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书画现场头条书画现场头条
体悟马远《水图》:智者乐水 形神皆备
人民政协网北京5月12日 电马远的《水图》描写了12种不同季节气候下、不同地域的水势,画家从水纹入手,状写江河湖海,水之灵动柔韧的神韵,或激扬、或平静、或疏朗、或急切、或开阔、或震荡……这批作品因为是“课徒稿”的缘故,可能更加侧重形式的要求,因此,很多人都迷惑于其中的“形”,而忘记其内涵的“神”。本文作者归纳分析了《水图》这幅名画创作时的主要思想观念,从中找到深入理解这幅名画的线索。
智者乐水
庄子说,道在瓦砾之间,道如空气,无所不在,我们日用而不知,四处寻觅,入深山修行,出世间寻法,来回折腾,还不如放下自己的杂念。初读《水图》便有此感,观之可以豁然开朗,启动自己心中那久存的灵性,即所谓“四处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却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所以,首先请安静下来,深呼吸,体会下新鲜的空气在身体中流动的感觉,然后欣赏《水图》。
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水是山的血脉,无水,山不活。所以,在中国山水画里,画水最难,一如人物画中的点睛之笔,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不可或缺。
当年,信陵君救赵,侯嬴说“屠者朱亥可与俱!”朱亥,市井屠夫而已,然而信陵君非此人无法办成却秦救赵的大事。故所谓智者,看似不过是“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的普通人,实则荣毁不能动其心,贫富不能伤其本,是君子所以能成就自己的根本所在。
水也是如此,焕然则天下皆知其动,寂然则路人可以为鉴。是以君子寓意于水,遇水必观,不过比德于水之神韵而已。
水之神韵在灵动和柔韧。审时度势,顺势而下,无孔不入,焕然天地之间,所以堪称灵动;恬然自守,不激不扬,动静有道,滋养万物生灵,所以称之柔韧。因其柔韧,生命力强,所以才能灵动;因其灵动,适应性强,所以才能柔韧。
马远的《水图》大概就是从这两个角度去描写不同的水势的。当然,灵动中有柔韧,柔韧中也见灵动,两者实际上不能机械地分割。毕竟,灵动也好,柔韧也好,都不过是水德的外显。
不过,说到底,水德如道,“道,可道,非常道?!币欢ㄒ簿咛逡恍?,笔者也只能瞠目结舌,无话可说。
无论如何,观看《水图》,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绪,关乎马远对于文化的理解,古意盎然,沉静多致,绝对是中国书画历史以来的经典,具有明显的文化传承。
形神皆备
马远,生卒年月不详,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其曾祖、祖父、父亲、叔伯、兄弟、儿子,及其本人都是南宋画院待诏,可谓绘画世家,以佛像为名,被称为“佛像马家”。马远本人对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有着非常了不起的贡献。
马远的山水画始承家学,后学李唐,然后自出新意,构图放弃了全景式图写,多用边角形式,以点带面,以少映多,有“马一角”之称,是南宋“翰林图画院”的佼佼者,与李唐、夏軙、刘松年在画史上合称为“南宋四家”。
后人解读马远的艺术风格,多从南宋偏安,故取“一角”的点角度入手,何其虚妄乃尔!绘画从全景式图写到细节图写,其实是“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性完善,体现的是艺术手法的进一步成熟。盲人摸象,多不得全貌。
一幅绘画作品的感染力来自于画者对文化的信仰,来自于他的文化自信和定力。作为绘画世家的马远生活在南宋最为安定的时代,其文化自信和定力的培养自然有异于常人,且不去谈他的那些经典作品,单就《水图》来说,也是如此。
《水图》一共描写了12种不同季节气候下、不同地域的水势。马远以水纹入手,状写江河湖海,水之灵动柔韧的神韵,或激扬、或平静、或疏朗、或急切、或开阔、或震荡,一一俱足,形神皆备。水本无形,无色无味,风扰之,则有水纹,故古人有“吹皱一池春水”之说。于是,所谓水势,实则是天地之气脉所动,是大道运行的痕迹。山水画以水云为气脉所动,也就不稀奇了。
马远以最抽象的线条来展现无形象可言的水,可谓恰如其分?;蛘咛咸匣坪印⒒蛘咄蚯瓿そ?、或者洞庭潋滟、或者秋水苍苍,或者云舒浪卷,或者寒塘清浅,无限之状以寥寥数笔来勾勒,绘者对于大道运行的脉络不惟了然于胸,其把控笔墨技法的能力也是出神入化了。观画之人若能从此入手,从对笔墨节奏的体会入手,必能窥一斑而知全豹,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于是,可以说,《水图》实际描写的就是水德,是天地运行的大道,读画的人切仔细体会。
再具体点,从笔墨节奏,也就是从笔墨韵味的欣赏角度看,《水图》也是体现中国绘画独特审美的代表作品。每一条线,起手就有变化,变化又遵循着规律,于是,每一条线都宛如游龙腾跃于天地之间,转折变化,从容自如,不仅弹性十足,生机勃发,而且非常有节制,真正做到了游刃有余,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的境界。
画面不唯有动,更有静,动静相宜,就是“知止”的境界。境界从来都是一种感觉,是人对于世界、人生的一种价值观认同,体现的是画者对于文化的归属。艺术来自于艺术家的情绪,性格决定命运,艺术成就的大小其实也取决于艺术家的性格,或者说是他的文化认识。
所以,从文化导向上看,《水图》固然是课徒稿,要讲究形式,但实际上马远还是在强调文化的修持功夫。
《水图》引导人们抛弃形的束缚,既然可以用最简单的线来描绘最丰富的内涵,那么我们对于天地之间的节奏变化,实在也没有必要以形求形,那样只能是南辕北辙,一个人一旦能把握天地节奏,也就可以与天地同化,自化而后化人,这在程序上一点也不矛盾,也正是中国绘画审美中最核心的大思想。
12幅《水图》各有特色,具有不同的形态,画面的题字已经表达得十分清楚?!端肌繁硐值牡比挥屑挤ㄉ系某墒?,但它透露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才是最重要的。
“云舒浪卷”的坚韧不屈、“秋水迴波”淡定从容、“云生沧?!钡目砝岣弧ⅰ盎坪幽媪鳌钡淖郴臣ち?、“寒塘清浅”的冷逸静谧、“长江万顷”的坦荡节制、“洞庭风细”的细致有序等等,无一不是在阐释一种胸怀,一种情绪。读画者如果不能在这个方面与绘画产生羁绊,真是太可惜了。
提倡南宗写意绘画的董其昌对南宋马远、夏軙等人表达了足够多的敬意,认可他们的功夫非常了不起。他之所以这样说,还是归结到文化认识和文化自信的问题。南宋文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是纯粹的,其来自于文化自信的定力更是非常强大,于是他们的艺术张力十足,有很强的生命力。
梁漱溟说:“我是中国人,只能这么活!”仔细品读马远的《水图》,胸中一样也会涌现出这样自豪的情怀。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编辑:杨岚
关键词:体悟马远《水图》 马远《水图》马远水图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