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要闻 要闻
寰宇树“星塔” 点亮“丝路”天——我国通信卫星全方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题:寰宇树“星塔” 点亮“丝路”天——我国通信卫星全方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新华社记者白国龙
记者13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通信卫星事业部获悉,用于我国广播电视直播的中星9A卫星已进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于6月待命发射。同时,以我国新一代大型卫星公用平台——东方红五号为基础而研制的实践十八号通信卫星也将于近日奔赴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
近年来,我国在通信卫星领域取得长足发展,数十颗通信卫星先后升空,覆盖全球60%的陆地,惠及全球80%的人口。中国的通信卫星像镶嵌在赤道上空的一条“太空丝路”,不仅将“星光”洒落国内,也为“一带一路”及周边地区提供了全方位的卫星通信服务。
通信卫星是我国较早走出国门服务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产品。2004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通信卫星创新团队通过激烈竞标拿下了为尼日利亚研制通信卫星的合同。随着这颗尼日利亚一号通信卫星在2007年成功发射,中国实现了整星出口“零”的突破,也帮助这个非洲国家实现了太空梦想。
2008年,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通信卫星创新团队研制的委内瑞拉一号通信卫星成功发射,有力提升了委内瑞拉的国家通信能力。自此,“中国智造”的通信卫星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肯定与世界的瞩目。
2015年,老挝一号通信卫星实现中国对东盟地区的首次整星出口;亚太九号通信卫星成功发射后,与亚太五号、亚太六号、亚太七号、亚太9A一起,形成“自西向东排开,从印度洋至马六甲海峡再至南海海域”态势,实现了对“海上丝绸之路”周边区域的基本覆盖。
2016年,白俄罗斯通信卫星发射成功,中国制造的卫星首次进入欧洲。同时,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不断得到国际航天市场的认可,基于该平台的卫星发射和在轨商业保险费率较初期分别下降接近80%和90%,已经全面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比肩国际一流。
2016年成功发射的天通一号01星,拉开了我国自主建设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序幕,它支持语音、短信息和数据业务,使“一带一路”沿线的人们能随时随地用手持移动终端享受到卫星通信服务。
除在轨交付卫星外,中国航天还为用户提供发射服务,帮助建设地面站、培训卫星人才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通信卫星创新团队对已发射的国际商业卫星,坚持派出经验丰富的常驻技术人员91人次,确保卫星稳定运行。
据了解,我国今后还将发射中星18号、亚太6D等具有高通量能力的卫星,形成高通量系列化组网运行,带动我国通信卫星能力全方位升级,用更多的“星”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
编辑:曾珂
关键词:我国通信卫星 服务一带一路


夏威夷火山周边已有19条裂缝 不断冒出有毒气体
阿尔及利亚诞生世界最大草莓派 长度近50米
“巨型发光人偶”亮相沈阳
巴勒斯坦“灾难日”巴多地再现冲突
世界最大无轴式摩天轮正式投用
中国医疗队获赞比亚政府“医疗合作勋章”
国家京剧院推出优秀武戏展演
奥地利国家美术馆举行免费开放日活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