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医药里看“一带一路”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记者毛伟豪、王普、魏梦佳)“不少中药都是舶来品,比如人们熟知的胖大海,原产于越南,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痹诒本┐笳だ竿侍靡┑甏邮乱┎募ǎ常改甑母呒都际Χ『晁媸帜槌雒灰┖腿橄?,“这两味也是‘海舶’,产地离我们比较远,在非洲的索马里、埃塞俄比亚一带?!?/p>
中医药一直是古丝绸之路商贸活动的重要内容。来自泰国的温仕德,来华已6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妇科研究生。他说,在泰国,针灸纳入医保,因此很多医院都开设了针灸科。人们认识到中西医各有所长,身边学中医的人越来越多,疗效就是最好的推广。温仕德已获得了泰国的行医资格,准备学成后回国展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6年12月发表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显示,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不少就是“一带一路”国家、地区。
20世纪90年代就曾去英国拓展业务的同仁堂员工刘丹说:“随着国家逐渐强大,国外对中医的认知也提升了,在‘一带一路’推动下,国家不断加大支持中医药走出去的力度,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对这份事业的信念。”如今的北京同仁堂集团,已在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130多家终端门店。
2017年1月,我国发布了《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计划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建设50家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推出2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目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已经发布了17个标准,包括发布制定了“中医药常用的名词术语翻译标准”,收集了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6000多个条目,先后发布了中英、中法、中西、中葡、中意、中俄、中匈的对照标准。
中医药作为国际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为促进人类健康发挥积极作用。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并陆续制定颁布10余项中医药国际标准;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首次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11)……从打造民心相通的靓丽外交名片,到初具规模的全产业链国际化路径,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正从建立互认互信迈入合作共赢的全新时代。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中医药 一带一路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