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手机依赖诱发心理问题 五招帮你不当“手机奴隶”
手机依赖会让人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可诱发类似“注意力障碍”的心理问题
医学指导/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心理科副主任王晓丽
如今人手一部手机已是家常便饭,再加上现代生活压力大,人际交往复杂,信息瞬息万变,使得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很多人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和睡前的最后一件事都是急不可待地打开手机。他们不管手机响没响,亮没亮,在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之内都会拿过来看一看。如果一时手机没在身边,他们还会感觉坐立难安。过度使用手机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心理专家建议关闭手机的各种新消息提醒、推送功能,甚至定期断网,可提高学习与工作的效率,也能增进与亲朋的感情联系。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伍君仪 通讯员田乃伟
沉迷手机会忽略身边的亲友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心理科副主任王晓丽认为,对手机的依赖正在大量地消耗人们的专注力,造成工作和学习效率的低下。长期过度使用手机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身体疾病症状,包括眼球胀痛、视物模糊、眼干眼涩、颈部疼痛、手指发麻、腰酸背痛等;还有心理疾病症状,包括焦躁不安、睡眠不稳、失眠、情绪低沉、暴躁易怒等。
事实上,人们依赖的并不是手机本身,而是通过手机连接的整个世界。然而王晓丽指出,家庭和朋友聚会时,人们也离不开手机,忽视了近在身边的亲友,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会降低与现实世界的人际互动沟通的能力,弱化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动力,形成手机依赖。这些人的社会功能退缩,人际关系疏离,在现实生活中更容易因挫折和压力而产生各种冲突和情绪问题。
此外,手机依赖会让人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长此以往会诱发类似“注意力障碍”的心理问题。王晓丽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注意力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思维不断被打断,大大削减了思考的能力,让思维变得更难以深入。
五招助你摆脱手机的各种打扰
摆脱手机“奴隶”的命运,王晓丽提出以下建议:
1. 关闭微信、微博和QQ等的新消息提醒。如果真有谁有重要的事情找你,他们一定会打电话的。与其为了“秒回”那些不紧急的信息而浪费了自己大量的注意力,不如关闭新消息提醒,在休息的时间集中回复。至于男女朋友聊天或者与朋友插科打诨的闲聊,就不要占用整段的工作、学习时间了。很多人都会加入各种各样的聊天群,有的群十分活跃,每天消息不断,还不时有土豪发红包,但不断查看群消息,抢个几毛几分的红包会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的专注度,因此建议对所有的群进行精简整理,退出无意义纯闲聊的群,将非工作群设置为消息免打扰。
2. 取消朋友圈更新提醒。很多人打开微信看见朋友圈有更新的小红点,都会抑制不住自己非要点开来查看一番。其实你错过的都是无关紧要的消息,假如真的关心某位朋友的近况,就偶尔专门点开其朋友圈查看一下就好。更好的方式就是直接给他(她)打个电话,约出来聚一聚,面对面地分享日常的喜乐,不比在朋友圈的点赞更能增进感情么?
3. “断舍离”微信公众号。很多人关注了很多微信公众号,常常有一堆更新没空看。这时,建议对关注的公众号定期进行清理,对那些一个月都没打开过一次的公众号直接取消关注,留下十个左右真正实用并且对成长有帮助的公众号,置顶其中一两个,在闲暇时间翻看一下推送,遇到好的文章可收藏起来反复看。
4. 卸载闲置APP。人们手机里安装了许多APP,有许多是长期闲置的,建议直接卸载,只保留其中最常用的。
5. 尝试打开手机的免打扰功能。在需要专注工作或者陪伴家人的时间里,建议给自己断网,打开手机免打扰功能(可将几个重要电话列入白名单)。手机完全静音,可以保证你高效学习、工作一两小时,也让你每天有时间陪伴自己的父母、伴侣、孩子。
编辑:梁霄
关键词:手机 依赖 诱发 奴隶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