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带着自信重新审视中西差异
“把中学生送去美国教育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日前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谈到教育问题时如是说。无独有偶,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某研讨会上也提到,“中国经济学界对西方取经应有所扬弃”。两位学贯中西的大家提到的话题,本质上是一个文化自信问题。
尽管今日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已愈发夺目,但国内舆论场中,大唱“外国月亮比中国圆”的声音仍然不少。“洋货”比“国货”强,“洋学历”比“土学历”好,“洋人”比“国人”素质高……在一些人的刻板印象里,凡是能和“洋”沾边儿的,似乎都自带光环。有人分析,这样的“不自信”源于近代以来的心灵创伤。这不无道理。曾几何时,沉浸于“天朝上国”迷梦的中国人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懵,几番挨打、受气、遇辱后,深感自己器物不如人、制度不如人、眼界不如人,更有甚者开始否定中华文化的一切,成为“拜西方教”的拥趸者。
如果说,当时的心理是历史的产物,那么今天时移世易,必须对中华文化来一场再发现再认识了。经过一百多年的奋斗,今日之中国早已不是昔日的贫国弱国,我们的器物和技艺广受好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驰骋海内外;我们的理念和制度日显优越,中国模式、中国方案圈粉无数,老外点赞中国俨然成了“风尚”。而过分仰赖西方话语体系也愈发暴露出诸多弊端,人们逐渐发现,西方理论已越来越无法解释“中国奇?!薄<焓拥毕?,我们唯有植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立足古老而现代的神州大地,才能找到这些年经济社会各方面腾飞跨越的密钥,勾勒出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路径。
实践成果给予了我们发展的自信,而发展的自信最根本的还是在文化自信。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积累了太多值得继承传扬的精华。以今日中国来观察,我们的制度之所以展示出优越性,正是因为“讲仁爱”“重民本”,我们的方案之所以广受好评,正是因为“尚和合”“求大同”。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当下,面对生态危机、霸权主义、私利至上等难题,谨守“包容开放”“允执厥中”“天人合一”等等的中华文明,愈加凸显其独特气魄和智慧。某种程度上说,即便在某一个时间段中国落后了,那也只是物质文明的落后,是农业生产方式不敌现代化工业大生产,中华文化从来没有被征服。经历种种磨难后,中华文化不但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浴火重生”,还不断为现代世界文明注入新的内容。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会跟在他人屁股后面亦步亦趋,是不可能实现强大和振兴的。中国这样的大国,中华民族这样伟大的民族,更不可能依附别人的力量来活着?!罢玖⒃?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当代中国才能也必能找到更广阔的舞台,迎接更美好的未来。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信心,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中国 自信 审视 中西 差异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