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喝茶工作室,同城空降服务同城附近喝茶网 ,qq官方月抛群入口,全国伴游大圈招聘全球高端私人定制社交平台

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江西修水现300多年历史防洪堤 客家移民所筑至今完好

2017年04月17日 14:11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江西修水现300多年历史防洪堤客家移民所筑至今完好

江西省修水县文物工作者日前在宁州镇范塅村发现修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的客家河堤?!』埔晃骸∩?/div>

中新网江西修水4月16日电 (黄一魏 记者王剑)江西省修水县文物工作者日前在该县宁州镇发现修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的客家河堤。河堤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完好如初,仍在发挥着防洪、护田和交通出行的作用。

该段河堤长约400米,顶部宽度在60公分至100公分之间,高度约两米,由石料砌筑而成。河堤所在的范塅村与陈宝箴、陈三立故居所在的竹塅村毗邻,均属客家人集聚的原桃里乡。

道光十一年后人立碑于桥头,见《寿星桥碑》?!』埔晃?摄

道光十一年后人立碑于桥头,见《寿星桥碑》?!』埔晃?摄

据史料记载,客家人在迁徙至范塅后在当地结草为庐,开荒种地,繁衍生息。在狭长的河谷地带垦荒种地,沿山脚造田,为避免水患,第一代客家移民陈友惠组织族人精心修筑防洪堤,时间长达五年之久。

修水县文物工作者、黄庭坚纪念馆原馆长黄本修是该村八横组人。“这段修筑防洪堤的历史,在当地陈氏和黄氏的族谱里均有记载,清康熙三十年客家人陈友惠自江西吉安府徙迁宁州泰乡七都八横,开荒立宅围堰凿圳,历五年筑中庄河堤。到乾隆五十一年,陈公曾外孙黄学仁(字重远谱名添任)由石门(范塅石门)移居八横,完善中庄河堤,修桥梁于罗坎,曰‘寿星桥’。道光十一年后人立碑于桥头,见《寿星桥碑》。”

河堤长约400米,顶部宽度在60公分至100公分之间,高度约两米,由石料砌筑而成?!』埔晃?摄

河堤长约400米,顶部宽度在60公分至100公分之间,高度约两米,由石料砌筑而成?!』埔晃?摄

82岁的村民黄保修介绍,这个河堤从他的父辈到现在都没有出现过损毁,也没有进行过一次维修。

客家人在迁徙至范塅后在当地结草为庐,开荒种地,繁衍生息。在狭长的河谷地带垦荒种地,沿山脚造田?!』埔晃?摄

客家人在迁徙至范塅后在当地结草为庐,开荒种地,繁衍生息。在狭长的河谷地带垦荒种地,沿山脚造田?!』埔晃?摄

“百年客家河堤,是勤劳敬业、自力更生的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的见证和体现,是客家人的骄傲?!卑撕嵝屡┐褰ㄉ枥硎禄崂硎鲁さ幕票拘薇硎荆谛屡┐褰ㄉ柚幸钥图液拥涛靥搴胙锟图椅幕?,传承老一辈客家人精神。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江西修水 历史防洪堤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