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创新推进两岸宗教交流合作
跨越海峡 增进福祉
——创新推进两岸宗教交流合作
2016年,台湾政局发生重大变化,民进党上台后,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沟通协商渠道中断。在这一新形势下,经由民间渠道推进两岸交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长期以来,宗教文化早已融入台湾民众生活的各个层面,并成为许多台湾同胞的精神慰藉和乡情寄托。因此,创新推进两岸宗教交流合作,将对深化两岸民间交流找到新的突破口和支撑点。
台湾同胞宗教信仰基本情况
台湾民众的宗教信仰结构大体分为4类:
一是主流宗教。以佛教和道教占比最重。全台2300万民众中,佛教徒约有800万,道教徒约有755万。此外,新教(基督教)、罗马公教(天主教)分别拥有60万和30万信众,占全台人口的比例分别为2.6%和1.3%,伊斯兰教信众5万人,占全台人口的0.2%。
二是其他宗教。尽管主流宗教的影响力广泛,但一些规模和影响力较小的宗教在台湾同胞中也不乏信众。
三是民间信仰。尽管上述宗教在信仰方面有排他性,但许多信众对民间信仰也情有独钟,甚至几代相传,成为拥趸。比如海生大帝、关帝、妈祖、城隍爷、保生大帝等在台就有大量信众。像大甲镇澜宫、台北行天宫、北港朝天宫、新竹城隍庙、鹿港天后宫、高雄玉皇、木栅指南宫等,都是台湾知名的民间信仰庙宇。
四是原始宗教。主要是台湾少数民族(原住民)信奉的原始信仰,其祭祀活动就有原始宗教特色。比如阿美族的摔角节、布农族打耳祭、排湾族竹竿祭、卑南族丰年祭等。
据统计,当前台湾有超过80%的民众信教,其中50%的信众经常参加各类宗教仪式和庆典。
就分量最足的主流宗教而言,在台也是宗派林立。比如,台湾佛教以净土宗、禅宗等宗派居多。不过,如果细究台方的佛教团体,则以中台山的惟觉、法鼓山的圣严、佛光山的星云、灵鹫山的心道,以及慈济功德会的证严等五家影响力最大,被视为台湾佛教五座山。
2001年9月,台“行政院”通过“宗教团体法”草案,将宗教团体明确为寺院、宫庙与教会,宗教社会团体,宗教基金会。
台湾信教群众人数多,教派杂,存在交叉信仰的情况。因此,开展宗教交流,是做争取台湾民心工作不可或缺的抓手。
两岸宗教交流的成就与问题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新阶段。两岸宗教交流日益热络,互动密切,形式多样,规模宏大,成为民间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方面,增进了台湾民众对大陆的亲近感,拉近了两岸人民的心灵距离。妈祖信仰和保生大帝信仰,在台湾民间信仰中分别排前两名。每年都有大量台湾民众以寻根问祖的名义,回到大陆祖籍地,延续了民族亲情。这种长期积淀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增强两岸人民之间的凝聚力,塑造两岸和平发展的内外环境和精神纽带。通过文化认同切入,也是夯实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必经阶段。
另一方面,积累了许多成效显著的宗教交流模式。
一是妈祖模式,即台湾妈祖信众赴莆田妈祖祖庙进香朝圣,由此促进了湄洲岛的经济发展,湄洲岛也借此享有“海上布达拉宫”美誉。
二是巡游模式,即将两地神像在对方辖区内进行巡游。据统计,在台湾影响最大20个民间信仰中,有17个是从福建传入台湾的。于是,主神像的地位在台各个寺庙中非常突出。比如,2013年起,山西关帝祖庙圣像就连续多年赴台巡游,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欢迎。
三是讲学、慈善模式。多年来,台湾圆光佛学院惠空法师默默耕耘,多次到福建进行佛教讲学、拜访高僧、参拜古刹、捐助佛学院。佛光山星云大师多次来大陆参访交流,进行讲学论道。证严法师多年来在大陆进行慈善救济活动,广受好评。
四是世界佛教论坛模式。2006年以来,我国成功举办了四届世界佛教论坛,每届均有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高僧大德、著名学者、政要和社会各界人士与会。特别是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更是由中国佛教协会和国际佛光会等联合主办,在无锡开幕、台北闭幕,作为首次以民间形式由两岸共同举办的大型国际宗教论坛,开创了两岸交流的新模式,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为了深化两岸宗教交流合作,国台办先后设立了多个以宗教交流为特色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巩固交流成果,推广交流经验。诸如湖北武当山,福建青礁和白礁慈济宫、莆田湄洲妈祖庙、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甘肃省泾川西王母宫、天津天后宫等。
然而,两岸宗教交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不少,突出地反映为三个“不均衡”。一是来去不均衡。由于台湾当局在宗教交流审批环节上设置障碍,两岸宗教交流严重失衡。来大陆的远比去台湾的多,对台湾信众的影响大打折扣。二是发展不均衡。民间信仰团体和佛教、道教等中国化的宗教团体交流较多,但基督教、天主教等团体,交流频次和影响力相对有限。三是层次不均衡。各层次宗教人员的交流比较广泛,但宗教信众之间有组织的交流互动较少,对宗教问题的研究和理解,仍需经常交换意见,相互取长补短。
“走出去”创新两岸宗教交流
在目前的新形势下,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正视当前宗教交流存在的不足,在现有政策框架下寻求创新,其核心要义,就是“走出去”。
第一,利用既有平台,组织宗教团体人士和信众代表赴台开展调研交流。牢牢把握厚植人脉的主动权,深入基层,广结善缘,多交朋友,把中国大陆的宗教政策、宗教理论研究成果、宗教组织情况介绍到台湾,实现相互了解、相互谅解、相互理解,弭平双方的认识误区。
第二,推动文化入岛,将大陆宗教文化产品输送到台湾民众之中。编写两岸民众喜闻乐见的宗教文化书籍,通过教义传播迂回实现文化宣传入岛,将传统宗教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输送到台湾千家万户。同时,通过突发事件后的及时祈福诵经,把福音和福祉带给台湾同胞,展现大陆同胞大爱无疆。
第三,加强国际领域宗教合作,警惕宗教问题国际化。蔡英文上台后,台当局的国际活动空间被极大压缩。要注意防止其利用宗教问题做文章,寻求国际承认的图谋。
“走出去”是国家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宗教交流领域的“走出去”,是要求主动作为,将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逐步增强祖国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和宗教信仰认同感。其中,相互派员培训学习、学术交流、巡游活动仍将继续坚持并得到加强。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巡视员)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宗教 交流 台湾 两岸


美再次发射“二手”猎鹰火箭 将10颗卫星送入轨道
中国邮政发行《中央美术学院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京城赏花正当时
英国剑桥举行葬礼告别霍金
马西西接任博茨瓦纳总统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通过多项成果文件
多伦多举行复活节游行
中国“最北”湿地迎来今年首批候鸟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