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美推出巨额航空预算 火星,人类又一个栖息地?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签署法案,批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2017财年195亿美元的预算方案。这一巨额预算中,包括“拓展人类在近地轨道之外永久存在”的长期目标,以及“在另一个天体上建立潜在的人类栖息地”。毋庸置疑,这“另一个天体”指的便是火星。
近年来,各国政府和商业航天公司都非常关注火星探索。除了美国,中国已宣布将在2020年实施火星探测任务,印度的火星探测器也在3年前进入火星轨道。在商业航天领域独占鳌头的美国太空探索公司(SpaceX)也表示将在2020年发射“红龙太空船”,开启火星之旅。上个月,SpaceX公司成功回收了一枚“二手”火箭,标志着低成本的“移民火星”计划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载人登陆火星的难度要远大于载人登月,仅仅是飞向火星就需要更快的速度。因为火星的体积重量比月球大得多,所以火星有更大的重力加速度。除此之外,登陆火星对宇航员生理和心理上的影响也非常大:宇宙中大量存在的高能射线和粒子,会令宇航员暴露在诸多辐射之下,低重力的环境也会对人体造成物理伤害。而在长达近一年的旅程中,远离地球、缺乏与地球社会间的联系,也会给宇航员带来心理上的影响等。
波兰信息技术与管理大学认知科学家康拉德·斯佐西克认为,人类还未做好登陆火星的准备。他说,火星和地球的物理和环境条件并不相同,例如微重力环境或辐射等,因而无法预测火星对人类会造成什么样的物理和生理影响。
有人建议,在执行太空任务前,先对宇航员进行基因改造,来加速他们的生物进化过程,或选择那些基因特殊的宇航员来执行任务,比如对辐射抵御能力更强的人。不过,这还只是一个大胆畅想,改造宇航员的基因短期内不太现实。
反过来,能不能改造火星来适应人类呢?比如,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仅相当于地球大气层的0.7%,太阳风(由太阳上层大气射出的超高速带电粒子流)“剥离”了约90%的火星大气。NASA的科学家提出一项计划,在火星周围建立磁场,使大气层免受太阳风的侵袭,让火星大气层逐渐恢复。随着温度不断上升,火星极地覆盖的固态二氧化碳也将挥发成气体,回到大气中,增加温室效应,最终释放火星地下水。
人类为何如此执着于探索火星?正如NASA那封有名的书信《为什么要探索宇宙》中所写的,太空探索不仅仅给人类提供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还能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技术,全新的挑战和进取精神,以及面对严峻现实问题时依然乐观自信的心态。当人类站在火星永久栖息地上时,眼中一定是更加开阔的宇宙。(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美国 航空预算 火星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