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特写:定制你的专属冰箱——在汉诺威工博会感受“中国制造2025”脉搏
新华社德国汉诺威4月27日电特写:定制你的专属冰箱——在汉诺威工博会感受“中国制造2025”脉搏
新华社记者乔继红 张远
在2017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众多展台中,第一次亮相的中国海尔集团并不华丽,却格外有趣。因为在这里你可以定制专属冰箱模型,零距离体验“智能生产”的魅力,感受“中国制造2025”的脉搏。
走进海尔展厅,俨然进入一个小型“智能工厂”,多个机械臂在各自“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工作,组成一条完整流水线。
用户在一个平板电脑的定制平台上输入姓名、电话等个人信息后,就开启了“定制专属冰箱之旅”。冰箱体、门、抽屉都有白蓝粉三色可选,还可以选择打印个性签名。
选择完成后生成的订单信息会即刻传到“智能工厂”,整个制造系统就会自动排产,用户可以通过显示屏全程追踪生产进度。
首先,一只机械臂精准收集订单所需配件,并按固定位置整齐码放在一个传输托盘上。
然后,带有全部配件的托盘快速传输到一个双臂机器人“工位”,进行冰箱体和门的装配。相比第一个机械臂,这个双臂机器人动作更加精细,特有的拍照功能让它精准定位和安装铰链。
冰箱门安装完毕后,托盘来到下一个粗大机械臂安装抽屉。装配完毕的冰箱被传到下一个工序,刻制个性签名。
之后,带有浓烈个性色彩的定制冰箱要过“质量关”,一个扫描仪器对其进行视觉检测,看是否与订单要求完全吻合。如果质量过关,冰箱会被下一个机械臂接手,完成包装、打印专属二维码的工作。
最后一步,包装完整的冰箱被传输到提货区,等待主人提取。用户只需在终端屏幕上点击自己的订单信息,专属冰箱就会被自动交付。
至此,经过7个工站、13个节点,一个智能定制生产过程完成,全程不到10分钟。
在“工业4.0”概念火热的汉诺威工博会,海尔的冰箱定制已超越概念,通过一个智能解决方案给用户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用户体验。展会期间,海尔每天都会有数百个冰箱模型被定制交货,现场不时传来赞叹声。
这个生产线的神奇之处在于,机器人来自瑞士ABB集团,动力传输系统来自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软件系统来自德国SAP公司,海尔通过融合各个产业,实现了高灵活度的“柔性生产”。有参观者说,全程参与冰箱定制后,突然对本届汉诺威工博会主题“融合的工业——创造价值”有了直观体会。
更多人则赞赏中国制造的魅力,认为海尔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的实践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制造2025”的脉搏。
在全球智能制造大潮中,海尔展出的“智能工厂”是其打破过去以企业为中心的大规模制造、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大规模定制模式,构建的中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的全景演示。
海尔要做的是实现用户全生命周期与企业零距离互联互通,创造用户最佳体验。海尔始终认为,这是物联网时代“工业4.0”的本质所在,是智能生产的终极目标,也是中国乃至全球制造未来的发展方向。
编辑:秦云
关键词:汉诺威工博会 中国制造2025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