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甘肃河西走廊戈壁果蔬“量身定制”走“西口”
中新社兰州4月1日电 题:甘肃河西走廊戈壁果蔬“量身定制”走“西口”
中新社记者 冯志军 李亚龙
从自己吃新鲜蔬菜尚且困难的窘境,到接踵而至的大批海外果蔬订单,使得多年从事果蔬生意的孟泽智一年多来“受宠若惊”,尤其是随着来自中亚地区“洋亲戚”的定期光顾,布满戈壁滩密密麻麻的日光大棚,都贴上了向西出口“量身定制”的标签。
“小乳瓜要光滑鲜亮,西红柿要红润不流汁,辣椒要甘甜爽口……”3月底,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东段的武威市境内春寒料峭,作为武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会长的孟泽智,每天都辗转在即将丰收的各个大棚里指导把关出口果蔬的品质,大棚里外的巨大温差使得感冒与他如影随形。
“目前大棚里加紧种植的,就是与中亚客商签订的为期三年5万多吨的果蔬供货合同”,孟泽智笑言,由于中亚地区对果蔬的消费习惯与内地截然不同,因此每一种果蔬的种植与传统方法大相径庭,都是在不断探索和学习中“投其所好”,这些繁琐的过程让他已无暇顾及经营多年的内地市场。
孟泽智告诉中新社记者,一年多来,他相继考察了中亚五国的市场,并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参加了一系列果蔬订货会议,得到了很多海外订单,尽管这几年日光大棚的数量不断在增加,但还远不能满足中亚地区的需求量,因此眼下还得有选择性地“接单”。
在将一批又一批优质果蔬送出去的同时,孟泽智坚持“不跑空趟”。他说,目前与中亚地区的商贸往来并不是单向的,中亚的小麦、粮油、肉类等农副产品物美价廉,在内地有着很好的市场前景,目前正在衔接将当地农副产品大量引进来,尽快走上内地餐桌。
在近千公里的甘肃河西走廊上,与茫茫大漠相伴的戈壁绿洲千百年来因响彻不绝的“丝路驼铃声”成为中西商贸往来的一大“招牌”。在近年“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长期处于内陆腹地的这里,在独特光热条件下培育出品质优良的果蔬,成为中西贸易往来的“前沿阵地”。
促进农产品向西出口,亦是武威市凉州区蔬菜产业办公室主任刘柱一年多来的工作重心。每天一进入温室大棚,他就习惯性地四处巡视着开始“找茬”,为农户分析指导“出口的果蔬应该是什么样儿”。
刘柱说,近年来,当地以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和国际陆港产业园区为依托,全面普及出口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加快出口农产品基地建设。目前,当地已建成甘肃规模最大的日光温室大棚基地,通过前期的经营试点带动农户规模逐渐扩大,出口基地建设已开始向戈壁荒滩“进军”。
“只要按照标准施种,就不再为农产品收获后的销路犯难。最重要的是,通过高标准、严要求的种植流程,让大家的生活品质也不断提高?!?8岁的种植户李忠成眼下经营着6座大棚,每年有十余万元人民币的收入,“高收益、低风险”的这一营生让他打算继续扩大规模。
李忠成说,日光大棚带来的收益是传统种植的二三十倍,经?;嵊兄醒堑牟晒荷躺厦爬础跋露┑ァ?他们严禁用化肥、农药等,种植过程中必须使用有机肥,传统农民以前没这么多的意识,现在受此影响也开始注重健康,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完)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果蔬 甘肃 河西走廊 戈壁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