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国建筑海外市场已逾百个 承建世界一半超高层建筑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中国建筑境外累计签约601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37亿美元,占公司海外经营30多年来整体指标的44.4%和39.2%。去年,在“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中国建筑海外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美元,海外经营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文莱淡布隆跨海大桥
“海外优先”的战略
记者从中国建筑了解到,中国建筑确立了海外优先的总体战略。借势“一带一路”,深入推进“走出去”战略,统筹国内外资源,确保海外资源优先投入、海外市场优先培育、海外资金优先保障、海外事务优先决策等海外优先的总方针,来确保海外经营的先行地位。
为此,中国建筑改革了企业经营管理的体制机制,调整的方向,就是向海外倾斜。以海外人才培养为例,中国建筑实施了“三化人才”战略,制定实施了“3+2”人才培养策略,通过政策配套,让海外员工扎根海外事业。凡是海外员工,在人才交流、轮岗、晋升等方面优先考虑;薪酬更加市场化,乃至国际化;考核评价、反馈、培训等,都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在海外市场布局上,中国建筑实行总部管控、授权经营的方式,形成战略联动和国内外一体化的战略布局。推进海外经营许可制度的实施,调动子企业参与海外开拓的积极性,形成“中建联合舰队”,并在子企业的的考核中,加大海外业绩的考核权重。
中国建筑的海外战略始终抓牢“扩规模、调结构、转方式”的主线,致力于不断扩大海外市场的经营规模,提升国际化指数,增强国际竞争力。
“这两年,中国建筑海外合同额、营业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但是,我们的跨国指数还要继续提升,中国建筑未来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持续提高海外资产占比、海外营业收入占比、以及海外员工的占比,整体提高企业的跨国指数?!敝泄ㄖ喙馗涸鹑怂?。
在调结构方面,充分发挥中国建筑全产业链的优势,从建房向建城转变,从房建为大向基础设施业务转变,从承包商向投资运营商转变。通过调结构,来发挥企业全价值链的优势,实现价值链向高端延伸。
此外,还积极转换思维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方式,提升国际化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作为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代表者,中国建筑立足于企业发展,同时承担全球责任和国家责任,积极探索各种经营模式,释放生产力,增强竞争力。比如,近两年探索出了海外并购、海外置业、融投资带动总承包、联合体+股权投资+承包、联合体+股权合作+承包+运营等方式来开拓海外市场,取得了积极成果。
巴基斯坦卡拉奇至拉合尔高速公路
海外市场已逾百个
中国建筑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受益者。实践已经充分表明,迎接国际市场风浪是央企做强做优做大的必由之路,深度参与全球竞争,带给企业的不仅是经济效益,更是全新的国际化思维,是竞争、业绩、效率等市场理念与开创、拼搏、坚守等价值追求,进而反哺了公司的管理体系,塑强了企业的精神风骨。
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后,“互联互通”为中国建筑打开了广阔的海外基础设施业务空间,公路、机场、电力、石化、港口、桥梁、轨道交通、供水管线等领域迅速发展,海外基础设施业务占海外业务的比重,由约10%上升至约40%,逐步形成全方位的海外业务领域。
产业链条也更为健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建筑推进全产业链、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投资建造运营一体化,从根本上加速了海外商业模式的变革,逐步在更高层面同国际优秀企业同台竞技的资源与能力。
中国建筑相关负责人称,市场布局更为广阔,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几年间,中国建筑进入经营的海外市场已增长至约100个,全球化市场布局初具规模。
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也在倒逼着管控体系不断优化。为适应践行国家倡议的切实需求,中国建筑系统优化了市场主体、资源投入、风险管控、绩效考核等诸多方面的体制机制,使海外领域的生产关系更为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也成为企业近年来海外业务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
第一财经记者从中国建筑了解到,中国建筑承建了世界一半以上的超高层建筑,相关技术能力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在“一带一路”国家的超高层建筑项目中,中国建筑中标了印尼雅加达标志塔(东南亚第一高楼,638米),承建了马来西亚吉隆坡标志塔(438米)、俄罗斯联邦大厦(420米,欧洲第一高楼)、肯尼亚内罗毕哈斯塔(非洲第一高楼,300米)、阿尔及利亚大清真寺(265米,世界最高宣礼塔)等标志性建筑。
马来西亚标志塔
积极应对逆全球化
当前出现了一种逆全球化的情况,孤立主义、?;ぶ饕逵兴?。中国建筑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对逆全球化的应对之策为:本土化发展、市场化竞争、资本化运作、体系化管控。
上述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一带一路”的中心命题是沿线无数节点城市的联接,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中国建筑继续坚持本土化发展策略,借“一带一路”项目在沿线城市扎根,深入参与其持续性的城市化建设。
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中国建筑一方面继续参与海外市场的自由竞争,另一方面也积极利用国家政策,全力运作中国政府框架内及中国资金背景的项目。而在项目运作过程中,中建同样秉承市场化竞争的原则,以进一步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更好地服务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
面对国内外新形势和新机遇,中国建筑充分发挥公司海外信用评级高、品牌影响大、融资能力强、融资成本低的优势,强化业务、资本“双轮驱动”,将资本化运作作为实现海外业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国建筑的海外资本化运作分为三类。一是投资带动和投资运营。在中东和美国积极探索创新投资带动总承包模式,在带动海外经营规模的同时取得可观的效益;积极响应国际市场对BOT、PPP模式的需求,在美国、巴基斯坦、刚果(布)、斯里兰卡、希腊等市场积极推动投资运营类项目,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二是境外地产投资。凭借在地产市场累积的运营经验和品牌信誉,中国建筑积极拓展境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地产业务,在英国、美国、巴哈马、新加坡等市场均有所获。
三是境外企业并购。继先后在中国香港成功并购宏洋集团和远东环球两家上市公司之后,中建又成功完成了对美国PLAZA公司的并购,带动营收规模大幅提升,对美国土木领域公司及其他地区的并购也在积极推动中。
当前,国际经济持续低迷且复杂多变,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风险因素越来越多,无论从自身经营层面考虑,还是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央企职责出发,中国建筑都高度重视风险防控,建立辐射全系统、覆盖全过程的海外风险管控体制与贯穿公司总部、二级企业、海外机构的海外工作运行机制。扎实推进海外监督全覆盖,将全部海外业务纳入审计范围,因地制宜推动驻外机构和项目的纪检监察体系建设。
编辑:曾珂
关键词:中国建筑海外市场 一半超高层建筑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