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多地高考加分政策进一步收紧 浙、沪报考方式变化大
央广网北京5月7日消息(记者侯艳)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现在距离2017年高考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近日,多地陆续公布了今年高考的加分政策,不少地区的高考加分项进一步收紧。与此同时,多地发布通知,要求确保高考的考试安全。
临近高考,各地纷纷公布了今年高考的加分政策,不少地区进一步收紧政策。在北京,从今年高考起,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市属高校招生录取。据了解,往年高考加分考生中少数民族考生占比很高,今年政策调整后,此类加分考生数量可能会大幅减少。
湖北的政策提出,今年高考招生取消农村独生女加分项目,这项加分政策是湖北目前前唯一的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
新疆从今年起取消双语班考生普遍性照顾加分政策。
重庆取消了“农村独生女”、“三峡库区搬迁移民子女”两项加分照顾政策。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收紧高考加分政策是近年来的大趋势。高考加分人数减少、分值降低有助于消除加分环节中的灰色运作,有利于让高考更加透明,更加公平。
今年高考新政中最吸引眼球的是上海、浙江两省市将在全国率先探路“新高考”。按照此前发布的改革方案,浙江、上海两地将文理不分科,考试科目采用“3+3”模式,即除语数英3个主要科目外,其他3门为选考科目。
这就意味着学生选择的选考科目,将会影响到高考志愿的填报,浙江省海盐县元济高级中学学生杨轲嘉说,“在高一的时候,就要对自己以后的人生目标,做一个非常好的规划,尽量每门课都做到不拖后腿,这样就对以后的课程选择,有一个比较好的预期,合理进行选择?!?/p>
在报考方面的变化也格外大,在上海的方案中,首次推出“院校专业组”作为新的录取单元。一所高校可以根据人才培养需求,自主决定把招生专业打包成若干个专业组,但在同一专业组内,对考生选考的科目要求必须一致。复旦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丁光宏举例介绍了这一新的报考方式,“以数学系和历史系为例,如果考生对这两个专业都喜欢,如果不能读数学就读历史,这在传统报考志愿的时候做不到。现在新的报考方式通过选课满足学生的要求,做到文理不分科?!?/p>
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杨振峰表示,这样的志愿报考方式更科学,更公平。组合更加多样,更有效尊重学生的选择、兴趣爱好,尊重高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尊重未来职业导向。
浙江版方案中,报考和录取单元更加细化,不再有报哪个学校的说法,而是直接改为按专业填报志愿。以招生覆盖面最大的普通本科批次为例,考生可以报考80个专业平行志愿,按成绩分时分段选报。
杭州高级中学校长尚可介绍,目前学生和家长对这样的新政普遍比较欢迎,“虽然是80个志愿,但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讲,真正用到的也没有那么多,但是不用像过去那样调剂了,可能录取过程中,学生在专业上面更能满足?!?/p>
宁波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李学兰表示,高考新政将引导大家更理性地选择自己的高考志愿,“随着大家选择权更多以后会慢慢的回归到理性中,叫做‘不买最贵只买最对’,符合自己的未来发展的需要。”
编辑:秦云
关键词:高考加分政策 变化大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