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学,第一部以朝代断限的诗总集,是清康熙年间问世的《全唐诗》。与《全唐诗》齐名的,则是编刊于乾隆年间的《唐诗三百首》。自成书以来,《唐诗三百首》被视为仰望《全唐诗》的窗口,进入唐代诗学的起点?!渡偈住吩蚴墙舛琳俊吨泄芗?,感受、弘扬、提升中国历代僧诗学术水准的起点。
借助《僧诗三百首》,可以加深对中国诗学特别是历代僧诗菁华的感悟与认知。
早期出现在诗坛的诗僧,如支遁、慧远、鸠摩罗什等,都是晋朝——公元四世纪前后在世的释子。其中鸠摩罗什是世居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龟兹(今新疆库车)的土著人士,母语是吐火罗语。鸠摩罗什的诗篇《十喻诗》是丝绸之路贯通华夏文明的里程碑。
隋唐五代,诗坛空前兴盛,释子王梵志、玄奘是名僧。作为诗僧,由于所作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散佚不传,王梵志并不知名,而敦煌藏经洞秘藏有王梵志的诗卷,二十世纪伴随敦煌宝藏重见天日,王梵志诗篇始为世人所知。诗学兴盛的唐代,皎然、寒山、拾得、贯休、齐己,与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名家齐聚诗坛。以上名僧佳作,都选入《僧诗三百首》,为僧诗的发展过程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影响,留下相应的记录。
宋元明清,诗僧名家辈出。改朝换代之际战乱频仍,僧诗则成为诗僧所处时代的实录。借助《僧诗三百首》可以感受到:即便在文化发达、文明鼎盛的太平盛世,释子往往寄身在山林秘境,他们的诗篇,使我们能感受到历史发展过程的影响,并为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的生存环境,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僧诗三百首》的选编,源于《中国历代僧诗总集》。编者因多年搜编历代僧诗的缘故,对于这一中国古典诗歌的特殊部分已十分熟谙,从中爬梳剔抉,甄选菁华,实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二书各有特点,相辅相成,并行不悖。作为精简、普及之本,《僧诗三百首》理应更受读者欢迎,也必将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
(作者:杨镰 生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本文为《僧诗三百首》序言,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