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瓷上水墨 釉中作画——燕京书画社携艺术家走进瓷都
一件件造型典雅的景德镇瓷器上,用国画技法涂染的艺术作品,蓝白相映、雅致悦目。近日,“瓷上水墨 釉中作画——燕京书画社创作采风活动”一行十余人走进景德镇进行写生创作,为期6天的活动中,曹环义、赵青仲、马春林、杜杰、赵路、郭宝庆、王晓龙、彭华竞等艺术家深入景德镇,亲身体验瓷都人文和自然景观,并与工艺美术师一起创作、烧制了数十件青瓷艺术作品,这是一次传统书画艺术与工艺美术相结合的有益尝试。
这次活动是继燕京书画社艺术家武汉写生基地采风交流之后的又一重头戏,也是燕京书画社年度采风计划之一。为了圆满地实现这个计划,总经理石占成做了大量幕后工作,积极与景德镇相关机构联系,邀请当地的烧瓷专家对活动指导,为此次顺利成行做了前期铺垫。“我们集体到景德镇进行瓷画艺术创作尝试,面对传统的制瓷工艺,很多艺术家都感到很新鲜?!笔汲筛嫠弑本┥瘫钦?,这次艺术活动开拓了艺术家们的视野,也提升了书画社在当地的品牌影响力。
多年来,燕京书画社一直坚持多平台的互动交流,先后成立了燕京书画艺术馆、艺术家工作室及青少年培训中心,并与地方的艺术机构和相关院校合作建立了燕京书画社写生创作基地,传播书画艺术。
首次集体进入景德镇进行陶瓷艺术创作,艺术家们收获很多。在艺术家的眼中,瓷器与国画是最能代表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瓷画以前见得多,但真正要去画,与在宣纸上的感觉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画家在宣纸上作画,那是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当宣纸换成了瓷瓶,平面转向了立体,水墨变成了釉料,对书画家而言,无疑是进入了另外一个艺术门类,要求画家对颜色、水分都要有精确的把握,比如用水大就容易产生淋漓,再重复用笔就很容易产生败笔?!闭郧嘀俦硎?,“即使对于名家大家来说,瓷画作品都是失败的多、次品多,成功的作品少。”
瓷画绝不仅是把画画在瓷器或胎体上这么简单。它的效果,有相当一部分是靠烧瓷技术来达到的,什么颜料在多少摄氏度的时候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如何运用这些物理化学变化获得自己想要的艺术效果,如何让奇诡的窑变效果与绘画融为一体,都需要画家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为了更好地掌握瓷画的特点,艺术家们与当地的烧瓷专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怎样调色,怎样运笔,这使得艺术家们很快地进入创作境界。
曹环义擅画虎,在一个圆形的瓷盘上,他创作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虎头,他把笔墨和线条巧妙结合,精心布局,书画相得益彰,烧制完成后,作品层次丰富、节奏明快,圆形的瓷盘与虎头相得益彰,是一件难得的佳作。
山水画家赵青仲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雪景山水的探索创作,他选择了圆形的瓷瓶创作,在他的笔下首先出现了密密麻麻的一排杂树,远近高低、参差错落,远处的雪山层层叠叠,与近处的山林相互呼应,意境深远。从开始创作到烧制完成,在瓷器上作画的过程,带给他快乐、轻松、惬意的享受。
人物画家彭华竞凭借娴熟的绘画功底,在瓷瓶上创作了几件人物作品,从眼神的刻画到衣纹的处理,他注重笔墨的变化和作品的意境,尤其在人物眼神的处理上,更是精心地刻画,最终作品的呈现达到了很好的表现效果。
赵路、杜杰、马春林、王晓龙等艺术家将各自所擅长的题材融入到瓷画创作中,他们以瓷当纸,随意挥毫,国画的技巧精湛地表现在瓷画上,充分地展示了瓷画的审美意境,一件件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凝聚着艺术家们的心智和灵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制陶技法与绘画艺术完美融合,令人回味无穷。
采风、画瓷、探索、创新,艺术家在创作中感受到了传统艺术的魅力。短短几天辛苦创作,终于圆满收官,艺术家们绘制了瓷画作品,精彩纷呈,各具面貌。石占成表示,这是燕京画家首次集体涉足瓷画,有了这次成功的经历,他们下一步计划组织艺术家多到景德镇进行艺术创作、开办展览,打出燕京书画社画家的品牌和影响力。
编辑:杨岚
关键词:艺术家 燕京 创作 书画社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