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杭州医改:信息化惠民助力“智慧医疗”

多项惠民举措,走出了杭州医改新路子 刘倩/摄
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优化医疗卫生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提供条件,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深刻转变。近年来,杭州市以信息化技术为纽带,推出智慧医疗诊间结算、分时段预约诊疗、出院病人床边结算、“医信付”信用结算、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双向转诊合作医联体、专家远程会诊等多项改革惠民举措,走出了符合杭州实际的医改新路子。
3月30日,人民网记者跟随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领导和专家赴杭州调研医改工作。在沟通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监察专员姚建红说,杭州医改的一大特征就是以人为本,以便民、惠民为出发点,提供快捷高效的医疗服务,让老百姓觉得温暖。
自助挂号不排队

医院大厅设立“自助服务区”,为病人提供24小时自助挂号服务。刘倩/摄
走进杭州市某医院的大厅,看不到排队等待挂号的人群,在医院的“自助服务区”,来人可以通过点击服务机的屏幕快速办理好所需办理的业务,机器打印出的预约单据上清楚的显示出就诊的时间、地点和排号情况。
据悉,杭州所有市属医院都已经设立了“自助服务区”,为市民提供办卡、充值、分时段预约挂号、查询、缴费、化验单打印等自助服务。90%的病人都在自助机上得到服务,原有的挂号收费窗口已经转变为服务窗口,医院实行24小时自助挂号,有效缓解了挂号难的问题。
诊间结算一卡通

病人就诊可直接向医生出示市民卡,医生依据健康档案了解病情,看病结束后,可实行诊间结算。刘倩/摄
杭州以市民卡为载体,在国内首创医生诊间结算服务。在市一医院内科诊室,记者见到了正在看病的陈志江。陈大爷是基层医疗服务中心通过转诊预约到市一医院看病的,医生调阅了他健康档案中的病情历史记录,清楚地了解了他的病因,并对病情的发展作出判断,有针对性地开具药品实施治疗,看诊结束后,医生及时地为他进行了诊间结算,整个过程非常快捷。陈志江对记者说:“现在看病可以提前预约,来了医院不用等,看完病结算药费还不用楼上楼下来回跑,直接在医生这里结算,一会儿我下楼拿着药就可以回家了,特别方便?!?/p>
据了解,自2012年杭州推出市民卡诊间结算以来,平均每名患者就诊时间缩短1小时以上。目前全市39家县级医院,84家社区服务中心和27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都实施了市民卡诊间结算,实现了市民卡全市通用,使病人在基层同样能够享受到大医院的同质服务。
不仅如此,杭州还提供“先诊疗,后还款”服务,创新推行市民卡“医信付”信用结算,在医院的各个楼层里随处可见“医信付”信用结算的宣传。市一医院的盛医生介绍说:“医信付是杭州市民诚信卡在智慧医疗领域的率先应用,符合条件的人群可授权开通,获得相应的授信额度,当诊间或自助机结算帐户余额不足时,可通过医信付授信额度支付自费不足的部分,后续在通过多个还款渠道进行还款,免去市民因余额不足造成的诊间结算失败往返浪费时间的烦恼?!?/p>
目前,杭州市开通“智慧结算”的用户达550万以上,市级医院诊间结算率达78%,累计已有4000余万人次受益。
APP服务“掌”握“智慧医疗”

母子健康手册APP界面 刘倩/摄
在杭州市妇产医院记者看到一名孕妇正在用手机APP预约产前检查,她很热心地向记者展示了她正在使用的母子健康手册APP,里面详细记录了她每次产检的数据,她告诉记者:“有了这款手机软件让她觉得很安心,检查一点也不麻烦,在平台上与医生和其他孕妇常常交流,加深了感情,变成了朋友?!?/p>
据杭州市妇产医院院长张治芬介绍,医院利用“互联网+”思维推出了母子健康手册APP,内容包含个人档案、孕育百科、健康检测、产检结果、检查提醒、孕妇学校、营养食谱、孕产日记、政策法规等。在这个平台上医生可以随时调阅孕妇的所有检查数据,孕妈妈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医生进行交流。孕妇学校??榛固峁┝讼喙氐难昂徒涣髌教ǎ奖阍懈驹诩揖涂梢曰袢∠喙刂?,并与其他孕妇在线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应用,目前母子健康手册APP注册人数已经达到1.2万人。
杭州市妇产医院的做法正是杭州市积极打造移动就医平台的结果。近年来,杭州联合市民卡公司共同研发手机应用系统,逐步实现预约、挂号、充值、缴费、候诊、取报告单、服务评价、只能提醒、医患咨询等环节的交互服务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积极推动市民注册掌上“智慧医疗”APP服务。
家庭医生“粘着”签约患者

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袋和市民卡 刘倩/摄
“今天您签约了吗?”来到杭州江干区闸弄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先看到的就是一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画。全科医生陈频告诉记者:“近两年,我们社区大力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后居民可以享受到预约就诊、双向转诊、预约检查、家庭病床等特殊服务。在社区里,全科医生日常的工作既需要看普通门诊,也要看签约就诊。签约居民就诊可以按照提前预约的时间来,来了马上就可以看,而其他的未签约的居民就要等候。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要培养居民签约就诊的习惯,现在签约就诊的居民越来越多,大家对签约服务越来越认可?!弊源咏⒓彝ヒ缴┰挤衲J胶螅埔缴曰颊叩摹罢承浴泵飨蕴岣?。
在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同时,杭州还落实了费用保障机制,签约服务费每人每月10元(全年共计120元),由个人和市、区两级政府共同分担。其中签约对象承担10%,市财政承担25%,区财政承担65%,很好地解决了以往基层医疗机构有能力服务却不能提供有政策支撑的服务,居民有实际需求却得不到服务的矛盾。让签约居民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真正实现了全人全程健康管理服务,提高了基层的服务内涵。由于一系列让“病人愿意去”的政策使签约居民得到了实惠,签约居民数量逐年增长,主城区签约数从2015年的52万上升到2017年的80.8万,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比例达39.62%。2016年底前所有区、县(市)政府都出台了签约服务政策,实现签约服务制度全市城乡居民全覆盖。目前全市签约总人数已达173.2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比例达42.50%。
同时,签约服务也充分体现医务人员价值。首先是较大幅度的调整了家庭病床费、家庭病床巡诊费、出诊费的收费标准;其次是将上门诊疗服务人次数纳入有效门诊服务人次统计范围,根据工作量相应增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保年度经费总额,有效地调动了基层医务人员的服务积极性。
远程会诊让基层医生和病人都受益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远程医疗中心专家会诊 刘倩/摄
在杭州市一医院的远程医疗中心,记者看到医疗专家们正通过视频远程连线贵州榕江县人民医院的医生,双方就一个肿瘤病人的病情进行专家会诊?;嵴镏校骺剖业淖掖痈髯宰ㄒ档慕嵌瘸龇⒍圆∏樘峁┳ㄒ狄饧?,榕江县依据杭州市一医院各位专家给出的建议对病人制定了更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据了解,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建立了辐射县级医院的杭州市域医学影像、病理、产前筛查诊断中心和危重孕产妇抢救远程会诊中心,进一步联结市、县和乡镇(街道)三级诊疗服务体系,统一由财政购买服务,确?;颊吣芄痪徒诩颐趴诘纳缜郎窕瓜硎苁屑兑皆禾峁┑拿夥言冻袒嵴锓瘛?/p>
同时,杭州城区依托市属三甲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立了影像、心电、消毒、慢病联合诊疗“四大中心”,在区、县(市)由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临床检验、影像、病理、心电、消毒供应等“五大中心”,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共建共享。
谈到远程会诊的好处,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们说:“远程会诊这个方式既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救治病患,又可以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例让我们增加经验,促使我们不断地学习进步,提高我们的专业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p>
改革路上不断前行
谈及杭州医改未来的努力方向,杭州市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滕建荣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突出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和省市联动,围绕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和综合监管制度等五项重点工作,大胆创新和实践,为全国全省深化医改积累经验,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健康获得感,为杭州打造健康中国示范区,加快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作出新贡献?!?/p>
编辑:赵彦
关键词:杭州医改 信息化惠民 智慧医疗 全科医生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