提供材料审核服务达25343人次,为非公企业人才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4
搭桥铺路积极招商引资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工商联肩负着服务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己任,同时也肩负着服务全市经济建设大局的重任。
五年来,市工商联自觉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充分发挥自身联系广泛、与民营企业家联系多、贴得近等优势,千方百计协助政府谋项目、引项目、落项目。五年里,先后通过主动式、邀请式、借力式等工作机制,举办了南宁市总商会驻海外联络处主任第三次联席会暨南宁·雅加达项目洽谈会、第四次联席会暨南宁·越南企业项目配对会、南宁·香港果蔬交流座谈会、投资环境推介会、“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南宁发展座谈会”等大型招商引资活动,努力为招商引资搭桥铺路。
五年来,市工商联先后接待区内外兄弟城市工商联及民营企业来访20批次,与合肥市工商联、开封市工商联等9市工商联缔结友好商会。截至2016年底,与国内外38个商会建立了友好关系。
同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多次随南宁市党政代表团赴北京、广州、江苏、上海、济南、厦门、杭州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积极邀请当地知名企业参加我市在上述城市举办的投资环境推介会。
——2012年与自治区工商联邀请参加全国两会的部分非公企业家参加了“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南宁发展座谈会”。
——2013年积极配合自治区工商联邀请38家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到我市进行投资考察,并与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召开了座谈会。
——2014年接待了参加“桂商情系故乡行”的香港、澳门客商,并积极引介客商与我市有关县区、开发区进行洽谈。
——2015年以来多次接待到我市投资考察的大连万达集团、中民新能、新奥集团等知名企业负责人。
五年来,市工商联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33亿元,全市工商联系统招商引资协议金额达57.27亿元。
5
反哺社会助力脱贫工作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
在横县,南宁非公企业君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电商+农户”的帮扶模式,让曾经的贫困村飞马村在脱贫致富的小康道路上越走越稳。
在隆安县,通过非公企业广西富凤农牧集团有限公司的结对帮扶,产业带动,让原来贫穷落后的东安村面貌大变样,农户个个变成养鸡专业户。
在上林县,通过广泛发动,一批非公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依托合作社发展种养,借力休闲农业实现就业,发展稻鳅养殖让农户增收等措施,让贫困村的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
在马山县,在非公企业广西沃康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帮扶下,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让立星村外托屯的百姓们脱贫信心满满。
五年来,南宁市工商联积极引导广大非公企业在壮大自身发展的同时勇挑重担,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为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全市工商联系统在扶贫济困、捐资助学、抗震救灾以及“美丽南宁”建设等各类光彩事业和公益事业中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39亿元。
一次次捐款的发动,一份份帮扶协议的签订,一个个产业项目的实施都凝聚着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对全市社会发展的心血。
抗震救灾。2013年工商联举办支援四川雅安地震灾区赈灾义演晚会,发动非公经济人士捐款471.29万元。
脱贫攻坚。通过“千企扶千村”和“万企帮万村”的活动,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235家商会和民营企业与240个贫困村屯签订帮扶协议,实施产业帮扶项目115个,安置贫困村农民就业人数10783人,为贫困村和贫困户捐款捐物840.68万元。
定点帮扶。发动南宁市工商联吴川商会等商会和民营企业为市工商联定点扶贫村和帮扶社区捐款捐物110万元,选派两名优秀的机关职工担任宾阳县凌达村和黄冠村党组织第一书记。
教育事业。先后为教育事业捐款捐物超过2209万元。
就业工作。五年间,共组织940家民营企业参加“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求职招聘活动,为求职者提供38566个就业岗位,为全市就业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6
强化能力深化作风建设
抓机关建设,强基层建设,规范商会管理,树典型示范……五年来,南宁市工商联结合自身实际,多措并举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稳扎根基,培养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工商联干部队伍。
五年来,市工商联党组通过深入开展“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四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等一系列主题活动,深化机关作风建设,使工商联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开支,按照中央、自治区和南宁市的有关要求,认真开展办公用房清理、干部职工住房清理和公务用车改革工作,努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2014年,成立了南宁市工商联会员服务中心。市工商联通过竞争上岗将两名副科级干部提拔到正科级领导岗位,将两名科员提拔为副主任科员,开展了中层干部轮岗工作,提高了机关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年来,市工商联通过大力开展“五好”县级工商联创建活动、开展县区工商联年终综合考评工作、深入走访调研等方式,强化基层工商联建设,取得了实际成效。我市多数县区工商联先后被认定为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和广西“五好”县级工商联,宾阳县工商联还荣获了“全国工商联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各县区基本实现乡镇商会全覆盖,工商联的工作基础得到了加强。
通过开展评先评优活动,树立非公经济先进典型,传递非公经济正能量,为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榜样。五年来,通过开展光彩事业评先评优活动,累计表彰光彩事业先进商会71家次和光彩事业先进企业126家次。
此外,全市工商联系统涌现出了许多非公经济先进典型,周小容会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陈义珊会员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苏景昌会员荣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并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吴木华、梁洁言等会员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
结语
五年时光,“谋发展”“促和谐”“聚合力”“强素质”等一个个关键词,见证着南宁市工商联留下的坚实足迹。面对新时期,肩负着时代重任,南宁市工商联将会在迈向新征程的道路上,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豪迈的激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将“五个扎实”的工作要求落到实处,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和加快南宁经济社会发展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工商联 非公经济 南宁市


夏威夷火山周边已有19条裂缝 不断冒出有毒气体
阿尔及利亚诞生世界最大草莓派 长度近50米
“巨型发光人偶”亮相沈阳
巴勒斯坦“灾难日”巴多地再现冲突
世界最大无轴式摩天轮正式投用
中国医疗队获赞比亚政府“医疗合作勋章”
国家京剧院推出优秀武戏展演
奥地利国家美术馆举行免费开放日活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