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让文物在指尖“复活”的故宫匠人
纺织品文物修复师陈杨在故宫博物院待了十余个年头,只安安静静地做了一件事——修复纺织品文物?!胺闹肺奈镄薷词且患压?、费力、费时的工作,作为‘文物医生’理应承担起责任,让故宫纺织品文物走入下一个600年。”
2016年,3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热播并收获极高人气。纪录片将镜头对准故宫文物修复师,展示了默默固守“冷宫”的故宫工匠在修复一件件“国宝”时展现的匠人风范和“大历史小工匠”情怀。

资料图:故宫博物院藏品总数上升至1862690件。中新社记者杜洋 摄
16日,河北博物院文博讲坛“我在故宫修文物”系列讲座在石家庄举行,作为河北博物院文博讲坛4月的“重头戏”,“我在故宫修文物”系列讲座通过邀请故宫文物修复师讲述故宫顶级文物的修复与保护,生动呈现了古代传统工艺的现代魅力。
缂丝是皇帝龙袍使用的工艺,有着雕刻般的立体感。缂丝工艺织就的纺织品只能看到纬线的图案而看不到经线,绘画中一笔可以得到的变化,在缂丝中就要分解成无数的色块,因此极度繁琐严苛。
记录片中,为了确保脚感准确,陈杨光脚踩着梭机的场景给观众留下印象深刻。陈杨说,缂丝技艺不是单纯的织造,它对匠人的织造技艺和艺术修养都有着极高要求,“不同于用电机就可织造出的‘通经通纬’纺织品,缂丝技艺到目前为止仍无法用电机替代?!?/p>
十余年间,陈杨在故宫已修复纺织品文物百余件,并先后解决了文物补衬材料准确复染、缂丝补配材料仿旧织造、捻金线种类及成分分析、嵌补修复技术等难题。陈杨说,“不断充实工艺理论和操作技能,延长每一件纺织品文物的寿命,是每位‘文物医生’的职责所在?!?/p>

资料图:故宫博物院藏品总数上升至1862690件。(拼版图片)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从1977年“入宫”至今,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已在故宫度过了40年的光景,如今,他已成为国家级非遗“古钟表修复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段以诠使尬奈铩凡コ龊?,王津还多了一个新头衔:故宫男神。
清代顺治、康熙、乾隆三位皇帝酷爱钟表收藏,宫廷钟表有着极为精巧复杂的机械传动系统和工艺,因此需要持续不断的加以维护,钟表修复技艺也成为唯一在故宫延续下来,且没有断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钟表修复有着严格的方法和步骤,要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蓖踅蚪樯芩?,文物修复技艺的传承全靠师傅对徒弟的口传身教,通过修复每一件文物钟表所遇到的不同类型的问题,不断地学习和积累。
作为收藏中国文物藏品最多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拥有藏品最新总数为1862690件?!肮使植赜兄颖?500余件,还有大批亟待修复?!蓖踅蛩?,故宫藏有的钟表都是精品、孤品,遇到了就是缘分,自己不管花多大力气也要把它修好。

资料图:故宫博物院藏品总数上升至1862690件。中新社记者杜洋 摄
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观众一定会对古书画装裱修复师杨泽华在工作间隙抱着吉他自弹自唱的场景印象深刻。杨泽华从事古书画修复工作30余年,曾成功修复过多幅古代绘画及大型壁画、通景画,如今已是国家级非遗“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的传承人。
中国书画装裱的发展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是绘画艺术和大众欣赏之间的桥梁。杨泽华说,书画装裱综合了纸、绫、颜料等多方面知识,其使用的配色、设计、装潢不仅能使绘画作品得到艺术升华,还能凸显中国人的审美观。
杨泽华认为,书画装裱中工具的使用和操作手法,都是中国人劳动智慧的结晶?!爸?、绢、绫的使用,代表了造纸业和丝织业的发展历史;全色、接笔运用及绘画技法、颜料的使用,则汇成了中国绘画的历史?!?/p>
如今,杨泽华早已从徒弟变成了师傅。他说,书画装裱修复技艺传承的不仅是技艺,还是中华文明史、科技史、思想史的传承,“每一代书画装裱修复师都是传承的载体,承载着历史赋予的责任和对未来的开拓?!?/p>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文物 故宫匠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