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当彭城再遇可染
今年3月26日,是李可染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在这一天,彭城(徐州)以“东方既白——李可染和他的师友们”专题展来纪念这位彭城走出去的山水画大师。对近现代美术史而言,彭城走出了一位现代山水里程碑式的人物,对于彭城而言,彭城的山水人文孕育了山水大师李可染。
李可染, 1907年3月26日出生于徐州一个贫苦家庭,原名李永顺,1937年离开徐州,在徐州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在徐州的生活,积淀了李可染的艺术创造,徐州文化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徐州古称彭城,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和26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处南北交界之地,它的文化受到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吴文化和楚文化的多重影响,是这些文化区域的的边缘之地,也是交汇交融之地,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文化特性,是汉文化的发祥地。它突出的区域地理优势,以及独特的人文历史决定了徐州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形成了崇文尚武的文化特质。这种开放性与包容性,对李可染的艺术创造影响是深远的。他的山水画正是融合中西,包容古今才最终形成的,在他的画中既有中国画强调的笔墨,更融合了西方绘画的光影,他的创作更多地体现了融汇中西,在继承中国传统与借鉴西方上开拓新路,超越了传统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路数,推动了当代中国画发展,是中国山水画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要人物,这也是20世纪中国画探索的一个缩影与代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果李可染先生出生在苏州或上海、杭州或广州,他绝对不会创造出今天的风格面貌,这种内在联系毫无疑问和他在少年时期在徐州的生活、学习,以及徐州那个时期的艺术家以及那些艺术家的艺术活动所带来的影响有关。李可染的艺术之路起源于彭城,受到那个时代的彭城艺术风气与艺术家的影响。
第一个是王琴舫先生。王琴舫是徐州著名的花鸟画家,他的花鸟画在上世纪20年代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当时在徐州“吴氏兄弟小学”任教,李可染先生10岁进入该校读书,他的绘画能力得到王琴舫先生的赏识,称赞他“孺子可教,素质可染”,后来他就更名为可染。王琴舫先生当时是徐州画坛重要的人物,他与王继述、阎咏佰、萧龙士、王子云、张金石等成立“欧亚艺术研究会”,这个艺术团体对于徐州的美术事业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1924年,在这个研究会的基础上,由王琴舫等7人发起,得到朱心斋等人的支持,成立了私立徐州艺术专科学校,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私立美术学校之一,为徐州艺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李可染先生1925年从上海美专毕业后,在该校从事教学,1931年,因为参与“一八艺社”活动,被迫退学,返回徐州,在徐州艺专义务教授素描。
第二个是钱食芝先生。钱食芝先生,字松龄,山水学王石谷,工诗书。1920年,13岁的李可染在徐州快哉亭拜钱食芝先生为师,学习传统山水。拜师以后,钱先生为他画了一张五尺整纸的山水画中堂,画上题了长长的跋文,并题写了五言律诗一首,诗的末尾四句是:“童年能弄墨,灵敏世应稀,汝自鹏搏上,余惭鷁退飞”。对于李可染寄予了殷切的期望。李可染先生曾说:“我13岁的时候,一个特殊的机缘,在‘快哉亭’拜乡贤钱食芝主师。他是我的恩师,是他把我带进了传统艺术道路,要是没有钱老师,我也没有今天?!崩羁扇旧鲜兰?0年代的山水画,多受王石谷画风影响,署名李染。在上海美专毕业创作时,李可染即兴创作了一幅王石谷风格的细笔山水中堂,得到了刘海粟校长的推重,并为这幅画题了跋文,毕业排名列为全校第一。
第三个是李兰先生。李兰先生,原名毓兰,字芳谷,中年一耳失聪,自号“半聋道人”,晚年称“聋道人”,晚清徐州著名画家。李兰山水,师法“四王”、蓝瑛,上追王蒙,笔墨精熟,张伯英说他:“山水学蓝田叔,人物学瘿瓢,花卉学李复堂,各臻奇妙。”他的山水画曾在1914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银牌奖,开创了华人获取国际艺术大奖先河。李可染对于李兰的画评论甚高,曾说“蓝瑛的画,有骨无肉,缺少韵味,李兰的画韵味超过蓝瑛,李兰被埋没了,很遗憾”。李兰的画强调墨色的浑厚与沉重,人皆誉李兰的画为“墨墩”,李可染山水强调积墨,最大特点就是墨色浓厚与境界的厚重,这种审美或许受到李兰的影响,晚年时李可染先生在谈到李兰对他的影响时说:“我画画,喜欢‘黑’,可能那次看画在我心里种下了‘根’?!钡比?,李可染的黑与李兰的“墨墩”不能同日而语,不能作牵强的比较,无论技法上还是追求上,李可染更强调墨色的层次与积染,强化了墨的表现力,表现性更强。但李兰尚“墨”尚“黑”的画法却打开了李可染的审美追求与表现,深入李可染的记忆,开启了李可染的黑色世界,这种来自于儿童时的记忆是非常深刻的,李可染说:“我7岁入私塾,主人(老师)客厅里悬挂李兰的大幅中堂山水,感到满室烟云,仿佛屋里空气都变了?!蔽颐且丫薮又赖笔崩羁扇究吹降氖抢罾嫉哪囊徽派剿髌罚又锌梢愿兄氖抢罾级杂诶羁扇镜挠跋?,他的画印在李可染的心中直至晚年,这无疑影响了李可染的艺术审美。
李可染在徐州生活了30年,这30年是他人生开始的时候,也是他的艺术之源。李可染从彭城出发到上海求学,学成回到彭城,任教徐州艺专;再到杭州求学,再回到徐州;1932年他的第一个个人作品展在徐州开展,1937年为了抗战离开徐州,之后再也没有在徐州生活。曾经有人对我说,李可染属于世界,属于中国,他的代表作都是在徐州以外的广大地域创造的,这无疑是正确的。今天,当我们纪念李可染先生诞辰110周年的时候,把李可染的创造与他的徐州师友们联系到一起,我们更能够看到的是水土与文化对于艺术家的影响与滋养,正是因为彭城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崇文尚武的文化风俗养育和滋润了李可染以及像李可染一样从彭城走出去的张伯英、王子云、王青芳、王肇民、刘开渠、朱丹、朱德群,以及比他们年经的创造者们,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徐州的文化品性与格调。
当彭城再遇可染,我想起了“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彭城 李可染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