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朝鲜族:美若朝霞,情如烈日
北出山海关,走过松辽平原,跨过松花江,在长白山下、海兰江畔的延边居住着一个阳光、坚毅的族群——朝鲜族。朝鲜,是美如朝霞的称谓,也是朝气蓬勃的象征。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朝鲜族的称谓有很多种,也不统一。有叫新罗人的,有叫高丽人、韩国人、朝鲜人的(如今,在俄罗斯仍然称朝鲜族为高丽人)。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生活的一部分人有的回韩国、有的回朝鲜,但大部分人没有回朝鲜半岛,而是留在中国,加入中国国籍。这些人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就形成了现在的朝鲜族。
跨江而来的民族
朝鲜族,当然和朝鲜有关系。朝鲜族不像满族、彝族、苗族那样是本地土生土长的民族,而是从朝鲜半岛迁入并在中国长期生活并在解放后获得中国国籍的朝鲜人。
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时发现,早在明末清初,已经有部分朝鲜族的祖先定居在我国华北、东北境内。比如河北省青龙县塔沟及辽宁省盖县朴家沟村朴姓的朝鲜族,在当地定居已有300多年历史。
1860年到1870年间,朝鲜北部遭受自然灾害,迫使朝鲜农民纷纷背井离乡,越过鸭绿江和图们江来到中国,在两江一带开垦,同汉、满等族人民杂居共处。据统计,1870年鸭绿江北岸一带已有28个朝鲜族聚居乡。1881年(清光绪七年),延边地区朝鲜族达1万多人。1883年,在集安、临江、新宾等县的朝鲜族居民有3.7万多人。
1885年,清政府将图们江北岸长约700里、宽约50里的地区划为朝鲜族农民专垦区,便于朝鲜农民大批移入东北地区定居。这些早期移民的朝鲜人成了中国朝鲜族的主要来源。
1910年,日本强迫朝鲜政府签订《韩日合并条约》,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不堪忍受帝国主义残酷剥削和压迫的朝鲜人民和部分爱国人士,有些为了生计,有些为了抗日独立运动大量移入中国东北各地,到1918年达到36万多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为了把东北建成其物资供应地,日本帝国主义强制朝鲜人移居中国东北。据1940年8月统计,自1937年到1940年,日本以“集团开拓民”等名义强制移民到东北各地的朝鲜农户就达14725户。
到1945年日本战败前,在中国的朝鲜人数量达到216.5万。1945年8月日本投降以后,不少朝鲜人开始陆续返回朝鲜半岛。经过几年的人口变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趋于基本稳定。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朝鲜族人口为111.1万人。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2年在朝鲜族最大的聚居地延边地区成立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成为自治地方的主体民族,享有了当家作主的权利。1958年,还建立了我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此外,在散杂居地区则先后建立了40多个民族乡。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中国朝鲜族人口为1923842人。其中,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有朝鲜族80万人,占我国朝鲜族总人口的41.6%。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朝鲜族人口1830929人。
农民的华丽转身
朝鲜族先民早期越江开垦时,条件十分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当地汉、满等民族的帮助下,他们辛勤劳动,建立家园并逐渐定居下来,成为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作为以种水稻为主的农业民族,朝鲜族为我国寒冷北方种植水稻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图们江、鸭绿江流域多为山区和丘陵,气候寒冷,无霜期最短110天、最长160天,不易种植水稻。但朝鲜族先民不畏艰辛、披荆斩棘、拓荒垦田,积极试种水稻,终于在东北地区种植成功。据统计,至20世纪20年代,吉林省延边地区、吉林地区水田的100%和通化地区水田的85%,黑龙江省水田的100%,辽宁省开原地区水田的90%,兴京地区和沈阳地区水田的85%,抚顺地区水田的80%和丹东地区水田的70%,均是由朝鲜族人民开发耕种的。
由此可见,朝鲜族在开发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中出作了巨大贡献,也为新中国东北地区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改革开放以前,朝鲜族作为农业民族,80%以上都从事农业生产,其人口分布比较集中于民族聚居村庄。他们从事传统的水稻生产,过着比较安定的田园生活,保持了较浓厚的民族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朝鲜族从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现在已形成了极少数的劳动力在家种田、一半以上劳动力到大中城市经商务工、还有一部分劳动力去国外创业和从事各种劳务的格局。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2004年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经远远超过第一产业,接近第二产业。
衣食住行爱简约
朝鲜族在迁入中国时带来了半岛特有的生活习惯和风俗。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适应东北特有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朝鲜族创造出了符合自己民族传统和充满智慧的诸多生活风俗文化。
在朝鲜族生活风俗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服装服饰和餐饮习惯。朝鲜族的传统服装与其生活方式相吻合。朝鲜族居住以火炕为中心,平时男人盘腿而坐,而妇女坐相一般是一盘一立,所以衣着多是宽松式。朝鲜族一般喜着白衣素服,显示出喜爱清净朴素的特性,故有“白衣民族”之称。
在服饰中最具特色并至今仍为人们所喜欢的要数女装。朝鲜族女装分上、下装,上装“则羔利”(短衫)多用色彩明快、花纹漂亮的绸缎或纱类缝制,衣襟短,只及胸部,袖口略瘦,不用纽扣,以前襟的两个彩色长带系成蝴蝶形;下装为宽松式的彩色及胸长裙,裹在两三层内衣外,从而更加合身。与这种服饰相协调,习惯上多穿白色或天蓝色的船型勾鼻胶鞋,鞋与服饰形成一体,不仅显示出曲线美,也能弱化腿短身长的朝鲜族妇女体态弱点,显得更加匀称。这种打扮,如今只能在各种喜庆节日、盛会中看见。
在朝鲜族传统饮食中,稻谷类和蔬菜为基本原料,菜肴通常以辣为特征。在日常饮食中,一般以米饭为主食,以菜汤为副食,兼备各种风味小菜。
朝鲜族风味小菜以腌、拌为主要形式,尤其著名的是发酵过的辣白菜和腌小菜。腌菜有白菜、萝卜、缨菜、黄瓜、茄子、大头菜等,其中以辣白菜最为有名。每到秋季,朝鲜族妇女都会忙于腌白菜,这已成为朝鲜族地区一道独特的风景。除了腌菜以外,拌菜也是朝鲜族喜欢的,其种类繁多??梢运党首逦薏瞬话?,尤其善于用各种山菜以及海产品诸如桔梗、沙参、蕨菜、野芹菜、海白菜、海菠菜和小鱼、蛎贝类等做拌菜。
传统的朝鲜族住房很有特色,房屋多为土木结构的草房或瓦房,屋顶多为四面斜坡。房屋取暖用称为“温突儿”的火炕。在厨房锅灶烧火,其热气和浓烟通过炕下通道出至户外,使整个炕面温热。
在朝鲜族岁时风俗中伴有许多竞技游戏,如摔跤、秋千和跳板等,如今已成为朝鲜族的传统体育项目。
朝鲜族摔跤历史悠久,是在民间最普及和最受欢迎的比赛项目。按传统,摔跤比赛通常在五月端午、八月秋夕等节日里进行。朝鲜族摔跤一般是参赛双方都赤脚,穿短衫裤,右腿套着粗布带,左手抓对方的右腿布带,右手互相抱腰,比赛中先将对方摔倒为胜者,习惯上头等奖品为一头黄牛。赛后优胜者骄傲地坐在得奖的黄牛背上绕场一周,观众为之喝彩,过去还曾有胜者回家后摆些酒菜款待乡亲的习俗。
每逢端午或中秋等节日,朝鲜族姑娘和年轻妇女们都穿着鲜艳的女装,三五结伴聚集在秋千和跳板场上荡秋千、玩跳板。荡秋千或以高度、或以碰到铃铛的次数定胜负。玩跳板,是跳板上两端各站一人,互相跳跃,我上你下,高度可达3~4米。技巧娴熟的人在跳跃的一刹那表演各种各样的动作,如套花环、舞扇子、耍藤圈等,动作轻盈优美。
能歌善舞重教育
朝鲜族有句俗话:饿着肚子也要办学校。由此可见朝鲜族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3月20日,中国第一个综合性民族大学——延边大学就在延边创办。1958年,在龙井又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农民大学——黎明农民大学。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朝鲜族民族教育发展迅速。朝鲜族在接受小学以上教育的比率、每万人中接受大学教育的水平等方面,均高于全国平均数。从每万人中接受大学教育的情况看,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国平均数为122名,朝鲜族为381名;每万人中硕士、博士拥有数全国平均为8名,而朝鲜族为17名。
教育的普及和乐天派民族的性格,使朝鲜族中涌现出很多的优秀人才。
在旧上海有一位驰骋影坛的人物,叫金焰(原名金德麟,1910年4月8日-1983年12月27日)。他1912年随父亲移居中国,后加入中国国籍,曾任中国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是中国第一位影帝。在33年的从影生涯中,他共出演了46部影片,包括《大地重光》《伟大的起点》《母亲》《暴风雨中的雄鹰》等。
革命作曲家郑律成(1918年8月13日-1976年12月7日)更是家喻户晓的音乐家。他于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谱写完成《八路军进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他1945年回朝鲜,任朝鲜人民军协奏团团长、平壤音乐大学作曲部部长,谱写《朝鲜人民军进行曲》(朝鲜人民军军歌)。一人谱曲两个国家的军歌,成为佳话。
朝鲜族艺术家中,还有创作传唱大江南北的《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红太阳照边疆》《党的光辉照延边》等歌曲、作品入选联合国亚太地区音乐教材的作曲家金凤浩,创作《青藏高原》《相逢是首歌》等优秀歌曲的军旅作曲家张千一等优秀作曲家。
不仅在艺术领域,在其他领域朝鲜族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比如航空航天界的优秀火箭工程专家李相荣,中国工程院院士、微波遥感及航天应用工程科学家姜景山,著名肿瘤外科医学家、中国肿瘤医学奠基人、中国肿瘤学会和中国抗癌协会创始人金显宅,著名材料科学专家、第四统计力学及其线性和非线性群子统计理论创建人、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金日光,系统与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韩京清等。
为建立新中国作出贡献
朝鲜族人民勤劳、勇敢,他们从朝鲜半岛移居中国东北时一无所有,在中国深受日本殖民统治者、反动政府和封建地主的三重压迫和剥削,因而革命性很强。朝鲜族人民积极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个阶段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重要贡献。
20世纪20年代末,当时东北地区的中国共产党组织还不健全。1928年中共满洲省委正式建立后,朝鲜族早期共产主义者纷纷加入中国共产党,使党在东北地区的力量得到迅速壮大。据1931年11月中共《满洲省委扩大组织的问题决议案》记载,当时东北的“党员人数由百余人发展到2000多人,由12个有组织的地方发展到55个”,其中“85%的党员是朝鲜族同志”。
抗日战争时,朝鲜族同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积极开展抗日斗争。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周保中同志说过:“1932年所建立的坚强的东满游击队和1933年所建立的强大的磐石游击队、珠河游击队、密山游击队、汤原游击队、饶河游击队都是由革命的朝鲜同志所创建的。后来它们发展成为抗日联军第一、二、三、四、六、七军。第五军里也有不少优秀的朝鲜同志?!倍钡目谷沼位鞲莸刈畛跻仓饕⒃诔首寰劬拥厍莸氐某首迦嗣癫唤龃尤肆?、物资等方面全力支援抗日游击队,还与之并肩作战,成为东北抗日游击队伍的坚强后盾。
抗日斗争中,朝鲜族谱写了一曲曲英雄颂歌。1936年秋,抗日联军的8名朝、汉族女战士在敌人的追击下,奋勇作战,直到射击出最后一颗子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高唱“奴隶们起来”的国际歌,一起跳进乌斯浑河光荣牺牲,用鲜血写下“八女投江”的悲壮诗篇。
根据中共满洲省委报告中央的“关于满洲的政治经济状况和若干个事业问题”,1931年3月,东北的中国共产党员是1190名,其中延边(延吉、和龙、安图、汪清、浑春)的党员是636名,占东北党员总数的54.1%,朝鲜族党员占延边党员总数96.5%。也就是说,在延边的朝鲜族党员占据当时整个东北中国共产党党员数的半数以上,而那时延边抗日根据地的人口2万左右。
解放战争时期,朝鲜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据统计,当时东北解放区参军的朝鲜族青壮年共有62924名,占朝鲜族人口的5%;延边地区有22.2万多名青壮年和1.9万多辆大车组成担架队和运输队支援前线。
据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政府统计,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就有14740名,其中朝鲜族革命烈士占97%以上,延边朝鲜族中平均20户里就有1名烈士。延边的各城镇和乡村到处矗立着缅怀烈士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正如著名诗人贺敬之所道:“山山金达莱,村村纪念碑?!?/p>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朝鲜族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例如,曾任中共满洲省委军事委员会书记、中华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红军长征时任红色干部团参谋长、后任红军第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参谋长的杨林(1898-1936),东北抗日联军前身磐石抗日游击队创始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杰出指挥员之一、与抗日联军著名将领杨靖宇并肩作战的李红光(1910-1935),等等?;褂兄婊笫?,被誉为“新疆与内地在美术上沟通”第一人、“新疆壁画考古第一人”的韩乐然(1898-1947)等。
朝鲜族因为喜欢穿着白色面料的衣服,有些人称之为“白衣民族”;因为其乐观的生活方式,有些人也称之为“能歌善舞的民族”;因为其聚集地每当春暖时节漫山遍野都是盛开的金达莱,有些人也以“金达莱”象征朝鲜族。无论怎么称呼,朝鲜族经过二三百年的发展,已经融入到中华大家庭,成为五十六朵鲜花中美丽绽放的一朵。
(本文由朝鲜族诗人、翻译家洪君植整理)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朝鲜族 中国 东北
 
       
 

 美再次发射“二手”猎鹰火箭 将10颗卫星送入轨道
美再次发射“二手”猎鹰火箭 将10颗卫星送入轨道 中国邮政发行《中央美术学院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中国邮政发行《中央美术学院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京城赏花正当时
京城赏花正当时 英国剑桥举行葬礼告别霍金
英国剑桥举行葬礼告别霍金 马西西接任博茨瓦纳总统
马西西接任博茨瓦纳总统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通过多项成果文件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通过多项成果文件 多伦多举行复活节游行
多伦多举行复活节游行 中国“最北”湿地迎来今年首批候鸟
中国“最北”湿地迎来今年首批候鸟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