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从每年十大考古发现中选出 360余文物展现《美·好·中华》

工作人员正在点校文物。

玉人
▼带盖铜方鼎


▲勾花皮鞋
青釉瓜棱腹执壶





本报记者 刘冕
昨晚,随着最后一批“贵客”安全抵达首都博物馆库房,即将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开幕的《美·好·中华》展览的360余件(套)文物已经从全国21个省区市聚齐。未来几天,经过点校、拍照等环节后,这些文物将有序进入展厅,为观众讲述中华美好。这也是今年本市展览界的重头戏。
市文物局发布消息:此次参展文物是从全国49家单位调拨的,主要是从近20年来每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中遴选出来的,年代从史前跨越到明清时期。其中八成以上从未到过北京,有些文物甚至是第一次离开故土。
昨日,记者探访了此次展览的文物开箱过程。
展品涵盖史前至明清
“我们从去年春节开始甄选文物,粗略筛选了大约800件,之后到各地去一件一件地精挑。准入门槛,就是美!”首博文物库房里,展览承办方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策展人戴鹏伦介绍,所有展品都是被装在特定的囊匣里,小心翼翼地从全国各地运来,每一件开箱时都需要文物保管部门和首博工作人员在场,测量、拍照,确认无误后才能摆进展柜。
进入展厅,中华的美好将分成史前、夏商周、汉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来展示?!肮壑谥鹨蛔吖?60余件文物,就可以看到美学发展历程与中华文明发展规律融为一体的过程?!闭估啦哒谷朔牒盟担拔颐窍M谮故兔姥Я鞅涞耐苯沂久姥窒蟊澈笤毯奈幕贤?、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p>
与以往的文物展相比,《美·好·中华》展览的美几乎体现在每一个角落。在展览大纲上,每一个展览部分的标题都取自古代典籍:
史前时期,道法自然,美来自于自然。“年纪最大的一批展品里含有一枚骨针,意味着当时人们开始穿着服饰,有了更多美的追求”。
夏商周,天地之道。以礼制为核心的秩序对当时乃至后世审美潮流产生深远影响,对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来的文化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罢庖皇逼冢览嘞笮蔚暮鹤种鸾コ墒?,6组件文物将在这一区域展示汉字的美”。
汉唐,保合太和。从秦代到五代,政权分合、多民族融入,美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融合升华。被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的佛光寺一隅在展厅重现,南北方民族特色的文物齐聚。
宋元明清,和合能谐。95件(套)文物中,有一批是与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文物。
“展览并未设计尾声,象征着中华审美延续至今,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没有终点?!狈牒媒樯?。
12件“最美”藏品领衔
首博策展人李丹丹去年设计了首博的《妇好展》,对于这一次展览设计,她想法挺多:“我们要做一条长长的走廊,仿佛一条时空纽带,将观众从展厅入口直接引入展厅中间,一路上会通过一些透视的方法,让观众看到展厅内的一些场景,领略史前古朴的美,看到南方独有的秀美,领略北方豪迈的壮美?!?/p>
在这条长廊上,还将展出12件“最美”文物。“每一件文物代表一个朝代人们对美好的认知。”冯好手里有一份“最美”初选名单,河南省三门峡出土的彩陶盆、湖北随州出土的方盖鼎、秦始皇陵出土的铜雁、辽宁出土的双鹿纹金牌饰等均已入围?!耙灿幸恍┏赫芗ち?,因为美好的东西太多了?!?/p>
精绝国故址勾花皮鞋上展
本次展览参展文物涉及21个省区市49家单位的360余件(套)文物。这些文物主要是从近20年来历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中遴选出来的,还辅有少数未获得“十大”的重要发现。
梳理这些文物,一批与帝王有关。“?;韬盍鹾啬乖崂锒崮康慕鹱诱獯蚊挥欣?,我们选择了4件其他文物?!崩畹さに?,“秦始皇陵选择了一件铜雁,一比一的比例,栩栩如生。隋炀帝墓出土的蹀躞(dié xiè)金玉带和曹操墓出土的石牌,都将在展厅出现?!?/p>
这些代表中华之美的文物,筛选入京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也充满了曲折的美。举个例子,最初工作人员希望选取一件秦始皇陵陪葬坑的百戏俑,展现当年杂技艺术的美?!耙藕兜氖?,百戏俑的档期都排满了,陕西文物部门推荐了另外一件铜雁?!狈牒盟?,“正中下怀,这件文物非常生动,可以反映出当年工匠的高超技巧。”
一些少数民族的文物也入选了此次展览。比如新疆文物研究所收藏的一件勾花皮鞋,是1995年在尼雅遗址出土的。经考证,这里是汉晋时期精绝国的故址,是西域“丝绸之路”南道上的一处东西交通要塞。
点校现场
每件文物至少拍6张“证件照”
“慢点,慢点,慢点。”重要的事情,策展人戴鹏伦连说了三遍。一名工作人员弯腰,将一件方鼎青铜器捧出囊匣,放在桌子上。
“让着点,让着点,让着点。”又是连着三声,戴鹏伦直接上前,帮着后边一位手捧着一个青铜盖子的工作人员清场。
这两件是一组,出土自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戴鹏伦说:“这批文物自发掘以来一直被藏在库房里,连囊匣都是为这次展览专门定制的。”
“高50厘米,宽45厘米乘30厘米,边沿修复处有裂,通体有锈?!惫ぷ魅嗽贝战嗤鳎吖鄄毂弑ǔ鑫奈锏鼻扒榭?,任何细节都不放过。
一张文物点校清单上,交方经手人和接方经手人都需要签字?!懊恳患奈镏辽僖?张照片,像这件有铭文的,还要拍摄细节?!?/p>
一件青铜器,不算拍摄时间,点校过程持续了大约50分钟。
展览看点 1
十三环蹀躞(dié xiè)带:
隋炀帝很时尚
展览中,与名人有关的文物不少。其中一件蹀躞金玉带属于隋炀帝。蹀躞是小步疾走的意思。
这条腰带怎么用?跟现在的腰带有什么区别?专家说,盛唐时期,从皇室宫廷到普通达官显贵,均以配用玉带为荣。从玉带的底色还能看出其官阶。据两唐书的记载,最高等级的玉带底色为紫色,整条玉带由十三块组成。而在每块玉带板的下方,带有能挂载小物品的小钩的玉带便被称为“蹀躞带”。
此次扬州曹庄隋炀帝墓出土的蹀躞金玉带就是带具系统中的最高等级,是目前国内唯一完整的十三环蹀躞带。这种玉带最初起源于北方草原民族,从隋唐时期开始流行于汉地,算得上文明交流的产物。
“隋炀帝能文能武,佩戴着十三环金镶玉蹀躞带,也显示出他对衣着打扮很讲究,很时尚。”专家介绍,蹀躞带上会佩挂各种随身应用的物件,如带弓、剑、帉帨、算囊、刀、砺石之类。
还有一段花絮值得一提。相传,隋炀帝杨广死后,萧皇后与宫人用漆制床板做成棺材,将他葬于江都宫流珠堂。宇文化及率部离开江都后,镇守江都的大将感念隋炀帝旧恩,为其发丧并改葬于吴公台下。后来,唐高祖李渊下令将隋炀帝陵迁到雷塘。萧皇后病死后,唐太宗李世民命将其尸骨送至江都与隋炀帝合葬。
几经迁葬,隋炀帝陵也曾被“认错”过。最初被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的隋炀帝陵,位于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这种误判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清嘉庆年间,大学士阮元经考证认为,槐二村的一处大土墩为隋炀帝陵,于是出资修复,并嘱托书法家写墓碑。上世纪80年代后,该处经过多次整修,成为扬州著名的旅游景点。2013年4月,扬州市邗江区一处房地产项目施工时发现了两座古墓,其中一座的墓志显示墓主为杨广。
展览看点 2
阿育王塔:曾藏身雷峰塔地宫
随着白蛇传的广为传播,西湖畔的雷峰塔也声名远扬。
2001年3月11日,全国各地媒体蜂拥而至杭州,他们将镜头对准雷峰塔,这里的地宫要发掘。参加过当年报道的一位记者回忆,当时住在附近的一位老者泼冷水:“塔里什么都没有,塔倒的时候,白娘娘也走了。”
结果大反转了,经过18个小时的发掘,考古人员从地宫中取出了数十件珍贵文物。五代吴越国王钱俶作的《华严经跋》残碑和盛放金棺的纯银阿育王塔重见天日。专家介绍,雷峰塔地宫发掘填补了五代十国时期佛塔地宫考古的空白,地宫内出土的文物等级高、制作精,代表了吴越国金银器、玉器、铜器制作的最高工艺水平。
这件阿育王塔高约36厘米,底座边长约12厘米,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构成。基座下面用方形银板封护,塔座的每侧以菩提树、禅定小佛像4尊相间作装饰。
塔身方形,每面镂刻佛本生故事画面?!叭鴪侍由嵘硭腔ⅰ北硐址鹜庸ド《忍邮?,与兄出游,见一母虎与七幼虎奄奄一息,遂刺身出血,舍命喂虎?!笆醺钊饷掣搿北硐至朔鹜庸ド?,为救护被鹰追逐的鸽子,以血肉之躯换取鸽子生命的场景。“快目王舍眼”表现持针刺眼的情节。佛陀过去生为快目王时,以眼施与盲婆罗门,并誓愿未来成佛时令此婆罗门得慧眼?!霸鹿馔跏┦住北硐至死稚坪檬┑脑鹿馔醪际┦准陡投炔娴那榻凇?/p>
这件文物也被评为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展览看点 3
辽代烛台:历经千年仍可拆装
2015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蔡木山乡铁公泡子村小王力沟辽墓找到了一盒墓志,四周装饰十二生肖人物,阴刻篆书“故贵妃萧氏玄堂志铭”几字。结合墓志及相关史料,该贵妃为辽圣宗妃,出自辽代后族最为显赫的萧阿古只一系。
更有意思的是,墓志中记载“辽皇族耶律氏汉室之宗,刘氏也。后族系出兰陵?!倍剂晗羰现媸呛合嘞艉蔚淖铀铩W宜担骸罢馐巧偈褡逵牒鹤辶龅淖詈弥っ?,恰恰说明自古我们就是多民族友好共处的?!?/p>
史料记载,此次发掘的萧皇后其家族在辽代九帝中共出过四位皇后,是辽外戚最为显赫的一支。目前,考古工作者怀疑墓葬中的这位是辽圣宗的第一位皇后。
此次展览,该墓葬出土的一座铜烛台亮相,虽然已有千岁,但这件三节烛台依旧可以拆装自如。
展览看点 4
祭祀礼器“豆”:“芈月”家会用力学平衡
此次抵京的文物中,有一件漆器是配着“支架”来的。在现场,这件凤鸟莲花漆豆被安置在一个塑料支架上。
配支架,是因为此豆造型奇特:由莲花豆盘、鸟首、鸟身、鸟爪与蛇身分件制成,用榫卯连接和生漆粘接两种方法拼合。其中盘腹较深,口微敛,内壁弧,口沿平直。盘外壁上部一周浮雕十四瓣仰莲花。盘下以一凤鸟为柄,凤头后仰向上,鸟颈弯曲较长,凤冠呈倒式与鸟背相接,鸟嘴张开至极限,鸟嘴里衔住方形榫头,榫头插入盘底榫孔内。凤鸟站立于蛇身之上,鸟身、双翅、鸟尾、鸟腿用整木雕刻。鸟胸脯前倾呈圆弧形,双翅略张与鸟背平,鸟尾呈扇形,双腿并列略呈蹲立之势,两爪平齐抓住一条蜷伏的蛇。蛇身修长,蜷伏成“十”字形,蛇头向后而偏左侧,蛇尾较细长且后飘上翘至鸟尾下部中间呈支撑状,顶住鸟尾,以起支撑作用,这表明楚人在制作器物的过程中已能较好地运用物理学中受力平衡原理?!疤闪耍由夏甏迷?,已经不再适合受力,所以荆州博物馆特意给文物定制了支架承重。”
“豆”是用来做什么的?专家说,大多用于盛放腌菜、肉酱或调味品,与鼎、簋等组合为成套的祭祀礼器?;褂幸坏阒档靡惶幔饧奈锍鐾磷跃V菔猩呈星煨枪鄞宄ず习兜暮采?,是一座楚墓里的陪葬品,算是“芈月”家的祭祀礼器。
展览看点 5
秦始皇陵青铜雁:
古代水禽也集中管理
大多数时候,陪葬坑埋葬的是真正鸟兽,经年累月再出土时就只剩下骨骼了??稍谇厥蓟柿甑囊淮ε阍峥?,按1:1比例制作的青铜水禽坑,真实再现了当时的自然环境。
专家介绍,青铜水禽共出土46件,其中包括青铜天鹅、青铜鹤及青铜雁三个种类。由于盗扰及坑体焚毁坍塌,这些水禽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有些甚至已经无法修复了。
此次一件青铜雁到访首博,由于长时间潮湿环境的侵蚀,水禽周身锈蚀严重。“出土时青铜水禽都不同程度地保存有白色彩绘,可见,当时青铜水禽制作完成时,表面也施有彩绘?!弊宜担骸八嬖峥永镉腥嗽斓暮恿?,这些出土的青铜水禽或站或立,头部均朝向象征性的河道中央?!?/p>
秦始皇陵博物馆的资料显示,出土的水禽既不作嗷嗷待哺状,也不作引吭高歌状,展示的都是动态过程中的瞬间姿态,姿态闲散,动作不一,在木台上或立或卧,有的水中觅食,有的伏卧小憩,有的曲颈汲水,栩栩如生。水禽的生动形象说明它们是被集中管理的,此时还没有被主人召集起来从事某类活动。
![]()

工作人员正在点校文物。

玉人
▼带盖铜方鼎


▲勾花皮鞋
青釉瓜棱腹执壶





本报记者 刘冕
昨晚,随着最后一批“贵客”安全抵达首都博物馆库房,即将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开幕的《美·好·中华》展览的360余件(套)文物已经从全国21个省区市聚齐。未来几天,经过点校、拍照等环节后,这些文物将有序进入展厅,为观众讲述中华美好。这也是今年本市展览界的重头戏。
市文物局发布消息:此次参展文物是从全国49家单位调拨的,主要是从近20年来每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中遴选出来的,年代从史前跨越到明清时期。其中八成以上从未到过北京,有些文物甚至是第一次离开故土。
昨日,记者探访了此次展览的文物开箱过程。
展品涵盖史前至明清
“我们从去年春节开始甄选文物,粗略筛选了大约800件,之后到各地去一件一件地精挑。准入门槛,就是美!”首博文物库房里,展览承办方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策展人戴鹏伦介绍,所有展品都是被装在特定的囊匣里,小心翼翼地从全国各地运来,每一件开箱时都需要文物保管部门和首博工作人员在场,测量、拍照,确认无误后才能摆进展柜。
进入展厅,中华的美好将分成史前、夏商周、汉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来展示?!肮壑谥鹨蛔吖?60余件文物,就可以看到美学发展历程与中华文明发展规律融为一体的过程?!闭估啦哒谷朔牒盟?,“我们希望在诠释美学流变的同时揭示美学现象背后蕴含的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p>
与以往的文物展相比,《美·好·中华》展览的美几乎体现在每一个角落。在展览大纲上,每一个展览部分的标题都取自古代典籍:
史前时期,道法自然,美来自于自然?!澳昙妥畲蟮囊慌蛊防锖幸幻豆钦?,意味着当时人们开始穿着服饰,有了更多美的追求”。
夏商周,天地之道。以礼制为核心的秩序对当时乃至后世审美潮流产生深远影响,对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来的文化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罢庖皇逼?,依类象形的汉字逐渐成熟,6组件文物将在这一区域展示汉字的美”。
汉唐,保合太和。从秦代到五代,政权分合、多民族融入,美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融合升华。被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的佛光寺一隅在展厅重现,南北方民族特色的文物齐聚。
宋元明清,和合能谐。95件(套)文物中,有一批是与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文物。
“展览并未设计尾声,象征着中华审美延续至今,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没有终点?!狈牒媒樯?。
12件“最美”藏品领衔
首博策展人李丹丹去年设计了首博的《妇好展》,对于这一次展览设计,她想法挺多:“我们要做一条长长的走廊,仿佛一条时空纽带,将观众从展厅入口直接引入展厅中间,一路上会通过一些透视的方法,让观众看到展厅内的一些场景,领略史前古朴的美,看到南方独有的秀美,领略北方豪迈的壮美。”
在这条长廊上,还将展出12件“最美”文物?!懊恳患奈锎硪桓龀嗣嵌悦篮玫娜现?。”冯好手里有一份“最美”初选名单,河南省三门峡出土的彩陶盆、湖北随州出土的方盖鼎、秦始皇陵出土的铜雁、辽宁出土的双鹿纹金牌饰等均已入围?!耙灿幸恍┏赫芗ち?,因为美好的东西太多了?!?/p>
精绝国故址勾花皮鞋上展
本次展览参展文物涉及21个省区市49家单位的360余件(套)文物。这些文物主要是从近20年来历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中遴选出来的,还辅有少数未获得“十大”的重要发现。
梳理这些文物,一批与帝王有关?!昂;韬盍鹾啬乖崂锒崮康慕鹱诱獯蚊挥欣?,我们选择了4件其他文物?!崩畹さに?,“秦始皇陵选择了一件铜雁,一比一的比例,栩栩如生。隋炀帝墓出土的蹀躞(dié xiè)金玉带和曹操墓出土的石牌,都将在展厅出现?!?/p>
这些代表中华之美的文物,筛选入京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也充满了曲折的美。举个例子,最初工作人员希望选取一件秦始皇陵陪葬坑的百戏俑,展现当年杂技艺术的美。“遗憾的是,百戏俑的档期都排满了,陕西文物部门推荐了另外一件铜雁?!狈牒盟?,“正中下怀,这件文物非常生动,可以反映出当年工匠的高超技巧。”
一些少数民族的文物也入选了此次展览。比如新疆文物研究所收藏的一件勾花皮鞋,是1995年在尼雅遗址出土的。经考证,这里是汉晋时期精绝国的故址,是西域“丝绸之路”南道上的一处东西交通要塞。
点校现场
每件文物至少拍6张“证件照”
“慢点,慢点,慢点?!敝匾氖虑椋哒谷舜髋袈琢盗巳?。一名工作人员弯腰,将一件方鼎青铜器捧出囊匣,放在桌子上。
“让着点,让着点,让着点。”又是连着三声,戴鹏伦直接上前,帮着后边一位手捧着一个青铜盖子的工作人员清场。
这两件是一组,出土自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戴鹏伦说:“这批文物自发掘以来一直被藏在库房里,连囊匣都是为这次展览专门定制的?!?/p>
“高50厘米,宽45厘米乘30厘米,边沿修复处有裂,通体有锈。”工作人员凑近青铜器,边观察边报出文物当前情况,任何细节都不放过。
一张文物点校清单上,交方经手人和接方经手人都需要签字?!懊恳患奈镏辽僖?张照片,像这件有铭文的,还要拍摄细节?!?/p>
一件青铜器,不算拍摄时间,点校过程持续了大约50分钟。
展览看点 1
十三环蹀躞(dié xiè)带:
隋炀帝很时尚
展览中,与名人有关的文物不少。其中一件蹀躞金玉带属于隋炀帝。蹀躞是小步疾走的意思。
这条腰带怎么用?跟现在的腰带有什么区别?专家说,盛唐时期,从皇室宫廷到普通达官显贵,均以配用玉带为荣。从玉带的底色还能看出其官阶。据两唐书的记载,最高等级的玉带底色为紫色,整条玉带由十三块组成。而在每块玉带板的下方,带有能挂载小物品的小钩的玉带便被称为“蹀躞带”。
此次扬州曹庄隋炀帝墓出土的蹀躞金玉带就是带具系统中的最高等级,是目前国内唯一完整的十三环蹀躞带。这种玉带最初起源于北方草原民族,从隋唐时期开始流行于汉地,算得上文明交流的产物。
“隋炀帝能文能武,佩戴着十三环金镶玉蹀躞带,也显示出他对衣着打扮很讲究,很时尚。”专家介绍,蹀躞带上会佩挂各种随身应用的物件,如带弓、剑、帉帨、算囊、刀、砺石之类。
还有一段花絮值得一提。相传,隋炀帝杨广死后,萧皇后与宫人用漆制床板做成棺材,将他葬于江都宫流珠堂。宇文化及率部离开江都后,镇守江都的大将感念隋炀帝旧恩,为其发丧并改葬于吴公台下。后来,唐高祖李渊下令将隋炀帝陵迁到雷塘。萧皇后病死后,唐太宗李世民命将其尸骨送至江都与隋炀帝合葬。
几经迁葬,隋炀帝陵也曾被“认错”过。最初被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的隋炀帝陵,位于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这种误判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清嘉庆年间,大学士阮元经考证认为,槐二村的一处大土墩为隋炀帝陵,于是出资修复,并嘱托书法家写墓碑。上世纪80年代后,该处经过多次整修,成为扬州著名的旅游景点。2013年4月,扬州市邗江区一处房地产项目施工时发现了两座古墓,其中一座的墓志显示墓主为杨广。
展览看点 2
阿育王塔:曾藏身雷峰塔地宫
随着白蛇传的广为传播,西湖畔的雷峰塔也声名远扬。
2001年3月11日,全国各地媒体蜂拥而至杭州,他们将镜头对准雷峰塔,这里的地宫要发掘。参加过当年报道的一位记者回忆,当时住在附近的一位老者泼冷水:“塔里什么都没有,塔倒的时候,白娘娘也走了。”
结果大反转了,经过18个小时的发掘,考古人员从地宫中取出了数十件珍贵文物。五代吴越国王钱俶作的《华严经跋》残碑和盛放金棺的纯银阿育王塔重见天日。专家介绍,雷峰塔地宫发掘填补了五代十国时期佛塔地宫考古的空白,地宫内出土的文物等级高、制作精,代表了吴越国金银器、玉器、铜器制作的最高工艺水平。
这件阿育王塔高约36厘米,底座边长约12厘米,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构成?;旅嬗梅叫我宸饣?,塔座的每侧以菩提树、禅定小佛像4尊相间作装饰。
塔身方形,每面镂刻佛本生故事画面?!叭鴪侍由嵘硭腔ⅰ北硐址鹜庸ド《忍邮?,与兄出游,见一母虎与七幼虎奄奄一息,遂刺身出血,舍命喂虎。“尸毗王割肉贸鸽”表现了佛陀过去生为尸毗王,为救护被鹰追逐的鸽子,以血肉之躯换取鸽子生命的场景?!翱炷客跎嵫邸北硐殖终氪萄鄣那榻?。佛陀过去生为快目王时,以眼施与盲婆罗门,并誓愿未来成佛时令此婆罗门得慧眼?!霸鹿馔跏┦住北硐至死稚坪檬┑脑鹿馔醪际┦准陡投炔娴那榻凇?/p>
这件文物也被评为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展览看点 3
辽代烛台:历经千年仍可拆装
2015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蔡木山乡铁公泡子村小王力沟辽墓找到了一盒墓志,四周装饰十二生肖人物,阴刻篆书“故贵妃萧氏玄堂志铭”几字。结合墓志及相关史料,该贵妃为辽圣宗妃,出自辽代后族最为显赫的萧阿古只一系。
更有意思的是,墓志中记载“辽皇族耶律氏汉室之宗,刘氏也。后族系出兰陵?!倍剂晗羰现媸呛合嘞艉蔚淖铀?。专家说:“这是少数民族与汉族联姻的最好证明,恰恰说明自古我们就是多民族友好共处的?!?/p>
史料记载,此次发掘的萧皇后其家族在辽代九帝中共出过四位皇后,是辽外戚最为显赫的一支。目前,考古工作者怀疑墓葬中的这位是辽圣宗的第一位皇后。
此次展览,该墓葬出土的一座铜烛台亮相,虽然已有千岁,但这件三节烛台依旧可以拆装自如。
展览看点 4
祭祀礼器“豆”:“芈月”家会用力学平衡
此次抵京的文物中,有一件漆器是配着“支架”来的。在现场,这件凤鸟莲花漆豆被安置在一个塑料支架上。
配支架,是因为此豆造型奇特:由莲花豆盘、鸟首、鸟身、鸟爪与蛇身分件制成,用榫卯连接和生漆粘接两种方法拼合。其中盘腹较深,口微敛,内壁弧,口沿平直。盘外壁上部一周浮雕十四瓣仰莲花。盘下以一凤鸟为柄,凤头后仰向上,鸟颈弯曲较长,凤冠呈倒式与鸟背相接,鸟嘴张开至极限,鸟嘴里衔住方形榫头,榫头插入盘底榫孔内。凤鸟站立于蛇身之上,鸟身、双翅、鸟尾、鸟腿用整木雕刻。鸟胸脯前倾呈圆弧形,双翅略张与鸟背平,鸟尾呈扇形,双腿并列略呈蹲立之势,两爪平齐抓住一条蜷伏的蛇。蛇身修长,蜷伏成“十”字形,蛇头向后而偏左侧,蛇尾较细长且后飘上翘至鸟尾下部中间呈支撑状,顶住鸟尾,以起支撑作用,这表明楚人在制作器物的过程中已能较好地运用物理学中受力平衡原理。“太精巧了,加上年代久远,已经不再适合受力,所以荆州博物馆特意给文物定制了支架承重?!?/p>
“豆”是用来做什么的?专家说,大多用于盛放腌菜、肉酱或调味品,与鼎、簋等组合为成套的祭祀礼器?;褂幸坏阒档靡惶?,这件文物出土自荆州市沙市区天星观村长湖南岸的湖滩上,是一座楚墓里的陪葬品,算是“芈月”家的祭祀礼器。
展览看点 5
秦始皇陵青铜雁:
古代水禽也集中管理
大多数时候,陪葬坑埋葬的是真正鸟兽,经年累月再出土时就只剩下骨骼了??稍谇厥蓟柿甑囊淮ε阍峥?,按1:1比例制作的青铜水禽坑,真实再现了当时的自然环境。
专家介绍,青铜水禽共出土46件,其中包括青铜天鹅、青铜鹤及青铜雁三个种类。由于盗扰及坑体焚毁坍塌,这些水禽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有些甚至已经无法修复了。
此次一件青铜雁到访首博,由于长时间潮湿环境的侵蚀,水禽周身锈蚀严重?!俺鐾潦鼻嗤荻疾煌潭鹊乇4嬗邪咨驶妫杉?,当时青铜水禽制作完成时,表面也施有彩绘?!弊宜担骸八嬖峥永镉腥嗽斓暮恿?,这些出土的青铜水禽或站或立,头部均朝向象征性的河道中央。”
秦始皇陵博物馆的资料显示,出土的水禽既不作嗷嗷待哺状,也不作引吭高歌状,展示的都是动态过程中的瞬间姿态,姿态闲散,动作不一,在木台上或立或卧,有的水中觅食,有的伏卧小憩,有的曲颈汲水,栩栩如生。水禽的生动形象说明它们是被集中管理的,此时还没有被主人召集起来从事某类活动。
编辑:杨岚
关键词:文物 展览 出土 中华 隋炀帝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